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名砚,远播古今。远在初唐已经出现。产于古代端州(今广东肇庆市)西江羚羊峡南岸的烂柯山一带。李之彦《砚谱》云:“大不过三四指,一两呵津汗滴沥,真难得之物。”且性质细润无瑕,花纹美观,墨色光彩。“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文人用此砚台磨出的墨,油润生辉,墨泽光亮,不易干涸。所作字画不怕虫蛀蚁食,其砚之质、砚之色、砚之型、砚之德均极佳。“被誉为无价之奇材”亦不觉为过,世人都以收藏一方端砚视为福也。而端砚开采如今越发堪难,制作工艺复杂,且耗资费力费时。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砚歌》曰“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摩刀割紫云”喻端州石匠巧手如神,当为文房四宝之最珍贵者。故有“端砚一斤,价值千金”之说。可见凿石开采之艰难,成品数量之稀少,宋代时已将此端砚列为贡砚之一。 自西周始,文人墨客喜欢在砚台上镌刻表达心声文字,谓之“砚铭”。抒发心声,勉励后人,形式种种,情意绵绵。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得到端州一方石渠砚后,喜不自胜,便书砚铭,“润比德,式以方,绕玉池,注天皇,永年宝之斯为良。”是以砚质的细润光洁的形制和方方正正喻人应该具备优良品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得端州马肝石一块,制成砚台,摆设书案,命名紫云砚,精刻砚铭:“尔本无名,托乎云水,云尽水穷,唯一坚粹。”颂砚之意是抒发孤寂情怀,表明自己洁操自守,坚贞不阿,廉洁自律的性格。以铭言志,不可多得。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用的端砚,背镌其行书砚铭文是:“持坚守白,不磷不溜。”典出《论语•阳货》。其用意是磨砺而不薄,熏墨染而不黑保持纯洁坚贞之志。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得到友人谢枋得赠送的砚台后,便在砚侧书写铭文云:“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这一砚铭为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情操做了最真实的注释。短短八字,表面上是说端砚坚实细润,研磨时易发墨,不损自身。实际上是抒怀言志,砚主生活在南宋,奸党把持朝政,阻挠主战派抗金,以“还我河山”为己任的岳飞,则力主抗金,再大的磨难也矢志不渝“不磷”固守自身清白,绝不改变自己精忠报国之心“不溜”。南宋末抗元名相文天祥在得到岳飞这方宝砚后,睹物思人,感慨悲戚之余,在端砚另一处也刻下铭文“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意说端砚虽非铁,但它坚硬难磨穿;我心非砚石,但跟它一样坚强耐磨,以“守之”暗指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表明自己象岳飞一样赤胆为民。石砚左边的边上从顶部至下刻着一行字:“文山攀髯之明年,叠山流寓临安,得遗砚焉。忆当日与文山象戏,谱玉金鼎一局,石君同在座。”落款为“皐羽”二字。王仲瞿不由激动得手都抖了,天呀,这“文山”可是文天祥的号呀,“皐羽”则是谢皐羽,文天祥手下的一个参军,看来这块砚是文天祥的遗砚呀。“攀髯”是指“去世”,也就是说在文天祥去世后,他手下的参军得到了这块遗砚,可能后来因为战难而遗弃在这条河中,今得以重见天日……王仲瞿反复观看石砚,发现石砚右边的边上也有铭文,刻着“洮河石,碧于血,千年不死袭弘骨。”这左右两边的铭文记述了得砚的经过,回忆了早年与文天祥弈棋的友谊,最后用春秋时周大夫袭弘被杀后,其血三年化为碧玉的传说,称颂文天祥抗元救国不畏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精神。文天祥虽然最后被俘,大义凛然,誓死不屈,慷慨就义,砚铭就是他“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真实写照。史书载“光绪三年清明节,两广巡抚张之洞瞻拜端州砚洲包公祠题联,吾惜诗文工整,笔法洒脱,更怜其情操高尚,仿刻敬仰纪念。端州砚工程柱光,三月二日既望。”砚背刻行书楹联:“丹心一颗,千金哪比人格贵;清风两袖,万贯不移品行贞。”署款:“光绪辛卯年清明砚洲包公祠。张之洞。”钤一篆即:“张之洞”。史料详实,另人感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