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将军跟随小平同志搞整顿,常发“今不如昔”的言论,挨批后,他凛然回答:“说我讲‘今不如昔’就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告诉你,我不怕,泰山压顶也不能把我骨头压碎!”粉碎“四人帮”之初,国防科委仍在“批邓联张”,声言“邓小平、张爱萍的案不能翻”。陈锡联当时主持中央军委,极力为张将军说好话:“张爱萍同志不过说了句‘今不如昔’嘛,别人也讲过,张爱萍同志讲的话也不完全是这个意思。”会后,有人把话传给了张将军,没想到将军说道:“怎么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这个意思,文化大革命就是今不如昔嘛。”张将军当然领会陈锡联的好意,但他就是“不识时务”,不认这个错。
自古以来,凡人和庸人对于官位,多汲汲以求,唯恐官位不高,张将军则总是淡然对之。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许多军队同志提议张将军进政治局,后因各种原因没能进入。小平同志对提议者说,“你们不了解爱萍,他是不会计较这些的”。张将军对小平这句话非常看重,认为小平了解自己。张胜曾跟父亲争辩,说还是应该进政治局,张将军厉声说:“政治局是什么?是领袖!党的领袖!毛泽东、总理、少奇同志、任弼时、彭老总,还有老帅们……我们这些人,只是做具体工作的。”张胜不服,说:不让你进,是怕你进去搅局。张将军一下被惹恼了,吼到:“不知耻!叫你进,你就进啊?自己有多大点本事,有多大点贡献,还不知道吗?位置再高,不干事,还不是照样挨老百姓骂。”这就是张将军对待官位的态度——“官位事小,为民事大”。
“三不朽”之一是立言。在这方面,我想用“言真”二字来说明张将军的特点。诚然,张将军在大“言”大理论方面并无自己的一家言,但他在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讲过许多坚持真理的真话实话,发表过许多真知灼见。这就是我所说的将军的“言真”。
部队经商,弊端很大,已为历史所证明,但若干年前一般人却对此认识不足。张将军是反对军队经商的。他曾用历史教训来说明军队经商是饮鸩止渴,自毁长城。他举出岳飞词《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一句论道:“宋朝皇帝为了弥补军费的不足,推行军队经商之略,结果是武功荒疏,军纪涣散,面对一个西夏小国,也是屡战屡败。金兵入侵时,中央政权失控,徽宗、钦宗二帝被俘。这就是历史上的‘康耻之耻’。”岳词《满江红》,熟读者不知凡几,但有几人知晓和思考过其中隐含的军队经商的历史教训?
影响将军人格的因素
张将军的人格,在我看来,是卓然特异的优秀,那么,成因何在,哪些因素影响过将军的人格?从张胜书里和其他材料中,我理出了如下几条。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熏陶。马克思主义最讲真理,最求真求实,张将军一生服膺此道。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优秀思想的影响。张将军讲话,喜援引儒家名言隽语,孔子的“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礼记》的“士可杀不可辱”,等等,都经常为将军所引用。有一次将军在新四军中讲演,在讲到“什么是战士”时,援引并化用了孟子和范仲淹等几位先贤的名言,顿时全场一片沸腾,多少年后,人们仍津津乐道将军当时的风采。张胜在书里称他父亲是“最后一个‘士’”,是有些道理的。三是彭德怀元帅对将军的影响较大。将军曾说:“彭德怀教我做人;周恩来教我做事。”张胜说,“在人格上,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彭老总”。彭总刚正不阿,敢于冒犯天威,张将军不也是如此吗?张胜还讲过一句很有启发性的话,他说,彭总带出来的将领多耿直刚烈。细想一下,确是如此。黄克诚、胡耀邦、张爱萍、钟伟,这些刚直之士,不都曾是彭总麾下的三军团将领么?(徐水涯 原题:关于张爱萍将军)
《从战争中走来》,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出版。本文所引材料,皆出自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