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华军:红旗照耀中国,红军途径旬阳,历史丰碑不朽,岁月回想山谷
2022-11-21 16:36:36
作者:华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翻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史书籍,查阅历史档案资料,采访生前健在的老红军,摘录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回忆录(红军长征途径旬阳)叙述:“1934年冬,由程子华,徐海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这一支中国工农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安徽省金寨县出发,途径河南省省,湖北省,进入陕西。当时,我担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在陕南商洛地区,安康地区旬阳老区,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长达一年之久,由于战争需要,红军主力撤离陕南旬阳等地后,党组织任命我担任陕南特委书记,继续在陕南开展游击工作”。

    红旗照耀中国,红军途径旬阳。革命火种遍布全国,红军队伍长征走在哪里,革命红旗就插在哪里。红军长征在陕南秦巴山区进行革命斗争,革命的红旗到处飘扬,革命的红旗遍地招展,陕南老区人民的武装斗争,游击战争热情十分高涨,革命士气斗志昂扬。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连续在陕南打了四个胜仗,在陕南建立苏区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陕南建立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工农红军摧毁了国民党军阀,统治在农村的统治地位,清除了国民党武装统治阶级政权。经历了艰苦卓越斗争,陕南特委党组织,决定把根据地建立在陕南,山阳,镇安,郧西,旬阳边区。以武装斗争为主导,开展革命根据地建设,为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开创了新局面。开辟了新道路。

    在这期间,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还派出了两支游击队,一支是洛南游击队,一支是华阳游击队,这些游击队里的骨干,领导成员都是鄂豫皖根据地,党培养出来的老红军,很有战斗力,也有组织能力,善于发动人民群众,属于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党在陕南旬阳根据地,依靠红军主力和游击队党组织主要力量,打土豪分田地,做了大量的人民群众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红军的主张,对外宣传:“红军是咱们穷人的队伍,在老区,在根据地,在人民群众中,扩大了党的影响,开创了苏区新局面,深受老区根据地人民群众爱戴和赞扬。

    见证了:“我们说,长征是历史上记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把宣传工作看成是增强红军战斗力,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武器。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不畏艰险,过五关斩六将,长驱直入,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略转移的革命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建立了无数个革命根据地和红色革命政权。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成立之日起,就铸就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就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今天历史革命胜利的必然。

    由于革命需要,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长征在陕南旬阳离开后,留下了革命根据地武装力量和基层党组织,也在这里留下了革命火种。即毛泽东主席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时所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英明论断。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队伍,在陕南旬阳境内留下了三百余人的“鄂豫皖根据地“的老红军”其余大多数是游击队,陕南旬阳根据地里的老红军战士和红军老干部扩充了革命队伍,组建了“红七十师”地方革命武装组织。经陕南特委党组织决定,把红军老战士,老干部分别派往各个游击队组织里,成为地方游击武装主力作为领导骨干,发动老区人民群众,积极开展陕南游击战争,夺取国民党武装政权。

    历史丰碑不朽,岁月回想山谷。(1)陕南特委书记(原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同志)回忆到:“我们在陕南旬阳工作期间,交通运输工具十分原始,居住条件和环境也十分简陋。我们游击师派出去的侦察兵,都必须仅仅依靠人民群众,提供大量社会信息和敌人活动的情报。我们很重视邮政局里的邮译员提供敌情信息,还有商店里老百姓商人提供敌人活动情况,利用学校作为我们掩护阵地,让他们给我们提供大量敌人信息,摸清敌人活动的动向。

    从邮局里,看到报纸和敌人来往书写中,获取大量敌人情报,邮局里人员也知道我们要干什么?”所以我们在旬阳战斗时间长。这里唯一用红军命名乡镇(原来的潘家乡)大量宣传红军标语口号:“红军保护邮政,商店,学校“。在当时来说,类似这样标语,屈指可数,实属罕见,现在发现中,保护成为红色文化历史文物。

    陕南特委书记(原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同志)还有副主任郭述申同志,陕南长征时期,既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充分发挥我党我军革命光荣传统。每到一处,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党的宗旨,红军主张,红军思想,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相信群众,在旬阳红色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地方武装,建立地方党的组织。积极发展党员,建立苏维埃政权,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民主人士,爱国主义人士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红军宣传队主要任务:是调查民俗风情,调查国民党地方民团,分布情况和地方土豪劣绅的状况。检查红军部队工作中,执行群众纪律和组织纪律情况。向旬阳老区人民宣传党的宗旨和红军思想。扩大了红军的影响,散发了红军标语,张贴红军标语,印刷红军标语,现在留下红军标语遗址,遗迹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线路,老区红色资源的活化石。

    回忆过去红军战士,张贴红军标语的情景,历历在目,耳濡目染,记忆犹新。陕南特委书记郑位三同志说:“我和旬阳籍人,红军战士一个叫程启文的同志,我在旬阳老区工作时,他积极踊跃报名参加了红军。参加红军前,他上过小学,识一些文化,被我看中,后来成为我们红二十五军的“小秀才”。

    根据工作需要,分配他与我一起刷写红军标语,任我的小助手。我们两个人并肩战斗在革命前线,战斗武器就是小小毛笔和一个铁桶。铁桶用来盛装石灰粉,墨水,手持一把扫帚,用来扫一扫灰尘,方便张贴红军标语。那时条件十分艰苦,大部分红军标语刷写在老百姓房前屋后的墙上,交通要道大石头上,用来鼓舞边区人民群众人心,瓦解敌人的军心,动摇敌人的意志。为中国工农红军在陕南游击战,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

