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李家武:张廷发同志的襄阳情怀
2019-05-06 10:21:51
作者: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李家武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湖北省襄阳市的前身是襄樊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3年9月,根据国务院〔1983〕国函字164号文批复撤销襄阳地区,其行政区域所辖襄阳、枣阳、宜城、南漳、保康、谷城六县并入襄樊市,实行市带县体制。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张廷发同志难忘襄阳情怀,1949年5月至1950年8月任中共襄阳地委书记、襄阳军分区司令员;1950年8月至1951年4月任中共襄阳地委书记、襄阳军分区政委。他是中共襄阳地委首任书记。任职期间,他带领襄阳人民组建党政机关、平息反革命暴乱、进行土地改革、组织恢复生产,为襄阳人民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发展生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张廷发同志自离开襄阳后,他一直担任军队、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时常通过襄阳报社邮寄的报纸关注襄阳的建设。他先后两次莅临襄阳视察,给襄阳人民以极大鼓舞。

    张廷发(1918年-2010),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第37团班长、排长,团部通信主任等,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7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调任红31军第91师司令部参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通信科科长、作战科科长,第385旅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参加了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2年起任第129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太行军区参谋处处长,第七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安阳、邯郸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参与制定出击陇海路、定陶等战役计划,组织司令部战斗保障工作。1947年夏天,随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任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在桐柏以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48年调任中共汉南工委书记和汉南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襄樊地委书记和襄樊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第二野战军第11军副军长等职,参加了宛西、宛东、襄樊、淮海、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第11军副军长。1953年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政委。1977年至1985年任空军司令员。是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授予开国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0年3月25日3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1988年5月11日至18日,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张廷发同志前来襄樊视察,对37年后襄樊城乡的巨大变化和干部群众的精神赞不绝口。在襄樊期间,张廷发视察了电视机厂、无线电厂、提花织物厂、人造毛纺厂、醉仙居宾馆、传动设备厂、飞机场、二汽基地、三水厂、古隆中。还到他当年工作、战斗和生活过的老河口、谷城、保康、南漳视察了工作。张廷发同志在听取了襄樊市委领导的工作汇报后,颇有感触地说,37年了,我人虽然走了,我的心没有走,我很注意看你们报社每天给我寄的《襄樊日报》,从中可以了解襄樊的变化。这几天,我一直处于十分兴奋的状态,有3个方面的感受:从襄樊这个局部地区的巨大变化看,说明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十分正确的;还有一个较深的感触,是这里的干部群众关系非常密切,这次接触了一些厂长和职工,干部意气风发,大家奋斗有信心;再就是襄樊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资源相当丰富,交通环境好,气候宜人,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这块好土地,襄樊人民无愧这块土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80岁高龄时,张廷发再次故地重游。先后视察了东汽基地、人民广场、北街、军分区、空军油库、解放军某部。张廷发还特意随身携带了一本2.6万字的回忆录《战斗在汉水两岸》,要与当年一起战斗的老战友们商量修订。

    半个世纪过去,当年战斗的硝烟仍然弥漫在将军的脑际;战斗过的汉水两岸、襄樊的山山水水定格在将军的记忆里。这次视察期间,张廷发7次提到《襄樊日报》,并约见了报社原社长、总编辑杨云胜和记者。他在仔细询问了报社历任领导和报纸发展情况后说,当年这个报纸在宣传党的政策、推动减租减息和镇反土改运动中起了很好的作用。现在报纸比原来办得还要好,我很喜欢看这个报纸。你们给我寄的每期报纸,我和老伴看得都很仔细,所以襄樊一些大的变化我都知道。视察中,张廷发对随行人员说:“在政通人和的改革开放年代,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纵横比较昨天和今天,目睹解放前汉水两岸满目疮痍,今天欣欣向荣,告慰先烈,启迪后人,是人生一大幸事、快事、乐事。”张廷发指着公路两旁一望无际的小麦、油菜感慨地说:“经过50年的农田基本建设,过去这一带是野兔出没的荒岗和坟地,如今是万亩粮田。瞧一眼这丰收的景象,就让人心旷神怡,喜笑颜开。”张廷发还冒雨来到文笔峰下。他回忆说:“我和八十六团团长赵北源就在这里席地而坐,等待攻击命令。”“我们曾经在这里流过血、吃过苦,我军在这里也有过辉煌。那个时候,确实是有了甘甜大家享,有了重担大家挑。打仗的时候,遇水双肩架桥,逢山携手共攀登,部队英雄辈出。这种精神今天仍然要坚持。改革开放不能没有这种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不能没有自己的榜样、自己的英雄。”“襄樊市委、市政府把这里辟为烈士陵园,立碑纪念,这就很好。高高的烈士纪念碑象征着革命战士的崇高形象,宽广的烈士陵园也是襄樊革命史的‘档案馆’。”张廷发说:“我在襄阳打仗、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儿育女,我为襄阳人民做过一些工作,襄阳人民养育了我。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邹善水:林丰功 闽西连城红土地上的红色画家(组图)
·下一篇:无
·张廷发同志的襄阳情怀
·特稿:张廷发同志的襄阳情怀
·张廷发与周恩来
·张廷发将军和他的妻子:我愿伴君到百年
·开国少将张廷发
·空军司令员张廷发不负邓小平重托:保住党对空军的领导权(图)
·张廷发夫妇相携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坎坷路
·张廷发:红土地走出的将军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张廷发同志的襄阳情怀
李家武:张廷发同志的襄阳情怀
特稿:张廷发同志的襄阳情怀
林丰功 闽西连城红土地上的红色画家(组图)
邹善水:林丰功 闽西连城红土地上的红色画家(组图)
特稿:林丰功 闽西连城红土地上的红色画家(组图)
田浩、如磊:连云港统战系统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
特稿:连云港统战系统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邓演达
钟朝霞:屈辱与荣光——五四运动百年随想
特稿:屈辱与荣光——五四运动百年随想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