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阎涛(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正文
《进京赶考——“两个务必”的故事》( 十 )
2004-05-15 03:11:52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阎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此刻的西柏坡安静得很,没有庆祝胜利的锣鼓,更听不到轰隆隆的炮声。只见村前那块广阔而平坦的麦田里,疏疏落落有几个村里的乡亲,在整修麦埂儿。苇塘边的柳枝上涂上了绿色,村边向阳处的杏花已经开放,走到树下可以听到嗡嗡的蜜蜂声。

    在十天前——1949年的2月21日,中共中央由这里发出一封电报,要求工作在东北、西北、华东、中原等各地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到西柏破来参加一个重要会议。电报说,“一切工作须于2月25日部署完毕,除因工作不能到会者外,一切能到会同志均须于2月28日到达中央”。

    现在他们已经陆续赶到西柏坡来了。有的骑马,有的乘车,一个个风尘仆仆。他们有的走进“五大书记”居住的农家小院,有的走进旁边的老乡家。房子均是来前就腾好的。

    会场在中央大院的西北角儿,即由毛泽东住处往朱德住的后沟路过的那个山嘴西侧。这不是民房,是临时搭建的,土坯垒墙,檩条搭顶,没有椽子,将苇帘直接搭在檩上,上面便抹泥封顶了。这座房子比不上民房坚固,但比民房宽敞得多,一间要顶四五间,人称中央小礼堂。

    在解放战争取得决定胜利之后,一个新的国家即将建立之前,一次极其重要的会义——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就要在西柏坡这儿召开。为使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为筹备建立一个新的中国而召开。

    这是1949年3月5日下午3时,与会委员陆续走进会场。他们是: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董必武、林柏渠、李富春、林彪、饶漱石、李立三、康生、张云逸、贺龙、陈毅、张闻天、蔡畅、邓小平、陆定一、曾山、聂荣臻、彭德怀、邓子恢、吴玉章、林枫、滕代远、张鼎丞、李先念、徐特立、谭震林、王明、廖承志、王稼祥、陈伯达。

    还有候补中央委员:邓颖超、王震、吕正操、罗瑞卿、习仲勋、刘澜涛等19人。杨尚昆、胡乔木、李维汉等列席。师哲等坐在主席台旁作记录。把个小礼堂坐得满满当当。这个小礼堂,没有整齐划一桌椅,而多为长条木凳,及一些七高八低的各式坐凳。

    3点30分,周恩来宣布七届二中全会开幕,并报告了到会人数及会议程序。

    接着便是毛泽东作重要报告。他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在讲:

    “辽沈、淮海、平津三战役以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国民党的作战部队仅仅剩下100多万人,分布在新疆到台湾的广大的地区和漫长的战线上。今后解决这10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方式,不外北平、天津、绥远三种……”

    这“三种方式”,在座的人一听便明白。但在会场内外服务的一些警卫人员却听不大懂。他们虽不是会议参加者,毛主席报告还是听进耳朵不少。他们上岗的时间不能随便说话,下来以后却自动讨论起来:

    “什么是天津方式?”邵长和问。

    “用武力解决。”马汉荣答。

    “什么是北平方式?”李二亭问。

    “和平解决。”李银桥回答。

    “那么什么是绥远方式呢?” 这个问题一时谁也说不出来,或者知道一些却说不完整。最后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才凑完整了:绥远方式是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它原封不动,或者大体上不动,就是说向这一部分军队作暂时的让步,以利于争取这部分军队在政治上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保持中立,以便我们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中的主导部分,在一个相当时间以后,再去解决这部分人。

    一拨又一拨警卫人员在换岗,会议仍在继续。只听毛主席那洪亮的声音响在小礼堂里:

    “人民解放军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现在准备随军南下的53000个干部,是很不够用的,我们必须把210万野战军,全部化为工作队。

    “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农村,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农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在和谈问题上,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不许讨价还价。谈判的时间拟在

|<< << < 1 2 3 4 5 6 7 8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进京赶考——“两个务必”的故事》( 九 )
·下一篇:作者简介: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
·王二路:一张难忘的合影照(图)
·后记
·第十八章 告别天下第一坡
·第十七章 太阳从东方升起
·第十六章 毛泽东是“穷人”
·第十五章 毛泽东和小李纳
·第十四章 朱老总扶耧播种
·第十三章 决战开始的前夕
·第十二章 他们是邻居和乡亲
·第十一章 毛泽东“请客”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