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赏读湖南旧时戏台楹联,犹同览阅一部沉甸甸的戏曲史。解放前,农村戏台是农民酬神和娱乐的场所。有祠庙固定的戏台,有民间临时搭架的戏台,两旁楹柱上常悬挂张帖有各种各样的有趣对联,或宣传戏剧的特点和作用,或指导观众看戏,或反映剧场的欢乐气氛。其內容结合实际,写得妙的还借题发挥,寓意深长,富有教育意义。这些对联构思奇特,妙趣横生,耐人寻味。有的则借古喻今,表达出一种穿透历史的深邃。有的则富有人生哲理。还有的则属诙谐调侃。
如湖南湘潭银田戏台联:“触景伤情,回首可怜歌舞地;感时溅泪,隔江犹唱后庭花。”语出杜甫《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抗日战争时期,有钱人从湘潭请来戏班,国难当头还唱戏作乐,有钱人仍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作者痛心疾首,挥毫书联以讽刺,联语通今博古,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积极上向的。无独有偶涟源西杨某农村戏台联:“湘水谱新声,此曲只应天上有;楚山非旧色,隔江犹唱后庭花。”异曲同工之笔触,顺手拈来,毫不着力,“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用杜甫诗句以形容乐曲精妙无比,全联引句贴切,合地合景,不露斧凿痕迹,对仗亦工,传诵一时。
湖南新田下子洞墟场戏台:“搭戏台演戏曲,满台好戏;奏民乐唱民歌,娱乐人民”。“喜喜欢欢,不是逢场作戏;悲悲切切,出于天理人情”。“嬉笑非真,瞬息人移面目;仁慈惠远,千载香喷乾坤”。描不完的诗情画意,更为戏曲增色。纵然寻章摘句也罢也不失工整。联意言之成理,言外之意登台唱戏当以古非今,以理服人,讵训古人,扬善抑恶,感慨淋漓。倍感戏曲乐器声音之美,夸張得宜,不愧才子手笔。
湖南邵阳水府庙戏台:“花,五花六花,花费痴人银两;鼓,一鼓再鼓,鼓动浪子精神。”湖南临武城隍庙戏台:“两手总不全出来,就耍皮气;一身都是假做去,好没心肠。”“人物借身装,装出来千形万状;车骑凭步走,走遍了四海九州。“巾帼作须眉,五夜春婆如梦里;英雄原儿女,九天钧乐听尊前。”“你挤我挤,挤得几无立足地;好看歹看,看完总有会心时。”衡阳平湖庙戏台一副刘敖书的:“一二人千军万马,你一刀我一枪总杀不死;三五步海角天涯,臣骑马君坐轿还是步行。”联文都浅显易懂,联语简括生动,语意潇洒,相得益彰,视野高远,引起无数人心领神会,悠闲自在的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湖南凤凰陈家祠堂戏台:“凡事莫向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天听自民听,何须来报功还愿;今乐犹古乐,莫说是下里巴人。”“六五凡工而上,入耳皆为情调;也乎之焉矣哉,赏心亦是文章。” “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凤凰万寿宫戏台:“鞭扬袖甩两三步遍行天下;将入相出五六人演绎春秋。”凤凰天王庙戏台:“时而宫殿,时而山河,时而城乡,时而战场,看它小小地方,竞赛过九万里舆图半幅;或为君臣,或为父子,或为夫妻,或为朋友,观此区区人物,能演廿四史纪传一书。”联文诙谐有趣,风雅宜人。读之真是美好不过的享受。写景抒情可消除烦倦,切景切情现成巧合,形象各异妙手偶得,三言两语便透出联之奇秀,尤为难得不同流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