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永远的怀念——追思张爱萍老将军
2013-07-05 14:10:26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尚法尊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今年7月5日,是张爱萍老将军辞世10周年。回想起和老将军的几次会面,亲聆教诲,感慨万千,令我终生难忘。

    张爱萍将军长期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和奠基人,他担任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副主任期间,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长年奔波在大漠深处、深山僻壤,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参试部队官兵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为解决核试验中的难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张爱萍将军为国防建设和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是在军事工程学院和国防科技大学学习和工作30年的莘莘学子,永远不会忘记张爱萍将军对军事工程学院发展建设的关心和重视。1963年9月1日,张爱萍将军参加了军事工程学院十周年校庆,在会上作了鼓舞人心的讲话,并题词。他为了对军事工程学院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还利用假期召集在京学员开座谈会。可以说,他对军事工程学院以及后继者国防科技大学的建设发展和培养国防科技人才呕心沥血,关爱有加。

张爱萍将军参加军事工程学院10周年校庆

    我第一次单独见到张爱萍将军是1973年6月,我去北京白广路总参三所看望李懋之副院长时,李副院长告诉我张爱萍将军住在招待所北楼。由于我和老将军的儿子张翔认识,便动了看看老将军的念头。当我走到北楼时,老将军正拄着拐杖在门口练步。他穿一身旧军装,面色清瘦而憔悴,张翔在一旁陪伴。张翔见我走来,便向老人作了介绍。我们一起进了房间,老将军让我坐下喝茶。当我端起茶杯时,瞟了一眼桌子上写着诗句的格纸。张将军说:“你也对诗感兴趣?”便随手把那张纸递给了我,那是一首未完成的七律诗稿。我默默地念了几遍并记在心里:

    渺渺怀思几兼旬,飞来喜讯百感生。

    海泽少壮翻巨浪,江淮稻菽乐庆丰。

    秃枭隳灭人称快,主席昭示感至诚。

    ……。

    从他的诗中我看出了他走出囹圄后的喜悦心情,尽管身体不好,但是十分乐观。

    “文化大革命”中,张爱萍将军惨遭迫害,多次被批斗,囚禁达6年之久,致使左腿伤残。福州军区的石一宸副司令员邀请他去福建治疗,说福州有位老中医用草药接骨,效果很好。他准备去试试。

    我向老将军问候之后,便向他诉说了军事工程学院南迁长沙后的惨状。他听后并没有过多地说什么,只是为之惋惜,唏嘘不已。

    1975年初,我来北京办事,给张翔打电话时,问候老将军腿疾康复的情况。张翔说:经中医治疗,明显见好。他们家因老房子破旧正在维修,张爱萍将军和他的夫人李又兰阿姨暂住海运仓总参一所。第二天张翔给我来电话说,老将军让我去他的住处吃饭,顺便谈谈。并告诉我时间、地点和乘坐几路公交车。最后说:“我很忙,不能陪你一起去。”

    我按着张翔说的按时到了总参一所,见到了张将军和李阿姨。我们三个人在招待所一个小餐厅里吃完了饭,李阿姨回房休息,我和张将军在他的书房交谈了很久。当时房间很热,他推开半扇窗说:“我不喜欢北方的冬天,房间空气太不好。”我说:“长沙的冬天,我们都开着窗户睡觉。不然,霉味受不了。”我接着说:“长沙工学院的条件很差,很多仪器放在防雨棚子里,科研项目难以开展。只有计算机研究所慈云桂教授带领一帮人,在东郊的马坡岭借用一座破旧的农校研制测量船上的计算机。我去看过,各种条件也十分艰苦。”张将军对长沙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情况问的比较仔细,我就本着自己所知道的尽量回答详细些。我们的谈话时时被来人所打断。最后来了一个人,张将军介绍说是国防科委陈彬副主任。他要和陈副主任谈工作。我因还有别的事要办,便告别回七机部招待所去了。

    张爱萍将军为人刚直不阿,正气凛然,文革中与林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1975年3月复出后被任命为国防科委主任,由于江青等人干扰,他将在一个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但他毫不畏惧,为了“要尽快拿出武器装备上的‘杀手锏’来”,他决心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和科技工作者,拨乱反正,全面整顿,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当时长沙工学院归七机部领导,根据七机部政治部通知,学院抽调了17名干部、教员和工人当联络员,参加七机部整顿,指定我带队。我们在3月初来到北京报到,先是住五院招待所,后搬到友谊宾馆北配楼,天天参加会议和到各院调研。

    在整顿期间,我除了开大会外很少有与张爱萍主任见面的机会,但我和他的秘书黄胜天同志常有联系,有时通通电话。

     初夏的一天晚上,长沙工学院慈云桂教授突然来友谊宾馆北配楼找我。他说他对于计算机的研制有个新的想法,如果实现了,将大大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张爱萍主任曾几次去军工视察,很关心军工的科研工作,特别重视军工的计算机研制。慈云桂教授很想把自己的想法向张爱萍主任汇报,以期得到国防科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他说:只要能设法通报给张主任,肯定会接见他。当时慈云桂教授还向我讲了许多,我也听不太懂,但我理解他的迫切心情,表示立即帮他联系。