    在陕南特委党组织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在陕南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革命胜利的法宝,(2)就是灵活运用了毛泽东主席的军事战略思想和游击战争思想,学习运用毛泽东同志关于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上武装包围农村,军事上武装夺取农村政权。我军于1934年11月16日出发,途径陕南地区旬阳境内,经过无数次激烈战斗,以少胜多,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陕南长征。留下了红军传奇(红军老祖)红色经典故事,传承至今。革命胜利后,将这里列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1934年12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艰苦卓越的长征,顺利达到鄂豫皖三省苏区的秦岭,巴山边区等地。在陕西省南部的山阳,镇安,郧西,旬阳边区,建立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党组织,五个县苏区工委,(山阳,镇安,郧西,旬阳,洛南)党的地方武装组织,发展党员50多人,成立两个地方政府苏维埃政权,314个红色行政村,在很短时间内,创建了50多万人口的人民群众红色鄂豫陕根据地。

    当初,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达到陕南地区后,中共中央军委派幸存的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同志,来陕南(鄂豫陕边区)开展游击战争。来前,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同志,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精神,找到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同志谈话,指出:“红军主力应当进行战略转移,在陕南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以求发展,迷惑敌人,让红军牵着国民党军的鼻子走,留下部分红军就能在陕南革命根据地,坚持持久的人民游击战争”。

    中国工农红军红军在陕南,横扫地方国民党民团,摧毁了地方武装政权,开辟了陕南南部镇安,山阳,旬阳,郧西边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工农红军在秦巴山区,创建鄂豫陕根据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商洛地区,安康地区,鄂陕,豫陕地区建立了一个特委,以陕南地区镇安,山阳,旬阳为中心,建立了十三个县苏维埃人民政府,四十六个乡镇,三百一十四个行政村苏维埃人民政权,七个游击师,四个游击大队的陕南革命武装队伍。

    旬阳(上关游击大队)拥有几百人的队伍,在当时中国苏区,堪称历史之最。主要任务就是广泛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群众运动。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离开陕南,北上抗日,去了陕北延安。整编后的红军队伍改编为“八路军”。陕南苏区军民,以新的武装斗争和革命斗志精神面貌,投入到地方反敌人“清土匪”的战斗中,谱写了新的革命武装斗争和新的历史壮丽篇章。

    红旗照耀中国,红军途径旬阳。历史丰碑不朽,岁月回想山谷。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革命胜利成果,来之不易。见证了,新中国缔造者伟人毛泽东主席一生卓越贡献。1936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初到陕北看见大雪的情景,伟人毛泽东同志登高望远,有感而发,用中国历史典故思接千载,匠心独具,写下了他一生,旷世之作,千年绝唱(沁园春,雪)气势磅礴壮丽诗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主席运用历史典故,重要前提条件,他作为伟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看未来的中国。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典故,所隐含的丰富的深层文化意义,准确的把握中国历史典故所描摹的意义,与现代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熟知历史人物个性特征,一目了然讲清了故事的精神实质。

    他在挥毫之际,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雄略的眼光和中国革命缔造者的身份,以理说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五千年文明的奋斗史。并以此映,带出今朝的人民英雄,人民群众,人民大众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人类历史的动力“的时代风流人物,在强烈的历史反差中,充满革命必胜的信念,达到自己内心世界美妙的效果。

    旬阳老区人民,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同共和国成长之路,一同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旬阳老区人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继续发扬党的革命光荣传统,弘扬老区精神。

    旬阳老区人民,仍然要发扬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作风,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作风,绝不辜负中国工农红军当年在陕南旬阳:“抛头颅洒热血”发动和武装群众,积极投身革命开展游击战争,配合红军主力队伍,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人民江山,对共产党信仰信念,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新长征,新征程,红色革命历史不朽新篇章而踔厉奋进。

    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旬阳老区人民留下这样的红色革命歌谣:“共产党像太阳,她的恩情如爹娘。汉江河水哗啦啦响,翻身全靠共产党”。如今,老区人民翻身得解放,过上了蒸蒸而上的幸福生活,仍然唱歌着老区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歌谣:“共产党像太阳,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哪里照到哪里亮,谱写共同富裕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华章”。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任少松:祖国,一块都不能少(三)
·下一篇:无
·特稿:红旗照耀中国,红军途径旬阳,历史丰碑不朽,岁月回想山谷
·最后一滴血——根据当年的大队长老红军叶富轩传统报告整理(图)
·王灿:红军路过我家乡
·特稿:红军路过我家乡
·任少松:金寨县红军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议(图)
·特稿:金寨县红军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议(图)
·陈延生、齐智:一个留在白区的红军孩子(“爸爸妈妈,您在哪里?”)——怀念我的大姐春
·特稿:一个留在白区的红军孩子(“爸爸妈妈,您在哪里?”)——怀念我的大姐春生(组图
·李军:老红军夫妇——李新耀、刘照林(组图)
·特稿:老红军夫妇——李新耀、刘照林(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华军:红旗照耀中国,红军途径旬阳,历史丰碑不朽,
特稿:红旗照耀中国,红军途径旬阳,历史丰碑不朽,
任少松:祖国,一块都不能少(三)
特稿:祖国,一块都不能少(三)
梁远启:传奇番号“红四军”
特稿:传奇番号“红四军”
陈永乐:战旗永鲜红(组图)
特稿:战旗永鲜红(组图)
叶汉东:不应忘却的历史
特稿:不应忘却的历史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