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各界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何丽:荣校——永恒的记忆(组图)
2012-03-21 01:14:08
作者:何丽(老红军蒲文清之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何丽向闫家沟原村支部书记王保荣询问荣校遗址有关情况

门面已经完全塌坏的老窑

完全损毁的老窑

下寺湾的老农民—已经67岁的刘文富老汉回忆荣校小剧团演戏

下寺湾人大主席南梓富

站在窑洞前思绪万千

    离旧楼不远还有个不大的土戏台。台上除了厚土什么也没有。当年一说荣校剧团要给休养员和老乡演小戏,那台上台下就都被大人娃娃站满了。你哪知道,就这,在当年的甘泉县都算是很有名声、很了不起的啦。

    而引起只有30多户人家的下寺湾人颇为自豪的是,这个小山村曾是陕甘晋省委所在地。1935年10月,党中央毛主席率领红军到达陕北,在吴起镇住了11天后,就前往下寺湾。毛主席在这里住了3天,并在这里召开了中央常务会议。毛主席“刀下留人 停止扑人”的重要指示,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从而制止了肃反扩大化。谁也不曾料到,下寺湾这个小山村和毛主席曾经住过的窑洞,而今已成为人们参观革命圣地延安时,必前往瞻仰的革命遗址。

    自从“延安革命荣誉军人学校”在这里安家,下寺湾这个小村子的名声就更大了。它所以名声大了,主要因为:一、荣校职工和学员中,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英雄、功臣多;二、在大生产运动中,荣校这个特殊的群体,表现出部队能打硬仗的作风,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三、荣校有个剧团,虽然人数不多,没什么名家名角,也没有演过大戏,但时常在村里的土戏台上,演些传统秦腔小戏和自编的小节目。这很受当地老乡的欢迎。听说,有时还有从延安、从甘泉县骑牲口来看演出的。     

    2009年9月,我和老伴前往延安寻找当年的记忆。我们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四位同志陪伴下,在下寺湾巧遇甘泉县县委书记刘志坚、下寺湾人大主席南梓富。二位领导同志非常热情。为给我们离开延安60多年后前来寻史提供方便,特别找来文化站长贺全军作向导。

    在我们寻史的阎家沟坡上,遇到一个76岁的老汉叫刘文富。他知道我们的来历后,热情地、神采飞扬地讲述着他记忆中的荣校、剧团、演员和当时的快乐。他还回忆起剧团有个叫李莎的,戏唱得好的很。只要有她唱,他回回都去。还有个叫杨万万的,那只要在幕后喊上一嗓子,看戏的都给他叫好呢。还有个叫刘安的娃,当年14、5岁。人聪明、戏唱得好。他是荣校一个姓何的科长的通信员。晚上只要唱戏他都上台,唱啥象啥,嗓子亮得很。

    我们几个在老汉的感染下都激动起来,不由得脱口而出:您老乡不就是当年剧团的“铁杆粉丝”吗!不料,这老乡对“铁杆粉丝”不但熟悉,而且还那么有感情。听罢我的话,竟然哈哈哈地大笑起来。当时我很激动也很感慨:这山沟里的老农,和大城市和时尚真是接轨了。我想,当年这个条件简陋、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服装、道具,也没有名角的小剧团,上演的又大都是些不起眼的小节目。就是这样的演员和节目,不但受到老乡的欢迎,而且留给了他们几十年的感动与记忆。而且这些演出也丰富了荣校的生活、给伤残休养员带来了快乐和欢笑。这不但成为他们战胜伤残疾病的动力,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难怪呀,荣校和它的小土剧团,能在人们心目中留下如此深刻、生动、鲜明的记忆。

    刘老汉的讲述,让我难掩内心的激动。因为他提到的李莎、杨万万、刘安这三个人,正是我父母寻找了几十年的荣校老人。尤其他说的那个给何科长当通信员的刘安,1947年疏散时按上级规定被就地安置,以后再没有音信。而老人说到当年荣校总务科长何炳文,正是我的父亲。刘安就是他的通信员。他是12岁到父亲身边工作的。因为是陕北清涧人,所有的当地的民歌、快板书、说唱、秦腔、媚糊等等啥都喜欢。天生是个唱戏的坯子。而且学个什么快得很,关键是戏唱得好。剧团不但喜欢他,而且需要他。所以一到晚上,他就成了剧团的人。刘老汉是他的粉丝也就不奇怪。关键是老汉的回忆,唤起我急切想得到刘安消息的愿望。真是天随人愿,他旁边的一个老乡,居然是刘安家的邻居。刘安老夫妻虽然都已去世,但他的大儿子就住在这阎家沟。我离开延安的时候不到6周岁,而我返回延安并得到刘安及他家人消息的时候,则是62年之后。这就是我和延安的缘分,就是我们家和刘安家的缘分呀。

