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地处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的沙河乡,有一座傲然耸立于群峰之上的高山。
远远看去,山脚小、山顶大,如倒“金字塔”形,山势盘旋而上,恰似一只口朝天的大海螺。山上生长着一种不知名的山螺,灰白色的螺壳长不足1寸,风干后晶莹剔透,呈乳白色,酷似海螺。此山遂得名海螺山。
海螺寺就坐落在海螺山山顶附后的螺口处。
据当地村民介绍,该寺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原系明朝中期武举人朱兴朴之后,当时的名门望族朱氏捐资修建的家庙。
至清朝末年,这里尚有常住僧人3-5人,庙宇房产15间,田地20余亩。民国初年逐渐衰落。
经深入走访了解,昔日香烟缭绕的海螺寺,原来是一处鲜为人知的红色革命遗迹。
1929年,立夏节的烽火红遍皖西大地。在这前后,距离立夏节起义主要领导人周维炯家不足3公里的海螺寺,就一度成为鄂豫皖3省边界共产党人的秘密活动联络点。
14岁的儿童团团员陈高银就是当地共产党人的联络员,革命进步人士在海螺寺聚会活动时,他常常负责站岗放哨。
后来,红军转战外地,陈高银没有赶上大部队,只好留下来继续坚持革命工作。国民党同当地反动势力勾结,极其残酷地迫害红军遗散人员和进步的革命分子。
陈高银被逼无奈,于1935年到海螺寺出家,同时暗地里继续进行革命工作。为表示坚持革命的信心,陈高银守着如来、观音、罗汉等的佛像,却一直留着长发,人称“陈道士”。此举乃取当地流传的“僧降道不降”之意。就是说,出家当了和尚,剃光了头发,即有投降之意;而出家当道士,头发还在,则可蓄势待发。因此,陈高银选择了在寺庙里当道士,虽然不伦不类,却表现了他坚强的革命意志。
曾经的红军儿童团团员出了家,终于让反动势力“明白”了,陈高银不过是一个毛孩子,是随便闹着玩才参加革命的,是办不成什么大事的,留着这样一个很好的“现行教材”,也可以更好地“教化”当地群众,于是也就不再追究陈高银的过往经历了。
但是,当时许多进步的人民群众却不能理解陈高银的一片苦心,对他颇有非议。为表明志向和激励自己,陈高银将海螺寺改名“海量寺”,表示自己要保持大海一样的心胸肚量,愿意经受生活和革命中各方面的磨难,以“海量”明志。
陈高银苦心钻研医术,颇有造诣,深得当地群众推崇,遂以四处治病为名继续开展地下革命工作。
年复一年,衰败的海量寺逐步得到修复,后建成房屋11间,并重修了大雄宝殿和如来、观音、十八罗汉等大形塑像。大殿两旁的廊柱上,陈高银亲笔书写了一幅耐人寻味的鎏金对联:“木林森瑞南海岸,石石石(音luò)磊(具体字形不详,音lǐ)普陀岩。”
全国解放后不久,兄嫂都为革命牺牲的孤儿、12岁在河南固始县出家修道的高里元,在50年代初辗转来到海量寺。陈高银和高里元共同的苦难经历,将这一老一少紧紧联系在一起,遂结为师徒,相依为命。
陈高银和高里元不想给新生的共和国增添麻烦,也不愿过多地透露自己的过往经历,靠着替人看病和群众接济维持生活。陈高银于60年代初去世。
在1966年冬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所有佛像被砸毁,庙宇房产也大部分被拆除。
生活无着落但人缘极好的高里元在当地开起了中草药店,义务为群众治病,吃“百家饭”度日。人民公社的公立医院多次动员他去当医生,都被他谢绝了。
1985年,年近花甲的高里元不能再行医治病了。党和政府始终没有忘记那些为革命作出贡献的人们,给予了他极大的关心和帮助,每年均给予定期补助,在救灾、救济等方面优先照顾,让他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
在高里元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村民熊师柱、熊兴江等主动帮助照顾他,直至他1999 年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