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任远志: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二十:朱德白发送青丝
2022-08-17 14:53:37
作者:任远志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母亲家的客厅迎门的墙上,至今仍高高地悬挂着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生活照。多少年了,总司令开怀地笑着,关注着这个家,关注着这个家的每一个人,那样子就像要从照片中走下来,走进这个家!

    听母亲说,父亲和总司令最早见面是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当时父亲刚到中央苏区,在青塘,久闻大名的朱德给父亲的印象哪里有一点曾在旧军队当过旅长的影子!45岁的年纪,征尘的岁月把皱纹留驻在眉宇间,一身红军制服,腰束皮带,胸前挂着一个老式长筒望远镜,体格结实魁梧,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一种农民式的朴实。而父亲却与之成为鲜明的对照:年轻、20多岁,恰是风华正茂,颇具斗争经历的稳重与成熟也难掩盖学生出身的那股书生气。但是,就是这两个表面如此差异的人,在他们此后的革命生涯中,却成了忘年之交。

    1935年11月,父亲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撤出湘鄂川黔根据地突围长征,北上抗日。这时,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的红一、红三军团已于10月19日抵达陕北吴起镇。朱德却在四川阿坝一带同张国焘南下行动及另立中央的分裂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1936年3月,父亲他们到达黔滇边境。总司令得此信息,为加强同张国焘斗争的力量,促其早日北上,即与刘伯承商议,力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并两次发电要父亲率军前来。于是,父亲与贺龙等率红二、六军团于4月25日始渡金沙江,翻越雪山,进入了藏民区,并于7月2日齐集甘孜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会师前,父亲对张国焘对抗中央、反对北上、另立中央以及发布“大军南下令”攻击污蔑中央红军等完全不知。与毛泽东、周恩来联络中断很长时间,只在1935年9月收到一封周恩来的明码电,却不知密码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被张国焘带走。

    此次相见,距青塘初识五年有余。当年文质彬彬的父亲经过艰苦的浴血征战的军旅生活,变得更加成熟,进一步赢得了朱德的信任。

    一见面,朱德就把从沙窝分兵以来张国焘反对中央,搞分裂的阴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和贺龙等。并拿出一大叠文件给父亲看:有政治局的决定、有中央严令张国焘北上的电报……朱德沉重地对父亲说:“看来,一场严重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了。”

    父亲等得悉事实真相,坚决站在维护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红军的坚强团结的基点上,同朱德、刘伯承及南下部队众多指战员一起,与张国焘宗派分裂活动作了一系列的斗争。会师第二天,即召开庆祝大会。朱德在大会上讲:这里不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要继续北上,要团结一致,战胜北上的一切困难,到陕北同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会合。父亲也讲了话,特别强调:我们唯一的道路是北上与中央会合。

    父亲不仅态度鲜明,更在行动上给朱德以全力支持。不久,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张国焘终于被迫北上。父亲按照朱德的意见,离开了二方面军,随同他和张国焘一起行动。

    许多年以后,总司令曾说过:“与二方面军会合后,我们气壮了。”

    离开甘孜,两大主力红军踏上了北上的艰苦历程。

    茫茫草地,一片泽国。脚下是腐草、臭水遍布其间的瘆人的泥淖;举目四野,浓雾迷蒙,灰突突满眼,难以辨明方向;空中时而细雨清风,时而雪花飘飞,时而又大雨滂沱。这是长征以来所遇到的气候最恶劣、道路最艰难,食物最缺乏的一段行程。

    出发时,每人只携带了七八天的粮食,预计10天可以到达阿坝,结果走了20多天才到。粮食得不到补给,开始每天还有三四两的粮食很快就没有了。战士们打狗,打鸟,打一切能吃的小动物充饥。最后,凡是牛皮、羊皮制的东西甚至皮带、皮包都成了食物。

