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的启示如果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那么最需要振兴的是自强不息之精神,只要民族有了自立自强的信念,“兵胜于朝廷”,那么其他的发展就都不在话下了。否则即使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经济生产极大富足,也只是个不堪一击的软骨巨人。
我没有进入博物馆内部参观,那些历史事实大多已经了解到耳熟能详,那些经验教训大多已经熏陶得倒背如流,我只是自己在面对历史沉思,想起《六韬》中“守土”一章:
周文王问姜太公说:守土奈何?太公回答:不可疏远亲族,不可怠慢民众,安抚左右近邻,控制天下四方。不要把国家的名义交别人行使。把国家名义给了别人,也就失去了执掌国家的权威。不要挖掘沟壑去堆积土丘,不要舍弃根本去追逐枝节。太阳正当午,要抓紧时间曝晒;拿起刀子,要抓紧时间宰割,执有斧钺,要抓紧时间征伐。正午阳光充足时不曝晒就会丧失时机。拿起刀子不宰割,也会丧失时机。手执斧钺不杀敌,敌人就会乘虚而至。涓涓细流不堵塞,将会汇成滔滔江河。微弱的火星不扑救,将会酿成熊熊烈火而无可奈何?刚萌芽的两片嫩叶不摘除,最终就不得不用斧子去砍伐。所以人君必须努力使国家变得富足。不富足就不能行仁政,不行仁政就不能团结宗亲。疏远自己的宗亲就会受害,失去自己的民众就会失败。不要把统御国家的权力交给别人。统治权交给别人,就会被人所害而不得善终。
文王又问:何谓仁义?姜太公回答:尊重自己的民众,团结自己的宗亲。尊重民众就会和睦,团结宗亲就会欢喜,这就是仁义之准则。不要让人篡夺你的权威。要根据自己的明察顺应常理去处理事务。“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
可是古人传下了这么好的办法,国民政府或张学良都没有采用,以致日寇猖獗,养虎成患。
好在后来的朝鲜战争、珍宝岛战争,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我们处理得非常得体,做到了“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的“兵胜之术”,没有重蹈九一八事变的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