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李燕华老游击率老革命后裔与松源镇革命老区据点村堡垒户何金辉儿子何有元在游击队原百年柚下搭的茅草屋遗址合照。
苍翠深山迎贵客。
8月27日,秋时的广东省梅县区松源镇苏区,迎来了福建省龙岩市原杭武蕉梅县委书记兼闽粤赣边纵队独七大队政委谢毕真夫人,原独七大队政治处,现94高寿的李燕华老革命率儿谢华山,女谢小玲,李光勤及兴宁市罗屏汉、张墐瑜红军夫妇烈士孙、罗作文老革命之子罗荣同志,老革命后裔钟建红、赵芬夫妇,胡雪芬、梁晓宏等一行九人贵客。
在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代表王继伟副会长,松源镇,园潭村何胜超、王南生、何有元、何敬元、陈兰招、何开胜等据点镇、村的有关同志陪同下,回到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东纵队刘永生、朱漫平、郑金旺、陈仲平、谢毕真、梁集祥、谢抡赞、王志安、王立朝、李燕华、黄恵容、叶云、刘露辉等老前辈们曾艰苦卓绝战斗、艰难困苦生活过的松源镇新南村田心蛟花堂、深山园潭村等革命根据地参观访问活动。 深山苍翠迎贵客
上图;深山旱礤子一角景。
在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代表的引路下,客分三部小车沿松源河上游方向奔驰,不会儿车行驶到新南村九姑陂,已进入闽粤边区松源镇园潭村、蕉岭县北礤、福建武平县象洞镇、上杭县中都镇、下都镇等,在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时期,是地下党游击队的根据地游击区域。在苍翠深山园潭村的蜿蜒崎岖乡村道上,顶天朗气清的白云、睹苍翠岿巍的水秀山峰,吸“乒乓球”大负离子的环顾,听百鸟语争鸣风吹古木哗哗的交响乐,分享大批釆菇美女帅男的山珍,真是美不胜收如临仙境。
进入旱礤子村与新山子村路口与良进石的半岗,小车停下来,大家下来,梅县区老促会代表王继伟就园潭村当地原中共闽粤赣边地下党游击区,革命斗争史区域、斗争形势环境、红色动人故事等部分情况介绍,并介绍旁边保存完好蜿蜒崎岖的深山部分小道原始路段,曾是李姨等闽粤赣边游击队经常日夜隐蔽转战所走的红色通道之一。
闽粤赣边地下党游击队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她们不管是在春夏绵延的泥泞山道,还是寒冬腊月的冰天雪地,枯树残叶多,天雨路滑,部队行军转移,都穿草鞋,穿山越岭,经常又冷又饿奔走这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闽粤二省的驻敌人经常袭村搜山并夜间派出多支便衣队,到深山各处设流动观察点,希望能发现深山那有无火光或炊烟,从而判定那有地下党游击队活动。部队活动为了隐蔽保密,规定夜间行军不准点火把,打电筒,不准大声喧嚷,摸黑在乡村深山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中前进。有时队伍只准配带些纸茵棒条(用土纸卷成结实的圆纸棒条),一头点着火后熄灭阳火,留下纸烟头一样的火星头,只准在难行路段,必要时才用嘴对纸茵火头猛彿一口气,纸茵火苗即着小火光,借助纸茵细小火苗的光亮,照看一下难行路面,为不暴露军情,马上就要彿灭火苗。战士们常跌倒,爬了起来。老革命后裔们参观蜿蜒崎岖深山小道,中国的胜利就从这些小路走出来,人民江山就从这小路打下来的。大家觉得老前辈为革命胜利真得不易,了不起。
上图;游击队摸黑常走的蕉岭县北礤到松源园潭旱礤子村山路中一小段原始路路况。
艰苦年代革命故事。
其实,在革命的战争年代,在艰难困苦环境下,前辈们为了党的崇高信仰,出生入死,前仆后继,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所有艰辛经历的付出,还有十分多感人的真实故事,是现在的年轻人对万万想象不到的。
