古往今来,鱼雁传书诗话屡见不鲜,在浩瀚的古代诗文中关于书信的称呼甚多,有书、缄、雁、尺素、鲤鱼、鱼雁等等。其中“鱼雁”二字代称书信由来已久。那时还没有发明纸,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了在传递的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便常将书信夹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称鱼书。
用“雁”字代信,则与雁的秋去春还本性有关,古人思念亲人时,常幻想雁能传递信息。如古诗:“西飞吹过雁,千万寄平安”戴复古诗句:“天边鱼雁几浮沉”后来,人们便将鱼雁合起来代称书信。如宋•晏几道《小山河•生查子》:“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尖少”。意思是说,长期待在要塞地区,很少收到书信。“儿子戍边去,全家盼捷书,忽闻鱼雁至,父母皱眉舒”。句中的鱼雁就范指书信也。真乃万户安危劳寄鲤,九州优乐系飞鸿也。古人常把鸿雁并称,实际鸿和雁都是雁,只不过鸿是雁中的最大者。《汉书•苏武传》里说到,苏武代表汉代朝廷出使西域匈奴时,因部下卷入了一场政治谋杀事件而遭受牵连,后被放逐到北海牧羊长达十九年。之后,匈奴又与汉朝和亲,本来匈奴国王诈称苏武早就死了,幸亏苏武的一个部下常惠,机警地对汉朝使者通风报信,并且教他骗匈奴王说:“汉朝皇帝有一天在上林打猎时,射中了一只雁子,雁脚上绑著一封帛书,信上写著苏武还活在某一个偏远的山泽之中……。”汉使听了非常高兴,就用这话去诘难匈奴王,果然匈奴国王大吃一惊,认错道歉,并且将放逐已久的苏武遣送回国。
后来,文人墨客就根据这个故事把“雁足”等当作书信的代称了。《书信》一题是该书颇为典型的文章。著者由汉代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中“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的细节开笔,联系起唐代张籍《秋思》、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宋代秦观《踏莎行》诸首有关书信的名作,益以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诸名句,我们获得了现代科技手段的便利,同时也损失了生活的雅致和心灵的滋润,从而失去了生活最可贵的诗意。虽然鱼雁传书的美好传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总该保留一些古朴、优雅的生活习惯,让我们的生活中多几分从容、爽快,多几分诗意。《寄令狐郎中》唐•李商隐“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据《唐宋遗史》载有一位曾被女皇武则天召见的一名神女童,受命以《送别兄弟》为题作“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踏莎行》宋•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句亦曰:“客从远方来,遣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里写了一个生活细节:一位远方来客送来两条鲤鱼,呼唤童儿来煮鱼,发现鱼腹里有一封写在白绢上的书信!读者也许会感到诧异:那位客人为何要把书信藏在鱼腹里呢?原来古人寄信有一个习惯,他们用两块刻成鲤鱼状的木板做成函套,把书信夹在里面捎往远方。那位汉代的无名诗人故弄狡狯,说收信人竟以为那是一对真的鲤鱼。这是多么美丽的虚构,古人的木制信函又是多么的精美!《瑯嬛记》有载:“试莺以朝鲜厚茧纸作鲤鱼函,两面俱画鳞甲,腹下令可以藏书,此古人尺素结鱼之遗制也”。
所谓“鱼腹藏书”细想乃为无稽之谈,为此亦可持怀疑之态度,读者不可太认真了。诗人杜甫想念远方的李白兄,寄信又难以得达,在《天末怀李白》诗中就问道:“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希望早日得到李白兄的书信,怎奈万水千山,风波险阻,消息难通。秦观盼望情人的书信而不得,就埋怨说:“一春鱼雁无消息!”李商隐请鸿雁传书,又担心鸿雁会误事,《春雨》诗曰:“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女词人李清照则仰望长空盼着鸿雁的影子:“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五四时期胡适之主张把典故从文学创作中彻底驱逐出去,其实好的典故已经变成活在人们口头和心头的美丽修辞,还会引起丰富的联想,它们何罪之有?上述诗词都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何尝有丝毫不好的影响?相反,如果不用典故,那些美丽的诗句就不复存在了。古人也很难找到便人带信,况且万一你把书信误托给东晋的殷洪乔那样的人,他把你的书信在途中弃掷水中,那就真的要“一春鱼雁无消息”了。唐人窦叔向有一句诗:“远书珍重何曾达”,当非泛泛而言。宋人黄庭坚甚至说:“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连鸿雁都对传书远方敬谢不止,可见此事是何等困难了。“双鲤迢迢一纸书”,意即这一纸书信是一双鲤鱼长途跋涉送来的,绵绵情意从“迢迢”二字中流露出来,不愧是寓意写情之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