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和苏维埃政府在教育方面花了很大力气,除了开展普通教育外,还针对根据地建设和红军发展的需要,开办了一批专业学校,进行职业教育,为革命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主要有:
1、农业学校。1931年夏设立于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开设国文、政治、数学、生物、农业基础知识等课程,主要培养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人才。实行生产化教学是鄂豫皖苏区教育中特别强调的一条原则,新集农业学校是生产化教学的典型。该校教师在教育学员实行生产化教育时,并不仅仅限于从形式上一面学习,一面参加生产,而是教育学员要学习一件东西,就要了解这一件东西的实质。例如插秧,就要使学员从犁田、施肥、下种以及秧苗的生长到长成稻子的全过程中,懂得如何追肥、田间管理、割稻、选种等。新集农业学校的设立,为鄂豫皖苏区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方面的专业干部,对增加苏区粮食生产,保障群众和红军的生活起了重要作用。此外,鄂豫皖苏区文化教育委员会还曾要求各个县举办农校,苏区各县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创办了农业中学或棉业学校,但由于师资等条件所限,加之存在的时间很短,未能充分发挥培养农业人才的作用。
2、纺织学校(又名女子职业改进社)。为解决红军的衣被供给问题,鄂豫皖苏区创办了纺织学校。早在1930年,红三十二师便办起一所“女子职业改进社”,成为鄂豫皖苏区建立最早的纺织业干部学校。当时,校址设在金寨县南溪火神庙内,由师军需处长王绍怀兼任校长。学校开设政治、文化、生产、算术、唱歌、军体等课程。政治课由师政工干部担任,主要讲授党团基本知识、红军的性质和任务、苏区的革命形势等内容;文化课则由师部文化教员任教,讲授国文、中国革命史、苏联革命史、鄂豫皖苏区的地理概况、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等;生产课由技术熟练的师傅任教,向学员传授纺纱、织布、织袜、缝制军衣军裤等生产技术;算术课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讲解,如计算多少纱能织多少布,一匹布能缝几件衣服、几床被褥等;军体课按照对红军战士的基本要求进行队列操练、投弹、射击、行军等训练。学习时间每天8小时,其中政治、文化、军体各1小时,生产5小时。学员早晨上操,晚上教唱革命歌曲。学校备有纺纱机、织布机、缝幼机、织袜机等。学员在师傅的辅导下,边干边学,既在实践中学到了纺织本领,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红军的衣被问题。
为保障学员的纯洁性和基本素质,学校对学员入学条件有明确规定:(1)家庭出身限于贫农、雇农、工人和中农(中农必须表现好,拥护苏维埃政权者);(2)粗通文字,在初级小学或私垫受过教育者;(3)思想好,作风正派;(4)未婚女青年,年龄在16—22岁之间。
开始时,学校仅有10名学员,后来发展到50名。学校对学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十分重视,建立了党、团支部,王绍怀校长兼任支部书记。学校因由红三十二师主办,故校址不固定,随着部队移动,学校也跟着搬迁,曾从南溪转移到班竹园,后又迁到木子店,以及汤家汇、商城等地。
通过教育,学员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迅速获得提高,毕业后哪里需要哪里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当时,鄂豫皖苏区各县都开办了军衣被厂,一些区政府也开办了被服厂。女子职业改进社为这些军工厂培养了不少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发展苏区经济、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做出了贡献。
3、财经学校。鄂豫皖苏区财经学校创办于1931年夏,校址设在新集,由苏区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办。该校定期举办干部训练班,培养粮食、财税等各行业人才。如学校对粮食干部的培训,要使学员了解当年本地生产粮食的数量,每月需要多少粮食,不足部分如何从外地运入等。对税务干部的培训,要使学员懂得佣金税、营业累进税、进口累进税、特种税的含义及税率,懂得苏区政府对哪些产品限制进口,对哪些产品鼓励进口等。对经济干部的培训,要使学员学到调剂粮食买卖、流通苏区金融的本领,能胜任县、区经济公社的领导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