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恋情>>正文
“父母抗战中相约:不胜利不结婚”
2015-06-01 16:35:3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记者 王剑强 实习生 欧文恒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杨应彬夫妇晚年。杨小斌提供

杨应彬夫妇结婚照。杨小斌提供

2006年11月2日,张访朋先生在广东省档案馆接受抗战口述史采访。广东省档案馆提供

    ■人物档案

    杨应彬(1921~ ),笔名杨石,广东大埔县百侯镇人。1935年10月在上海加入左翼教联,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党组织派遣进入国民党张发奎部从事战地宣传、军事、统战及地下工作,“潜伏”十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杨应彬历任广州军管会副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常委、秘书长,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

    旗帜

    1934年夏,一个未满13岁的少年穿着一件背心、一条裤衩,带着一支钢笔和几十张过期的日历纸,从家乡梅州大埔打着赤脚启程前往上海。

    他就是杨应彬,正是这次旅程引领他走上革命的道路。三年后,他以地下共产党员的身份进入国民党“潜伏”,前后达十年之久。

    作为一名统战情报人员,杨应彬曾遇到怎样的抉择与考验?

    因杨老身体抱恙,其长子杨小斌日前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讲述了父亲从事抗战与地下工作的传奇经历。

    “多年后回忆那段‘白皮红心’的峥嵘岁月,父亲曾写道:长相忆,抗战八年长。身在曹营心在汉,明珠资质夜生光,驰骋似疆场。”杨小斌说。

    潜伏张发奎部参加淞沪、武汉会战

    杨应彬生在广东梅州大埔百侯一个穷苦人家。童年所经历和目睹的苦难,在他心灵打上烙印。

    1934年暑假,机缘巧合,不足13岁的杨应彬随陶行知派到家乡百侯中学任教的老师去了上海,沿途看到帝国主义者对同胞的压迫,对国家深重的苦难有了更深的体会,他将自己的愤慨和不满写在日记里。后来,日记在陶行知的提议下出版,取名为《小先生的游记》。

    次年9月,杨应彬第二次去上海参加山海工学团,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左翼教联。1936年6月19日,经王洞若和王东方介绍,他正式宣誓入党,当时还不满15岁。

    “父亲回忆起那一天,心情仍无比激动。当时为了防止意外,他们宣誓完毕就将画在红色香烟纸上的党旗烧掉了,但是党旗却永远在父亲的心头,支持他前行。”杨小斌说。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时任淞沪战场右翼军总指挥兼第八集团总司令张发奎邀请郭沫若帮助成立“战地服务队”,杨应彬等十位共产党员受党派遣进入战地服务队。

    同年10月,根据周恩来指示,这10位党员在服务队内部成立“中共特别支部”,左洪涛任书记,刚年满16周岁的杨应彬是其中年龄最小的成员。

    这一隐蔽就是十年。

    “在随张发奎部参与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过程中,父亲和‘特支’成员经常在群众中演出反映抗战的话剧《放下你的鞭子》,创作了《大刀进行曲》,还教群众唱《救国军歌》、《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杨小斌曾听父亲说,当时一个军人看了“特支”成员创作的话剧《铁蹄下的上海》,看到愤怒时竟要拿枪打台上作威作福的“日本军官”。

    杨应彬等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团结张发奎。于是,他们经常巧妙地把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政治主张写入张发奎的讲稿和文章中;他们还与国民党高中级将领和基层士兵广泛交往,激发民族正义感和爱国热情,使之逐渐成为共产党的朋友,有些人后来积极投身到民族解放战争中。

    国民党曾下令:秘密枪毙杨应彬

    杨应彬将十年的潜伏称之为“深入虎穴,随时准备掉脑袋”。

    1940年5月,杨应彬进了中央军校四分校(贵州独山)第十七期学习。体质较弱的他学习十分刻苦,在升学时,术科综合考试在全总队1000多人中名列第一。

    1940年12月的一天,杨应彬在结束当天训练后,突然被大队长喊去问话。大队长拿出三张分别摘写着“巴黎公社的穷孩子都是很英勇善战的”、“希望这次由柳州回韶关去,能拨开云雾重见青天”、“相信你播下的种子萌芽了吧”等敏感句子的纸条给杨应彬看,说是从王洞若、郭弼昌、郑体诗三人来信中摘出来的,问:“你认不认识他们?信中的话是什么意思?”