比如;粤东支队在一次战斗胜利结束后,部队为摆脱敌人,需长途转移,正值春寒季节,天公不作美,连着几天春雨连绵,山间道路泥泞,滑溜溜的难行走,好些战士跌得连翻带滚,弄得满身都是黄泥,然而没有难倒指战员,相互帮助与相互鼓励,继续前进不在话下。讨厌的是连天阴雨不断,总是下着,战士们衣作单薄,多数同志只戴一顶竹笠,少数人有油纸的竹雨伞,穿山过坳,斜风斜雨,都弄得全身湿透,寒冷的湿衣贴身,透心寒稍,一停步就抖动起来,连牙齿也“咯咯”地打架响着。有一天晚上,说是周围有敌情,部队必须到达一个可以短时休息的地方,便摸黑急行军疾进。当到达一处不知名的高山密林时,因为雨已停下,天空已显明朗,战士们经长途转战,确实又饥又累,部队停止前进,就地休息。大家便天作被子地作床,各自找着大树、石壁、斜坡、草地等作依靠,坐着、蹲着、躺下就睡了过去。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大家刚入睡,又下起了大雨。然而大家十分劳累,只要一闭眼,就算下刀子也不管,继续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入睡了。当时战士们在迷糊中觉得有雨水淋身,也全然不顾,反正全身都湿了,你爱下就下吧,继续迷迷糊糊入睡,而且睡得更熟,待醒来猛睁开眼,大家都在脱衣服扭水,或提着吸够水的背包中的换洗衣服等在甩积水。只休息一下,部队又继续前进。
又如;李姨老革命曾对笔者讲过她们的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我们(游击队)去打隆文(伪乡公所)呀,撤退到圆铺(文普村)的山上,那个时候又饿又冷哦,那天就是下霜,哎呀,我们太累了,就在山上找了一块地方,我很幸运,结果找到个一块那个比较好的那个木头座下去,蹲下去就睡着了,哇,睡醒了以后啊,这个脚吧,就不是自已的脚,脚及脚指头冻彊硬,冻红了。手还会动手,手上拿去搓,哎呀不行,我说哎哟,他们(战友们)大家告诉我不能用手搓啊,搓的皮都会搓掉啊,我想想对,太痛了,哎呀,后来就轻轻的拍一拍,旁边捏捏揉揉的,慢慢的慢慢的移动一下,哎,慢慢的动一下,脚就可以缩回来,可以伸出去了,就像自已的脚了。”
粤东纵队各部队常日夜长途行军转战,大家常吃不饱,只喝点稀粥。连油盐都见不着,且常断炊,饥寒交加是常事,又在深山密林中风里来雨里去,躺卧潮湿地。汗水、雨水、露水湿湿淋淋一身,而在身上自然搭干。想冲个热水,冷水澡,床上睡个安稳觉都是奢望,战士们各种红斑、狼疮、脓疮、风湿、风软等的疾病容易发作与传染,敌人的严密封锁,缺医少药,最多上点碘酒、红药水和青草药汤洗一洗,都是治外表面的,好了一点不等于痊愈,不好还会再发作。且大家还要坚忍不拔,继续奔赴革命。
象这些都是游击队在革命艰苦卓绝斗争活动中,枚不胜举平常事的一个缩影。
红色传奇活课堂。
李燕华老革命对一行的年轻人讲述一些那艰苦卓绝年代岁月,亲身经历的真实革命故事;一次部队深山行军转移,就走这样山路,下雨天,山路滑,泥泞烂叶,路难行,好大身孕的黄惠容战友,随部队行军不小心脚一滑,跌倒乘山势一滑溜,正好我在前面挡着,不然黄惠容战友的胎儿(后生出的儿子名叫陈晨光)难保。李燕华老革命看到当年走过的小山路触景生情,感慨地唱起了战争年代游击队广泛流传自编之歌曲:《跌倒了怕什么》“跌倒了,怕什么,我们骨头硬,爬起来,跟上队,继续向前进”。《游击队行军歌一背包背起来》:“背包背起来呀,枪杆扛上肩,大踏步向前进:跟上队伍来哟,干革命,不怕苦,永远跟着党”等革命者们乐观主义,鼓舞战士斗志的歌曲。李老她的言传身教,教育我们年轻人,深感党恩,要爱党、爱国、爱人民。随行的年轻人胡雪芬等亲身体验,重走一段游击队曾常走的深山红色交通小道,实地身临其境地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
园潭村游击区接头户陈坤仁女儿陈兰招、女婿何敬元及王南生老师与李燕华老游击在座谈中,何敬元说;当年你们游击队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游击队生活十分艰难困苦,炊断粮,腹中无饭粒,野菜竹笋来充饥。部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后勤人员摘了群众一点菜,用菜叶包上钱,放在菜地上。这些给游击区群众留下十分深刻美好的印象,部队的优良作风一直民间流传至今。
李燕华老革命率一行走访曾战斗过的游击区旱礤子村并亲身讲述部分艰辛革命斗争历史,领着年轻人重走革命前辈曾经走过的山间小路,又听了李燕华现场演唱当年的部分革命歌曲。大家深受震撼,思想接受到了红色革命洗涤教育,从而提高对党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李燕华老革命这次访问深山旱礤子村,是在原人、实地、实景,上了一堂生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传统教育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