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愚公大寨人(组照)(中红网李振国摄)
太行愚公大寨人(组照)(中红网李振国摄)
太行愚公大寨人(组照)(中红网李振国摄)
太行愚公大寨人(组照)(中红网李振国摄)
太行愚公大寨人(组照)(中红网李振国摄)
太行愚公大寨人(组照)(中红网李振国摄)
太行愚公大寨人(组照)(中红网李振国摄)
太行愚公大寨人(组照)(中红网李振国摄)
中红网北京2018年4月12日电(李振国)
《列子》载,太行山原在今天河北省的南部,与它并排的还有一座王屋山。相传这里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人,见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便率领他的儿子和孙子要把这两座大山搬走。有个叫智叟的人看到他的这种行为,感到不可思议,就对他讲:这两座山太大了,你怎么能搬得走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糊涂!你难道不知道,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不会再增长,搬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搬不走呢?于是,愚公一家老小每天挖山不止。后来这件事感动了“天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大山给背走了。太行山这才被移到了今天河北、山西两省交界的地方。 《列子》讲述的故事属寓言性质。寓言的主要作用在于说明道理,故事本身却不可以太当真。 大寨村,位于愚公当年曾试图迁移的太行山腹地,大寨人所做的事情,竟与愚公移山很相似。
大寨人人是愚公
“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大寨就在那山下边。七沟八梁一面坡,层层梯田平展展 。牛羊胖乎乎,新房齐崭崭。炕上花被窝,囤里粮冒尖。银光满屋喜气多,社员梦里笑声甜⋯⋯一条阳光道,万马奔向前,这就是大寨的英雄汉。扁担挑走烂石坡,撅头开出米粮川。困难一层层,歌声一串串。冰天造大坝,雪地移高山。哪怕灾害有千万,敢叫日月换新天!”
2017年伊始,伴随着郭兰英一曲《敢叫日月換新天》,我登上了大寨的虎头山。 虎头山并不高,海拔只有1100米,是大寨的制高点。 半山腰处,一块巨石刻着“虎头山”三个大字。这是叶剑英元帅的手笔,笔力敦厚坚实,如同端坐的老人一样。 站在虎头山举目远眺,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的层层梯田,大寨村落的幢幢新居尽收眼底。 整洁的街路,整齐的房屋,鱼鳞般的梯田,红色的标语⋯⋯ 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大寨。 似乎让我回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大寨人真了不起的情感油然升起。 太行山腹地的大寨村,过去贫瘠而荒凉。 解放前,全村700多亩土地分布成4700多块,斜挂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亩产只有七、八十斤。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灾害多。” 村民们过着“宿无房,腹无粮,体无衣”的苦日子。 “扛长工,没铺盖,卖儿女,当乞丐,有女不嫁穷大寨。” 当年,人们这样形容大寨。 对着虎头山的一条沟,郁郁葱葱的梯田依次延伸。 “那就是闻名的狼窝掌”。 有人告诉我。 “狼窝掌里三大害:山洪、饿狼、石头块。天旱不长草,下雨就成灾。” 狼窝掌,是给大寨造祸的地方。 大寨人“三战狼窝掌”,重新安排河山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使大寨和陈永贵名杨大江内外。 狼窝掌,是大寨7条山沟中最大的一条,3里长,两丈多宽,上下落差200多米。暴雨季节,沟里的山洪像脱缰的野马,直扑下来,肆虐横行。长长的沟里没有耕地,只有乱石滚滚,野草丛生,人迹罕至。早年,常有野狼出没其间,故称“狼窝掌”。 狼窝掌,给大寨人造成的灾难最大。然而因为它面积大,改造出来,给大寨提供的粮田也最多。 1955年冬天,为了改造成良田,陈永贵带领大寨人首战狼窝掌。打坝30多条,第二年夏天被一场洪水冲垮。 1956年冬天,大寨人再战狼窝掌。他们吸取上次教训,深挖坝基,用大石头垒砌坝墙,在上游筑缓洪池,但仍未逃脱遭受洪水冲毁的厄运。 