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将军的客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主人那些遒劲有力的书法。其中一个硕大粗犷的“竹”字,居厅堂正中而挂,耐人寻味,上题:“赠老伴培玉 竹子坚硬 挺拔光洁翠绿有高贵素雅的美誉
一九九八年六月战友廷发”。这竹子的品格和特征也正是老将军和妻子熊培玉爱情的写照。
一见钟情结良缘
1949年,张廷发将军率部解放了湖北襄阳,就任襄阳地委书记、襄阳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全国解放后,南北征战的将士们大都可以和家人团聚了,可张廷发却是形单影只。想起妻子,这位铁打的硬汉就有说不出的伤心:妻子生病时,他正跟随刘伯承、邓小平挺进中原,他是在率部南下汉水时,得知妻子病故噩耗的。他将这一悲痛埋藏在心里,全力投入解放战争中,在桐柏军区首长领导下,主持开辟了汉水两岸解放区。1948年8月刘邓大军在给中央的工作报告中,称赞张廷发领导的桐柏三分区“胜利最多,士气民气最好,发展最大”。
看到张廷发孑然一身,军政事务繁忙,还要照料年仅4岁的小儿子,一些好心的部下为他做起了红娘。18岁的武汉姑娘熊培玉就这样经人介绍走进了张廷发的生活中。
熊培玉出身于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教了一辈子古文,两袖清风,是善良勤劳的母亲把6个孩子抚养大。老三熊培玉在女中读书时思想就要求进步,解放前夕进入革命大学,1950年1月被分配在襄阳搞土改。
第一次见面,熊培玉不知张廷发是多大的官,只觉得他年纪虽然比自己大出一轮,但人好,说话有水平,办事干脆利落,对年轻同志极为关心。尤其是看到张廷发讲起亡妻心头大恸,禁不住热泪潸潸,对他更生尊敬:他不仅为人坦荡,而且有情有义。颇有军人风度的张廷发,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年轻而单纯的少女心。而张廷发眼中的熊培玉外表秀丽,思想单纯,也许是从小受古典文学熏陶的缘故吧,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她热爱共产党热爱解放军,工作肯干且能吃苦。两人一见钟情,半个月后即闪电般地登记结婚。湖北民俗忌讳“填房”,婚前,熊培玉没把张廷发二婚的情况告诉家人。
一年后,中央军委任命张廷发为11军副军长,待命入朝作战。军令火急,人走家搬,夫妻俩带着3个来月的女儿,离开襄阳前往湖北省委报到。按规定,熊培玉完全可以跟随张廷发北上,留在志愿军安东(今丹东)后方。可她却不想做闲人,更不想拖张廷发的后腿,表示要留在武汉一边带孩子一边学医。张廷发对妻子的选择非常赞同。
熊培玉回到武汉娘家后不久,把张廷发前妻的孩子也接来了。左邻右舍始知她“填房”真况,一时间飞短流长。可她却毫不在乎,视丈夫前妻的孩子如同己出,疼爱有加。张廷发北上时,没给她留多少钱,而此时她娘家正闹穷,一下子又多出了三张嘴,更是困难,有时只好靠变卖家产过日子。熊培玉进湖北医学院助产班后,更是要几头兼顾,但她苦苦地熬着。湖北省委知道这一情况后,把张廷发的家属作为困难户照顾。
1953年,张廷发所在的11军军部奉令调入空军,组建空军第5军军部。张廷发被任命为空军第一副参谋长。熊培玉才得以到北京与丈夫团聚。看到丈夫工作繁忙,她多么想留在丈夫身边照顾他呀!可此时恰逢天津军医大学招生,张廷发为她今后的前途着想,主动提出让她进军医大继续深造。难得丈夫考虑得这么周全,可三个年幼的孩子怎么办?她犯愁了。张廷发看出了妻子的心事,安慰道: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这么暖暖的一句话,把熊培玉说得热泪盈眶。
一年后,天津军医大学迁往长春(是为一军大)。这下可苦了熊培玉。以前在天津时,她还能够隔两个礼拜回京和家人团聚。现在远在长春,千里迢迢,来去不易。何况这时她又添了儿子小春。头一年回北京吃完年夜饭,年初一就又得赶回长春上学,小春哭叫着不让母亲走,她抱着儿子的手怎么也放不下。想到还得在长春熬上4年,泪水忍不住扑簌簌落下,她真有点怕自己吃不消了。这时,又是张廷发一番情真意切的鼓励,使她打消了打退堂鼓的念头:自己去上学,够丈夫苦的,他既要顾及空军这个大家,又要照顾小家里的几个孩子,太不容易了!自己不把书读好,对不起他!她擦一把滚烫的眼泪,向着北方而去。
