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张爱萍将军——堪称三不朽的人物
2009-02-19 14:36:0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徐水涯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从战争中走来——张爱萍人生记录》,张胜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若用“太史公曰”的笔调书之,可言:“张将军,功大,德高,言真,堪称三不朽之人物也。”

  传记的创体

  两周夜读,读完了张胜赐寄的他的签名本大著《从战争中走来——张爱萍人生记录》。厚厚的500页书,我翻来复去地读,在书上不知画了多少杠杠,书的装订线都快掉下来了,像是韦编三绝。书里的情节,常常袭入我的梦境,令我不能安眠。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更震撼了我。

  张胜的父亲,是张爱萍上将,这本书就是写张爱萍将军的。张胜本人,曾任我军总参谋部战役局局长,他写这本书,既是为父亲写史,更是为大时代写史。

  初看书名,这书像是报告文学,但实际是一本极严肃的张爱萍将军的传记。虽是人物传记,写法上却与传统的传记颇有不同,在通常的传记里,一般都是只记传主之事,作者极少出现在传记情节中,但此书却常有张胜当面向张将军提问的情节,作者也融入了传记。通常的传记,主要是记史实,作者较少发议论,司马迁写传记,议论只有“太史公曰”那几句话。但张胜在书中则常常激情四溢地发议论,而议论风格又常具有思辩性。这种传记写法,前所未见,可谓创体。文体本由人定,文成法立,过分拘泥于传统文体会限制人的思想。张胜这本传记,因采用了创造性写法而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

  在序言里,张胜说,为写这本书,他请父亲系统地谈了对人生、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因之,书中留下大量的张将军的答问记录。这些答问录,都是极珍贵的史料,不仅是这本张将军传记的重要史源和骨干内容,更成为后人研究党史军史的第一手材料。张胜用“访谈”来的材料写传记,这本传记便有了“口述史学”的性质和特点。“口述史学”,是最容易接近历史原貌的史学方法之一,看着书里那些张将军忆往说故的文字,真好像又回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仿佛又看到了活着的张将军。的确,还有哪种传记材料,比传主自述自己的历史和发表对历史的看法,更能让人了解传主的生平和看出传主的思想呢?张胜“访谈”张将军,让我联想起司马迁为写《李将军列传》访问李广。司马迁说,“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张胜写父亲,则是“余睹张将军,如何如何”。张胜写的是《张将军列传》。

  写传记须用史笔,史笔一般厚重少文。但张胜的史笔却既有写真的厚重,又有文学的美感。他的文字,豪放中带着洒脱,凛然有风骨,又有天籁般的气息。常说“文如其人”,我与张胜略有交往,感到他的文很像他的人。又常说“子如其父”,看了这书,又觉得张胜其人其文,颇有一点张将军的遗风。

  三不朽的人物

  中国传统的论人法,有三不朽之说,立德、立功、立言,谓之三不朽。以此衡之张将军,若用“太史公曰”的笔调书之,则可这样写:“张将军,功大,德高,言真,堪称三不朽之人物也。”

  将军15岁便投身第一次大革命的洪流。在中央苏区,他是团中央秘书长,抗战时期,是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他是我军海军的主要创建者,在领导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方面,他有重大的组织和领导之功。在“立功”这一项上,张将军可谓功勋卓著。这些事功,已使他成为不朽人物。

  但我觉得,更让张将军成为不朽人物的,还是他的人格,即他的“立德”。其人格,我认为足可感动一切正直、善良的人,可以光耀中华青史。

  谈张将军的人格,便要谈及他的个性,因为二者关联。张胜的评说是,父亲是一个刚烈的人,一个透明、率直的人,一个孤傲的人,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在此评语中,我认为“天真”二字最为传神,也最触及本质,“天真”,就是纯洁无瑕,就是没有杂质,张将军正是这样一种“纯粹的人”。细读此书后,我对将军的人格有一点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将军为了坚持真理,硬得像块金石。张胜在讲到父亲在“文革”中的表现时,引了一句关汉卿的戏文:“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说将军像一粒铜豌豆,真乃妙喻。铜豌豆掷在地上,定是响当当的金石之声。

  评史论人,孔子说,写空言不如记实事。我还是用实例来说明张将军的人格。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前,有个问题经常困扰着人们,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是跟理还是跟人?一些人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栽了跟头。不跟真理跟林彪,一些干部上了“贼船”;不跟真理跟“两个凡是”,一些干部又犯了“左”倾僵化错误。张将军的态度是什么呢?他说,“我谁也不跟,我只跟随真理!”林彪如日中天时,“学毛著要立竿见影”之说风行天下,谁敢说个“不”字?张将军就敢。他讥刺说:“晴天立竿可以见影,阴雨天怎么见影?”“林彪的这些话,摆摆龙门阵还可以,写进文件里就不妥当了。”

  张将军说他平生有“四不畏”:不畏天命,不畏大人,不畏圣人言,不畏权势。“文革”的险恶形势,最能考验人的精神硬度。张将军在“文革”中堪称是“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造反派批斗张将军,抡起铁链要打,将军愤然举起板凳自卫,迫使对方敛手。将军言:“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他被诬为“特务”身陷囹圄后,坚决不低头,不检讨,更不揭发别人,坚守做人的气节。张胜从将军自牢中夹带出的纸片上看到这样的字迹:“咬紧牙关,战胜屈辱”,“站着死,不跪着生!”由于下笔用力极重,纸片被戳得满是窟窿。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维汉在宁夏
·下一篇:我党军事将领中最神秘的大将——徐海东
·导弹将军张爱萍:我们不能没有打狗棍
·张爱萍——咱们老百姓的将军
·永远的怀念——追思张爱萍老将军
·秘书眼中的张爱萍将军
·为人顶天立 豪气逐风云——忆张爱萍同志的几件事
·张爱萍将军夫人李又兰遗体告别 儿子深情吻别母亲(组图)
·张爱萍将军的红色恋情
·伯乐张爱萍
·张爱萍:顶天立地傲苍穹
·郭伯雄在纪念张爱萍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