    正是在这极艰苦的时刻,一天,露营处传来一阵富于生命力的婴儿啼哭声,母亲生产了,把我大妹带到人世。望着草天一处的漫漫征途,父亲给她起了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名字--远征。听到哭声,朱德赶忙来到母亲身边,抱起还不会睁眼的婴儿,看看虚弱的母亲,乐观地笑着说:“哭得还蛮有气派哩!”随即,放下嗷嗷待哺的妹妹,扛着一根竹竿拉着父亲顶着细雨寻找小水塘,去为孩子钓鱼!这件事,我从母亲口里听到若干遍了,可每每母亲讲起它,总是充满感激,她常说:“那鱼汤,是我这辈子喝到的最鲜美、最温暖的鱼汤。”

    终于,志同道合的他们并肩走出了草地,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任务--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日军不断增加兵力并大举进攻,华北危机,八路军不待改编就绪,即誓师出征,开赴华北抗战前线。

    9月15日,朱总司令和父亲等率八路军总部由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到山西侯马,他们转乘火车北上,开始了率八路军总部转战太行的历程。他们并肩策划战役,共同签署训令,他们吃住生活在一起,形影相随。

    父亲表面严肃,内里活跃;总司令平易近人,忠厚温和。紧张的征战之余,他俩喜欢和战士闲谈、娱乐。青年人喜欢玩球,总部机关人员就组织了篮球队。33岁的父亲不但参加,并且指示不论走到哪里,一定带着篮球。有条件时,就随便找一块平地,借老乡一块木板,上面钉个铁圈便一切就绪。而年逾半百的总司令也成了球场的“常客”。只要有球打,便可常见他穿着单裤、胶鞋赶到“球场”。

    最富戏剧性的场面是总司令与父亲同时上场。每到这时,观众比运动员还激动。比赛时,总指挥与政治部主任各据一方。为了让战士们消除拘束,他俩各自叮嘱一方人马:打球如打仗,不能讲客气,球场上是没有什么总指挥和政治部主任的,谁也不能丢球!

    这一来战士们放开了手脚,场上顿时活跃起来。父亲依仗年轻,动作灵活,而朱德身大力不亏,也不示弱。高潮当然是他俩争球,那份认真、专注、毫不相让的一举一动,常常引发观众阵阵欢笑,观众变成拉拉队,既是总指挥的,又是政治部主任的,人们忙不过来地喊着:“总司令加油,加油.....任政委加油,加油!"

    转眼到了1938年2月,父亲奉命离开山西前线回延安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此后又去共产国际,直到两年后才回国。

    总司令与父亲有机会再度朝夕相处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央机关到了西柏坡,紧张地指挥三大战役之际。

    他们喜欢在驻地周围散步,我亲眼见到他俩像孩子一样,一会儿手牵着手,一会儿臂搭着肩,倾心交谈。据说,总司令曾叫父亲“被子”。依我的理解,那就是说父亲对战友就像“被子”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就像“被子”一样默默地给以温暖。的确是这样,父亲是个很细心的人,从来不爱张扬。一件往事,我多次听戴镜元部长讲起。

    1948年12月6日上午10点左右,总参二局局长戴镜元忽然接到父亲亲自打来的电话:“我和总司令下午3点到你们那里看看。”下午3点半左右,他们果然到达。由于当时父亲主管二局工作,常和总司令来视察。一年几次与同志们同吃、同住,一起研究工作,习以为常。因而,这次也没感觉出什么异样。照例,他俩一到先听汇报,然后到基层各个部门一一看望同志们。不但对具体工作作出指示,对同志们的生活同样问寒问暖,关怀备至。看到办公室烧煤炉子,就亲切地叮咛大家要常打开窗子换换空气;看到有的办公室房子太小,过于拥挤,就提出要做适当调整,等等。

    晚上8时,从各个业务办公室巡视回来准备吃晚饭时,父亲忽然问戴镜元:“有挂面或者面条没有?”戴镜元虽然纳闷不知何故父亲忽然要吃面条,但立即答道:“有面条!”说罢,他马上到伙房告诉炊事员:“快!你赶快做面条,我给你烧火!”直到他端来一面盆面条放在桌上,父亲才揭开谜底:“今天是朱总司令的生日,他不在西柏坡过,而来二局,这是对大家的关怀呀!”同志们非常感动,当即每人一碗,吃了朱总司令的寿面。