在军医大上学的领导夫人不少,每次来回,她们买的火车票大都是软、硬席卧铺,而熊培玉四年来坐的均是硬座,她不想沾丈夫的光。正因为她勤奋好学,从不摆领导夫人的架子,在师生中口碑甚好,1955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熊培玉从军医大学毕业了。此时空军总医院刚刚创办,急需医护人员,她被分配到了空军总医院当医生,尔后又转到空司门诊部。熊培玉来空军后军衔套少尉正排,其实应为副连,她起先有些不平,但张廷发给她上了生动一课:当年在福建与我同时参军的有二三百人,战争年代他们先后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解放后只剩下我一人,能活下来已是万幸,还争什么待遇呢?工作上政治上向前看呗。经丈夫这样一说,熊培玉什么话也没有了,全心全意投入到心爱的医疗工作岗位上。
风雨同舟路漫漫
1959年,熊培玉做子宫切除手术。此时张廷发出差杭州,回京后立即赶到医院,悉心照料妻子。2年后,熊培玉做胆囊切除手术,也碰到张廷发开会。他利用午休时间选了一些营养品送到301医院。1964年,熊培玉又得了一种怪病,有时会突然跌跤。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经常是抱病为别人治疗的。但这次却不行了。身为医生不能给人看病,这是熊培玉最感痛苦的事情。张廷发看她心急如焚,既替她着急,又很心疼她。
“我年纪轻轻,就落下一身病,今后怎么做工作?”熊培玉望着丈夫,眸中满噙泪水。
“你会好起来的,但不能急。”张廷发理解妻子的心情,并尽力开导她,“先把身体治好,才能更多地、更好地做工作。”
熊培玉病情好转并能坚持上班后不久,一场席卷整个中国的“文革”风暴降临了。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廷发因为得罪了空军头号人物吴法宪,一夜之间打倒他的大字报遍布空军司令部大院。迫害在不断升级。从喷气式,戴高帽,游街批斗,搞车轮战,张廷发都经历过了,但他始终是铁骨铮铮,没有向林彪、吴法宪之流屈服。
熊培玉也受到审讯,“造反派”逼她交代张廷发的反革命罪行,她始终一句话:张副司令员脾气不好,那是真的,在我们家我看到过他对有些干部发脾气,但要说他反党反毛主席,绝不可能!“造反派”又逼熊培玉与张廷发划清界线,被熊培玉理所当然地拒绝了。“造反派”奈何不了熊培玉,便生出歹念:在批斗张廷发时,逼她在旁观看。看到丈夫被这帮没人性的畜牲狠命毒打,熊培玉大叫一声,全身的血管痉挛起来……
张廷发见妻子备受折磨,于心不忍,回到家里主动劝说妻子离婚,并揭发他,以便顺利过关。熊培玉想到丈夫身处逆境,还时时处处为她考虑,心头不禁万分感激,却又嗔怪道:“你又没做过什么坏事,有什么好揭发的?你要再说离婚,我就揭发你嫌弃老婆不好。”听着妻子的这番肺腑之言,张廷发还能说什么呢,他紧紧抓住妻子的手,无限深情地说:“培玉,只是苦了你……”熊培玉依偎着丈夫宽厚的肩膀,既坚定又温存地说:“我们患难与共,你放心,我能挺住的!”
对张廷发的批斗没完没了,他每次受批斗回家,熊培玉总要细心地为他擦洗干净,然后扶他到床上躺下。“造反派”一个月只发给张廷发20元生活费,他照样交党费。剩下的那点钱要维持生计还要给丈夫补充营养,熊培玉想了个办法,每天将菜和一丁点儿肉,用小砂锅炖了,极尽所能地给丈夫补充营养。
有一次张廷发在批斗中被打断几根肋骨,遍体鳞伤。回来时棉衣裤血迹斑斑,眼睑垂肿,两眼突出,髋骨和膝部肿胀得不能打弯,连大便也不能下蹲,熊培玉见丈夫被折磨得没个人样,伤心而哭。不一会儿“造反派”又来揪人了,她愤怒地斥责道:张副司令被斗得大便都不能下蹲了,你们有人性没有?“造反派”却蛮横地嚷嚷这不影响批斗,不由分说就吆喝着上前来抓人。熊培玉万分紧张,双腿一软,瘫倒地上……
医生诊断熊培玉脑血管痉挛、血栓致偏瘫。可“造反派”却不信,用一支粗长的针,狠命地往她腿上扎,看她知不知道痛。12岁的儿子小鹏见妈妈遭受这般摧残,在一旁痛哭不已。因为得不到认真治疗,熊培玉没能站立起来,身体不仅愈发虚弱,而且臃肿肥胖。“造反派”在她身上抓不着什么把柄,又看她重病在身,便把她当作“废人”不再理睬了,并强令张廷发一家搬家。于是,马车后头废弃不用的拖斗里躺着熊培玉,张廷发在前头吃力地拖,小翔小春两个孩子在后面使劲地推,一家人就这样一步一颤地离开了曾经有过无限温情的将军楼,搬到了一间小房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