    送走慈云桂教授,我就给黄胜天秘书挂电话,谈了慈云桂教授迫切要见张主任的心情。我介绍说:慈云桂教授一参加工作就在海军,曾是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的副主任,他在军工计算机的研制上贡献很大。现在他又有了新思路,希望得到海军老首长的支持。黄胜天同志很爽快地答应安排。我用电话通知慈教授,请他等我的消息。我万万没有想到张主任也有着同样的迫切心情,第二天便要听取慈云桂教授汇报,结果弄的我措手不及。我打遍了慈教授给我留下的电话,最后才在他妹妹家找到本人。当慈云桂教授向张主任汇报完回住处时,掩饰不住他内心的喜悦和激动,马上打电话告诉我他向张主任汇报的情景。他说他马上回长沙做方案。过了几天,慈云桂教授从长沙给我来电话说:他又向张主任作了一次汇报。那是他得知张主任去南方开会,也跟了去,抽空谈了他进一步的设想。根据张主任的指示,慈云桂带领科研人员对巨型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但在1975年下半年,却由于发生“四人帮”掀起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批邓联张(爱萍)”。结果,进行了半年多的七机部整顿夭折了。随着张爱萍将军第二次被打倒,我们这些联络员也被遣散回原单位。

    时过一年,1976年末,我来北京出差,听张翔说张爱萍主任因心脏病复发在301医院南楼住院治疗,我便提着十几斤新橘去看望他。他见到我很是高兴,让我说说长沙的情况。我直接了当地问张主任:“去年我介绍慈云桂教授向您说的那个计算机的事还搞不搞?慈云桂教授他们一直想接这个任务哪!但不知上边的意见怎样?”张主任果断地说:“搞呀,当然搞!”我看他精神很好,不久即将出院。我回长沙后把张主任的话告诉了慈教授,他高兴地说:“我们一直就没有停止调研!”后来,张爱萍主任向中央立下了“军令状”,把这艰巨任务交给了慈云桂教授和长沙工学院。慈云桂教授在总体方案论证会上当众发出誓言:“现在我刚好60岁,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一定要把我国的巨型机搞出来。” 由于慈云桂教授首先得到了张爱萍主任的支持,才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在邓小平同志和张爱萍主任等领导的关怀下,他同他的同事们夜以继日,刻苦钻研,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苦战了6个春秋,终于研制成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填补了我国巨型机的空白。这时,张爱萍主任高兴地挽袖挥毫,写下了七绝一首:

    亿万星辰会银河,

    世人难知有几多。

    神机妙算巧安排,

    笑向繁星任高歌。

张爱萍主任为银河巨型机题词

    新华社向世界发布,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成为了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我想,当科大人在欢庆这一伟大胜利时,一定会想到张爱萍将军当年英明的决策、不动摇的决心和给与研制者们全力的支持。常言道:不打千尺地基,难起万丈高楼。没有过去坚实的基础,就没有今天这一光辉业绩。昨天张爱萍主任在国防事业建设上付出的心血,今天已浇灌出朵朵美丽的奇葩。

    张爱萍将军高瞻远瞩,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防部长等职的时候,就对我军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不仅为研制成“银河”巨型计算机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还对军用汉字系列微机等信息装备的研制给予极大支持。那时的微机没配汉字,工作起来非常不方便,效率很低,他提出了对军用汉字系列微机等信息装备的研制。在张爱萍将军的主持和关怀下,1983年3月4日,有二炮、海军、炮兵、五机部、七机部、电子部参加的在国防科工委召开会议,成立了“八三四”工程研究课题。5月24日,国防科工委(1983)技四字第1137号《关于研制军用汉字终端系列通知》指出:为落实军用汉字终端的研制任务,由二炮负责总体设计和PC档研制。“八三四”工程办公室设在二炮。本着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通用化原则,精心设计,确保质量,力争1984年底设计定型汉字终端系列。这一科研任务由二炮燕山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负责。

    1985年2月,我从国防科技大学调到二炮燕山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担任副主任,便介入了“八三四”工程的工作。通过燕山中心和各参与单位通力合作,群策群力攻关,这一最大系列的军用汉字微机工程,终于按时研制成功。当1986年5月3日,“八三四”工程办公室和燕山中心在军事博物馆举办军用汉字微机系列汇报展览时,张爱萍将军和杨尚昆、余秋里、洪学智等军委首长,及刘华清、张震、李德生、何其宗等总部领导来到军博展览大厅。首长们为这样多的新型信息高技术设备兴高采烈,溢于言表。最后,张爱萍将军代表杨尚昆、余秋里、洪学智等军委首长为军用汉字微机系列工程题了词:

    千丝万缕一脉通,

    加速应用攀高峰。

张爱萍将军为军用汉字微机系列工程题词

    今天,当人们坐在微机前,手握鼠标操作自如地工作时,一定会想到张爱萍老将军为国防事业和人民创立下的这一功绩。

    张爱萍老将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工作热心,对下级关心。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烈士陵园将纳入红色旅游地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
·下一篇:特稿:生命的赞歌——纪念小英雄边强
·导弹将军张爱萍:我们不能没有打狗棍
·张爱萍——咱们老百姓的将军
·秘书眼中的张爱萍将军
·为人顶天立 豪气逐风云——忆张爱萍同志的几件事
·张爱萍将军夫人李又兰遗体告别 儿子深情吻别母亲(组图)
·张爱萍将军的红色恋情
·伯乐张爱萍
·张爱萍:顶天立地傲苍穹
·郭伯雄在纪念张爱萍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梁光烈纪念张爱萍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主持词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李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牛国艳、徐雅萍: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
李梧铭: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周璞: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