    杨应彬分析,自己未完全暴露,便沉着回答:“三个人我都认识,王洞若是我老师,郭弼昌是战地服务队队员,郑体诗是韶关游击干部班的学员,郭弼昌和郑体诗现都在四战区长官部。”眼见过多解释已无法脱嫌,父亲冷静地道:“我是张发奎长官保送过来的,希望学校向张长官调查,还我清白。”大队长终于缓下语气:“你先回队里学习。”

    恰好在军校短训学习的战地服务队成员彭朗毕业回去,杨应彬即用拉丁语写了密信,请彭朗带回给郑黎亚转左洪涛设法营救。

    左洪涛对张发奎说,杨应彬在军校全总队考了第一名,为四战区争了光,希望张发奎能去函嘉奖。张发奎立即让左洪涛以他的名义给校长韩汉英写信,杨应彬终于化险为夷,躲过此劫。

    “上世纪90年代,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台湾学者专程来拜访我父亲,为我们揭开了一个隐藏了近半个世纪的秘密——在我父亲身陷险境时,国民党奉行的是‘宁可错杀千人,不可漏掉一个’方针,这位学者的父亲、军校区队长王应锻很快收到了上级下达的‘秘密枪毙杨应彬’的命令。好在王应锻对我父亲印象不错,实在不忍心对这位成绩优秀的热血青年狠下毒手,于是有意拖延上级的命令,等待转机,这才让我父亲免于一死。”杨小斌感慨道。

    抗日为媒日寇投降次日订婚

    杨应彬与妻子郑黎亚是革命伉俪。1938年,杨应彬与郑黎亚相识于浙江金华前线。第二年,郑黎亚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共同的地下工作中,与杨应彬结下了深厚情谊。

    “母亲前年冬去世了。她生前常说,是日本鬼子的炮火和革命理想把他们拉在一起的。他们是革命为媒,抗日为媒。”杨小斌说,父母恋爱多年,但他们相约抗战不胜利不结婚。因此直到1945年9月3日,即日本在密苏里舰正式签字投降的次日,父母才在报上刊登订婚启事。

    为了进一步消除国民党的怀疑,当时,左洪涛和杨应彬、郑黎亚商量,希望把婚礼举行得隆重些,并请张发奎做证婚人。

    当杨、郑去邀请张发奎时,张突然问:“你们究竟是不是共产党?如果两个都不是可以结婚,两个都是也可以结婚;最怕一个是,一个不是,将来一个要做鳏夫或一个要做寡妇。”

    如此直接的提问让两人感到有些意外,但他们沉着地回答:“张长官,我们跟了你八年抗战,你还不了解吗?我们都不是。”

    张发奎说:“不是就好,不是就好,那你们就结婚吧。”

    1945年12月3日,张发奎出席了杨应彬、郑黎亚在行营(即现在的广东迎宾馆)举办的婚礼,还讲了一番很动情的话,说两人跟着他抗日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有作为,有成绩,现在胜利了,也该成家了,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这个婚礼打消了一些人对杨应彬和郑黎亚身份的怀疑,为他们继续留在张部‘潜伏’工作营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杨小斌说。

    直到1947年夏天,党组织通知杨应彬和郑黎亚撤退,这“特支”的最后两位成员才成功撤离张发奎部,结束了十年“潜伏”生涯。(记者 曹斯 实习生 李霄)

    记者手记

    打捞这段传奇不容易

    与杨小斌先生的对话在南方日报289大院咖啡店进行。我们在茶香中轻松畅谈,他如数家珍,讲着父辈的故事。

    聊了才知道,“打捞”杨应彬的这段传奇经历可不容易。

    “我问父亲十句,他才说一句!”杨小斌笑着说,这是杨应彬的原则——情报工作人员要严守党的纪律。“他还觉得这就是工作嘛,没什么值得炫耀,好不容易说了些。”

