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开国功臣刘基很爱收藏端砚,一般人以“扣之无声”“磨墨无声”者佳,而砚主一反常论,以扣之有“金声”独喜,尤其是砚上有两颗象蟾蜍身上的小疙瘩的斑点,还有一些鸲鸽眼的更为看重,其原因是“其点如碧玉晶莹”,作者以碧玉晶莹自勉自己要清正廉明。清代诗人朱舜尊的《曝书亭集》最后之语是由端砚质奇形美引发了他在集尾勉励后代之言:“子孙们要百世相传,勤于笔耕,染翰挥毫,以昭文明。”民国时期,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得一方砚,即刻砚铭:“我生无田食破砚。”意思是靠一方端砚来挥毫挣钱糊口,可见于老先生两袖清风,光明磊落,勤奋笔耕的品行。著名书法家费新我在端砚上镌刻砚铭:“历经沧桑不计年,风风雨雨炼冥顽。一朝慧眼识真趣,常伴笔墨待窗前。”费老八十高龄,依然坚持黎明时分起床,稳站窗前,临池挥毫,炼笔不辍,展示了人生真正价值。无产阶级革命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在赠陈毅一则砚铭:“满招损,以铭立德。”在铭文中寄托自己的道德追求和人生志向的很多。表现了一对革命伴侣的深情厚意与高尚情操。翰染熏荣辱见惩。如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砚铭“墨运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为了工作,必须休息。”砚铭多般为警世名言居多,耐人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