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其实,除了险峻可怕之外,鬼门关还是“通三江,贯五岭,越域外”的水陆交通咽喉,是当时北方和中原通往岭南地区西南部的必经之路,与桂北的灵渠齐名。遥想当年,途经鬼门的贬官、流放、戍边的历史名人就有许多。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嗣子文士元被敕出任广东路海北道(今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肃政廉访副使,途经鬼门关,可惜没有留下诗句,但他因病回归,行至博白县内去世,葬于郁林州城西白象岭。文天祥的曾孙文瑞麟为父奔丧也经鬼门关,落户郁林州孝守祖坟,并在居住地建祠,才有文天祥的后裔繁衍于郁林州。到了元代,广西得到有深度的开发,鬼门关一带仍然山林茂密,但瘴疠已经绝迹,人们不再把它视着出生入死的限界。元代回族诗人伯笃鲁丁写的七绝《由郁林进鬼门关》后两句是:“但寅人心平似水,不须惆怅鬼门关。”清代曹振宸的《鬼门关》诗:“石势如门壁削成,郁葱佳气瘴烟平。苔封古碣难寻字,云锁群峰不辩名。榛莽薙除无虎迹,烟村福辏有鸡声。畏途盼成周道,车马熙攘接两城。”1949年冬,解放军追歼国民党南逃余部,从容县、北流过鬼门关,直通博白、钦州、廉江,一举解放祖国南疆。自古江山留胜迹,时至今日历径2000多个春秋的鬼门关,已千变万化,面目全非。现在北流市人民政府正在集思广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抢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鬼门关这个为历代名人注目的著名古迹,将以其崭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