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淮海战役晚23天,1948年的11月29日便开始了平津战役。又淮海战役结束后21天,即次年的1月31日结束了平津战役。由西柏坡发往平津前线的电报命令是89封,历时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
所以说,“新中国是从西柏坡打出来的”,即“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说得不错,形象而生动。战争虽然没有在西柏坡,但中共中央在这里,解放军总部在这里,所有的重要战役,也就是整个解放战争的大部战役,是由这里发出的命令,是由这里指挥的。在这里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在这里决定了建立新中国。
土坯屋决定国家大命运
一架标有“青天白日”的客机,降落在石家庄机场上。这是1949年的2月22日下午4时30分。石家庄解放已经一年多了,敌方的飞机为何能在这儿降落?机上又是何人?
只见飞机上下来的是几位有名望的70岁上下的老者: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和江庸等。机场上已有人等着迎接。他们是杨尚昆、李维汉和汪东兴。
此时,正是三大战役刚刚结束,蒋介石退位、李宗仁代理总统,南京政府岌岌可危之时,代总统请四位名士到北平探扣和平之门。四人遂于2月13日以和平代表团的名义飞往北平。北平副市长徐冰到机场迎接,并将客人迎到六国饭店。叶剑英市长接见,并设午宴招待,在座的还有董必武、林彪、聂荣臻、傅作义等。
四代表分别进行了访问,并与叶市长单独谈过,表明他们带来的南京的意图:解放军能否停止南进,留给国民党半壁江山,以长江为界,南北分治。江庸最后说:“要打仗的不是共产党,而是蒋介石。现在蒋介石下台了,已是李宗仁执政,他既有和平的要求,尽管他缺乏实力,共产党亦不妨答应。因为和平又是合乎全国人民愿望的。”
“诸位的意见,谈判如何进行呢?”叶剑英问。
四人面面相觑,一时未能回答。因为如何谈法,他们并未考虑和商量。只表示现在惟求答应可谈,并愿能见毛主席一面。此刻这几位一心谒见毛泽东的来客,可能以为毛泽东早已进驻北平了呢。并不知他尚在千里之外。
只隔一天,叶市长便回答他们的请求:“毛主席答应了接见诸位。”几位代表听了,极感荣幸万分,即刻显露欢欣鼓舞的心情:“蒙毛主席俯允,不虚此行!”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还要乘飞机去石家庄去拜见。这当然毫无问题,甭看都是古稀之人,只要能见到毛泽东个个都不辞辛苦,人人皆精神抖擞,再远的地方都能去的!
尚未成行,原驻守平津的60万大军的总指挥,刚刚又在和平解放北平中起了重大作用的傅作义将军,听到答应了南京代表去见毛泽东的消息,立即提出要求,他亦请求谒见。理由是:北平虽已交出,但尚有些细节需与毛主席当面商谈与说明。叶市长随即请示,中央即刻答复,可一起前来。此刻,傅作义正在六国饭店。
因为行程在即,他似乎未加考虑,便找到了饭店经理王拓(原北平地下工作者。六国饭店原为英国人开办,北平解放,王拓受命带人接管)。
“王经理,能帮我买几条好烟吗?”
“买多少?”
傅将军将一方白布展放在桌面上:“就这么一包袱吧。”
“买这么多干嘛?”
“有用,有用。”然后又掩不住兴备地说:“我要去见毛主席!”
从停在石家庄机场的这架客机上,走下四位老者之后,便看到傅作义手提一包袱哈德门香烟走下飞机。他的秘书阎又文虽紧随其后,他却并不让秘书代劳,好似只有亲手提着才好。
杨尚昆致过欢迎词后,便互相进行介绍,一一握手寒暄。
当江庸握住杨尚昆的手时,说了这么一句:“我们还是亲戚呢。”他见杨尚昆不明白,又接着说:“您是我的岳叔啊!”原来江有个太太是杨的一个当家侄女。这时,傅作义将军走过来,从包袱里抽出两条哈德门要送给杨尚昆,杨说:“我想,您一定是带给毛主席的,那就带给主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