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他经常与有关人员进行商讨,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写报告,力主加强电子对抗力量建设。1976年11月,由叶剑英和杨成武共同提议组建的国务院、中央军委电子对抗和雷达管理领导小组开始办公。1977年4月,总参谋部电子对抗、雷达部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军电子对抗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其中倾注了杨成武的大量心血。
狠抓总参谋部全面建设和各项军事工作指导,是杨成武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他对总参谋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全面建设高度关注,投入了很多精力。他反复强调要加强机关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努力保持机关的团结和稳定,大力倡导勇于负责、敢于负责、敢于提意见建议的良好风气。他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强调一切行动都要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对于参谋部的工作,他有一句口头禅就是:“参谋、参谋,就是要能参善谋;总参、总参,就是最高统帅部的参谋。”他创造性地提出“上下请示,左右求援,既不越权,又不失职”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凡事深入细致,求真务实,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心到、眼到、脚到、手到、口到”的工作作风。他不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准确掌握第一手情况,作为谋划全局、指导工作的依据。
大搞阅兵壮军威,为我军大型阅兵活动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9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世纪大阅兵,极大地振奋了国威、军威。对于搞阅兵,杨成武有他独到的见解,他曾深刻地指出:“军队、军队,是军都有队,都讲究队列、队形。古代讲阵法,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诸葛亮熟知八卦阵,那种‘阵’实际上就是队形、队列的变化。孙子练兵也很重视‘阵队’。即使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也还是讲究‘队形’的。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动作、我们的队列,把20多年浴血奋战中养成的优良作风、英雄气概、崇高品质,有形地展示出来,告诉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这就是毛主席、朱总司令率领的英雄队伍。搞阅兵,其意义也就在这里。”他经常教育参阅部队:阅兵虽然不像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那样紧张、激烈,但作为几百万解放军的代表,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以振奋民族精神,同样也是很不容易的。只有靠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认真严格的队列训练,准确无误的指挥调度,才能保证阅兵仪式达到预期效果。
从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到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杨成武先后9次担任国庆阅兵的主要或重要指挥员,参与了历次阅兵的组织协调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总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活动,他就直接参加了9次,其中6次是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这也是绝无仅有的。
难得的是,杨成武还以创新精神探索总结了我军阅兵的独有经验。
1933年8月1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首都——瑞金举行了盛大阅兵典礼,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6周年,这是杨成武第一次参与组织阅兵仪式。“那时,搞阅兵主要是集合站队。”杨成武后来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搞国庆阅兵,无论是标准规模,还是方式方法都不可同日而语。杨成武为此付出了大量艰苦的劳动,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他深入研究古今中外有关资料,虚心向曾留学海外的我军高级将领、苏联军事专家和原国民党将领请教,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在此基础上,他组织有关人员起草了我军第一个《阅兵典礼方案》,从受阅部队的选调和编组、训练内容和方法的确定,到阅兵程序的设置、阅兵礼乐的选择以及检阅式、分列式的实施细则等内容都做了详细规定,为开展阅兵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在长期组织重大阅兵活动的军事实践中,他既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又注重从理论上总结升华,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阅兵规范,其主体内容一直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