    当晚二局的同志们马上组织了一场联欢晚会,祝贺朱总司令62岁寿辰。晚会热烈、轻松,欢快异常:有唱歌、跳舞,还有陕北秧歌……一直到下半夜3点,大家才尽兴散去。

    这就是父亲为他的忘年之交设计的简朴得不能再简朴、隆重得不能再隆重的共产党人的寿辰祝贺,而留给同志们的则是一生无以忘却的纪念。这次的活动,我也参加了,所以永不会忘。

    这事过去3个月后,1949年3月,父亲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一起,在万众欢呼声中进了北平城。

    不料,参加西郊机场阅兵式后,父亲再次发病,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低压高达150,脉搏每分钟110次以上。党中央书记处连夜开会决定:弼时必须立即全休静养,直到康复。

    这次,全家陪父亲住在西郊玉泉山。

    玉泉山的夏季,凉风习习,泉水汩汩,除却松树枝头不时传来几声鸟雀的啁啾外,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无公务缠身,无噪声干扰,经一段静养,父亲的饮食与睡眠比过去好多了。

    中央领导同志常来看他,特别是总司令来的次数更多。每次,朱老总都要给父亲带些他最爱吃的东西。两个情同手足的老战友一见面,照例要先下几盘围棋,而后散步、聊天、说说笑笑,舒心惬意。

    父亲和总司令,一个生在湖南,一个长在四川,年龄相差18岁,简直就是两代人,然而他们的性格爱好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俩都是性格内向却又豁达大度的人。此外,对散步、打球、打猎、下棋、照相、篆刻、吟诗、习字……几乎都有同样浓厚的兴趣。难怪人们说他们是“如火如花的老少年”。

    一天,朱总司令又来到玉泉山。父亲兴致很高。我们也都为父亲身体有所好转而高兴。父亲建议开一个家庭音乐会。他自己亲自上阵钢琴伴奏,让我拉小提琴,总司令带妈妈和弟弟远远、妹妹远征小合唱。“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唱了没两句,父亲也放开喉咙用俄文和起来。接着,我们又唱了两遍“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这是父亲最喜欢的一首歌。

    歌声飞过窗棂,飞向山谷,飞向沃野蓝天。

    1950年10月27日,这是我终生记忆犹新的日子。

    突发脑血管意外的父亲病情急剧恶化,连日来,毛泽东、周恩来及在京的政治局委员们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先后都来看望父亲。但他已半身瘫痪,不能言语,只凭一只可以活动的手,与同志们握一握,再眨眨眼,对同志们的关切表示感谢。很快地,父亲进入弥留状态,偶尔努力睁眼看看大家,更多时间是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中午12点,又一辆汽车停在门外,正在忙于组织抗美援朝战争的总司令,得信立即赶来。64岁的他大步流星奔进屋内,大声呼唤:“弼时,弼时同志,我来啦,我在这里……”

    话音未落,人才刚刚走到床脚铁栏杆处,弥留中的父亲听到呼唤,猛地坐起,睁开双眼,伸伸手,总司令马上绕过栏杆抢步抓住父亲的双手!

    父亲突然倒下。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建设、董立武、蒋苏宁:青石桥红军街(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二十:朱德白发送青丝
·任远志: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十九:文武得彰与贺龙(组图)
·特稿: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十九:文武得彰与贺龙
·任远志: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十八:最后的拼搏
·特稿: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十八:最后的拼搏
·《任弼时》创作座谈会暨《东方红文化传播》央视频上线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朱冬生:《任弼时》创作座谈会暨《东方红文化传播》央视频上线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任弼时》创作座谈会暨《东方红文化传播》央视频上线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任远志: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十七:转战陕北
·特稿: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十七:转战陕北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任远志: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二十:朱德白
特稿: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故事之二十:朱德白发
岐黄自有后来人(图)
陈先义:决不能允许毛泽东影视艺术形象塑造向后转—
中共中央控制红军的历程:以毛泽东的起落为中心
李建设、董立武、蒋苏宁:青石桥红军街(组图)
特稿:青石桥红军街(组图)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他是何时接触到
47年名将赵寿山起义,开国伟人笑着问他:想干什么工
冀鲁豫的大炮(第二版)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