    杨应彬还常教导子女,要做大事,不争大官。杨小斌说了这么一件事:当年省委按级别给杨应彬分了房子,家里人口众多,本来就住得紧凑,可他就是不搬,觉得够住就行了。因此,谦虚大度、淡泊名利的杨应彬,到哪儿都有好人缘,受尊敬。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杨应彬夫妇就坚持拿工资资助贫困山区的教育和建设,不仅捐资筹建了家乡的梅潭河水电站,还隔三差五捐大批书给母校百侯中学。耳濡目染,如今杨小斌几兄弟也投身慈善事业。

    “自幼早将身许党,丹心一片向阳红。”这是杨应彬纪念中共南委副书记张文彬同志牺牲40周年的一句诗,也正是他本人几十年革命生涯的写照。(记者 曹斯)

    口 述

    浴血保卫许昌的老兵张访朋:

    团长拉响手榴弹和日本兵同归于尽

    问:粤北会战是您第一次上战场,当时是什么情形?

    答:1940年春节前,日本侵略军从广州、从化分两路进攻韶关,战情危机。当时我们刚毕业不久便临危受命,被派往前线参加粤北会战。我们在从化和良口一带做战斗准备,那天上午10点多,我们全都准备完毕,听到从化方面的枪声响得很激烈。一直等到下午三四点,突然前方传来捷报,我军取得第一次粤北战役的胜利。我们听到消息非常高兴,唯一遗憾的是,刚上战场还未开战,就班师回朝了。

    问:您一生参与很多抗战战役,最艰难的是哪场战役?

    答:我一生都不会忘记1944年的许昌保卫战,由于战斗非常壮烈,我们常称其为“许昌浴血保卫战”。当时日军对许昌城是势在必得,采用“牛刀宰鸡”的战术,用5个师团层层包围我们2个团(不足4000人),形成了将近20公里的包围圈。

    日军的装备也远比我们的好,还利用飞机、坦克和大炮对我们的防守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师长吕公良要求我们一定要“城存与存,城亡与亡”。所以,虽然敌我力量悬殊,我军仍然顽强地守卫到最后关头。

    但日军的层层包围早已把我们的军队从中截断,并已占领许昌城内的主要战略高地,团长刘耀军在危机时刻,拉响手榴弹,和十多个日本兵同归于尽。在最后一天的凌晨两点左右,我才接到命令立即带领部队突围撤退。此次战役,我军伤亡惨重,死亡2000多人,师长吕公良、副师长黄永淮、团长李培芹、杨尚武、刘耀军五位将领殉国。

    问:您回到许昌时还有什么感触?

    答:我听到当地人讲,一些以前参加过许昌会战的日本老兵,曾多次到许昌谢罪,还有些是老兵家属来代为谢罪。我和其中一些人建立联系后得知,他们是真的悔罪,并且有些人晚年还投入了慈善事业。我希望这些能警示后人,要热爱和平,永远和睦相处。

    时 间:2015年5月18日

    地 点:广州市白云区张访朋家中(整理人:记者 宋超)

    人物简介

    1918年出生于广东揭西县河婆溪角村,现年97岁,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宣教委员。1938年,张访朋响应号召,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校址广西宜山)。一年后,奔赴抗日战场。先后经历粤北会战、豫南会战、中原会战的许昌保卫战、豫西会战等重要战役。

    华南烽火

    南石头细菌试验所:

    平均每天有数十人非正常死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任仲夷王玄夫妇:没有笑容的结婚照 摄于铁蹄刺刀之侧
·下一篇:无
·抗战期间牺牲了多少共产党将领?——谈对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群体认识的缺失与失真
·永远不能忘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杜庆奎:为抗战老兵定格非凡人生
·倭寇未灭 誓不生还——记三穗县下德明抗日烈士吴瑞的三封绝命家书及其几则故事(组图)
·阴影
·和平当思辱国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献给光荣的永恒的太行山
·歌颂诞生及和平(诗歌)
·悲壮的长城抗战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父母抗战中相约:不胜利不结婚”
炮手屯的抗联战士
抗战期间牺牲了多少共产党将领?——谈对抗战期间牺
李家三代与毛家祖田的情缘
任仲夷王玄夫妇:没有笑容的结婚照 摄于铁蹄刺刀之侧
百团大战:提振信心的战略性进攻
雁门关伏击战鲜为人知的细节
永远不能忘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聆听韩增茂老人讲述哥哥韩增丰烈士 二十七岁人生留下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