1957年冬季,大寨人没有气馁,在陈永贵带领下,顶住了各种风言风语的压力,三战狼窝掌。这次他们运用石拱桥和拱劵窑洞的建筑原理,修筑了拱形坝,再次深打坝基,用石灰灌浆,多层砌石,又在坝下修筑了滴水坑,终于顶住了洪水的冲击,建成了今天的狼窝掌。 现在的狼窝掌,层层梯田连成片,满眼都是绿油油的景象。 直到今天,当年参加过狼窝掌会战的村民仍然十分佩服陈永贵,“如果不是陈书记有那股不服输的劲头,狼窝掌怕是没得修了。” 从1953年到1962年,从初战白驼沟到三战狼窝掌,大寨人劈山填沟,重新安排山河,在7条山沟里垒起了总长7.5公里的180多条大坝;把300亩坡地垒成了水平梯田;把4700多块地修成了2900块,还新增加了80多亩好地。平均亩产从65公斤上升到385公斤,有的梯田的亩产量竟然超过500公斤,这个产量甚至比当时江南一些地区的产量还要高。在中国农业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寨不仅没有人挨饿,每人还向国家上交余粮400多公斤。 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场洪涝灾害。 灾后,政府派人带着钱、粮、物资慰问大寨,大寨人没有收下。 “遭灾地方很多,如果都依靠国家救济,国家的钱财从哪里来呢?”大寨人说。 支书陈永贵当即代表大寨人表态:“不要国家的钱,不要国家的粮,不要国家的物资”;“交售国家的粮食不能少、群众分红不能少、社员口粮不能少”。 大寨人又用了五年时间,一个崭新的大寨,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精神和为国分忧的崇高情怀,受到毛主席、党中央的肯定和各级政府的赞扬。 毛泽东主席,1966年8月12日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农业学大寨”这一口号传遍神州大地。 周恩来总理,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 一代文宗郭沫若有诗云:“大寨人人是愚公,神州争效此雄风。百年基业防涝旱,千仞山头待柏松。勤奋力将全国学,虚心赢得普天同。为防自满寻差距,绝不因循步自封。”
农民陈永贵
从虎头山向上,接近山顶,一片霞光射向不远处松林间的陈永贵墓园。 陈永贵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 头扎白毛巾,穿着土布衣裳,一身农民装扮的陈永贵,不能不说是个传奇。 从大寨党支部书记作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死后,骨灰撒在了虎头山上,他要在大寨的最高处看大寨的变化。 陈永贵故居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样子。 大门两侧的对联,这样评价陈永贵的一生:“一生耕耘锄月创神农新路,半世从政为官清廉哲贤。” 这是一处典型大寨式的农家院落。 既有北方农居那种平房,也有大寨式的那种窑洞。 三间普通的瓦房记录了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陈永贵在这里接待了中央领导和外地来大寨学习的人,有一张周恩来在陈永贵家里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陈永贵在这里接待过很多的来大寨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要员和外国友人。 窑洞有两口。一口是陈永贵的卧室,一口是厨房。 靠西面的这口是卧室,靠窗是一个土炕,下面还有一个烧火炕的出灰口。炕上铺着十分朴素,家具也十分简单,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东西。窑洞的窗台上是一部醒目的老式电话,据当年可以直通中南海。 陈永贵身为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没有城市户口。夫人和孩子在大寨靠工分吃饭,他自己挣的也是大寨一个中等劳力的工分,吃的也是大寨那份口粮换成的粮票。中央每月补助36元,山西省补助60元,京城开销大,后提高到100元。国家给他的特供本,其实就是白白地拿着。一个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永远保持一个纯朴农民的本性,拒腐蚀、永不沾,这是令人敬重的。 1986年3月26日,72岁的陈永贵在北京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