    父母在荣校的时候,正是全体管理人员和休养员,都积极响应毛主席提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参加的大生产运动。上山伐树烧炭的,放羊、捻线、织毛衣毛袜手套的,养猪、鸡、开荒种粮种菜的,种棉花纺线织布的,脱坯烧砖、采石打窑的,干什么活儿的都有。到处呈现着一片不分男女、不分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别看荣校有那么多的伤残人员和妇女娃娃,几乎都没有一个闲着的。虽然形势很好,但这些人的生产状况太艰难了。你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你就不会相信这是真的:人世间,难道还有这样自觉自愿、热情高涨的、各种不同等级的残疾人劳动大军吗?你要知道,他们虽然缺胳膊少腿,虽然头上缠着绷带,胸膛里还有没有取出来的子弹,但他们都在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生产劳动。有目共睹的是,荣校的叔叔阿姨们,以他们亲身的经历和劳动,不但解决了自己吃穿用的,还向前线支援了大量的装备、食品,甚至还动员当地老百姓输送了不少兵士、民工。

    父母亲在荣校工作生活了5年时光。荣校留给他们的,除3个可爱的儿女,就是永远铭刻在心的战友情、同志爱。这是一种永远不会消逝的记忆。现今,收藏着的那张1945年12月,总务科全体同志欢送父亲调离荣校的合影,无时不唤起父母对荣校的深情回忆。即使在父亲去世后这40多年的时光中,母亲也曾无数次,沉浸在荣校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之中。

    父母以前对荣校校长王群的印象,完全是听来的。到荣校一见:呀,这个老红军,个子大,声音大,性情直率。要用现在的话说,王群就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他不是残疾人,所以对学校各种各样因伤致残的荣誉军人,总是象对待正常的、健康的战士那样,缺乏体贴和关心。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他总把瘸子、拐子、聋子、傻子挂在嘴边上。岂不知这些人都是被敌人的枪炮子弹打伤致残的。所以许多休养员都反映,他看不起和不尊重他们。还有的说,他要是缺胳膊少腿了,就知道他们是咋回事了。

    王群校长在和父亲相处的过程这,慢慢地对残疾人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他曾很真诚地对父亲说:“炳文,我从你对待这些人的态度、关心中受到不少启发。残疾人嘛,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他们只能被养起来。除此之外,你说他们还能做什么。一个个劳苦功高。可是我从你身上看明白了。残疾人不是残废。就象你讲的,为革命负伤的残疾人,多是残而不废。他们需要的是尊重,是理解,是不要把他们看成或者当成残废,处处照顾他们,什么都不要他们去干。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励。他们希望自己虽然残疾了,但仍然能为革命、为边区做出贡献。炳文哪,怎么对待残疾人,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要好好向你学习呀!”而每当此时,父亲都是很谦虚地说不行,不行。同时也乘机说说他听来的一些反应。 

    父亲一直很佩服王群这个老同志,认为他的确很了不起。因为在他以后的工作中,他和其他校领导一起,不但把荣校的伤残人员团结得非常好,而且让这些人在各项工作和生产劳动中,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本事和作用。其中,不少人还当选了生产模范、劳动英雄,李秀兰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也经常问母亲说:“文清,你这个火爆脾气的四川娃子,对那些妇女、娃娃、休养员,怎么那么有耐心呀?”每当这时,母亲就会乐乐呵呵地回答:“将心比心。你面前都是伤残英雄功臣,你就要好生对待他们,就要好生为他们服务。我虽然走过长征,但是我身体好,有的是力气。我还是个党员嘛,应该处处起带头作用才对。”而最令他感感动的,是母亲不只一次地对他说:“你看,老何是一条腿,走路要拄着双拐。可是他什么事情都做得来,做得好。一般不要我帮。我要帮了,他就会不高兴。他觉得,你看不起他才去帮。我对他就是,能做的你就做。这样,他高兴得很!老何现在的针线做得比我强得多。孩子们的缝缝补补就都归他包了。”每次说完,母亲都是一阵哈哈哈地豪爽大笑。

    王群是领导,有资历有经历。他的不会不装会,不懂不装懂的品质和作风,在荣校很有口碑。他也很深入,经常到一些同志的家里去嘘寒问暖。听说他从前不太爱和女同志主动打招呼,可现在只要碰上,都会主动问个好说个话。他虽然不是生产上的行家里手,但在扛木头烧炭的队伍里有他,在捻线、纺线的场院里也能看到他的身影。父亲的线纺得好,好开玩笑的王校长,也会跟母亲说:“小蛮子,好好向炳文学学纺线吧!”

    王群的夫人叫毕珩,是知识分子,文质彬彬的。父母亲很尊重有文化的人,看她喜欢我,就让毕珩阿姨教我认字。平时,母亲总是要我照看弟弟。自从跟王阿姨学习认字开始,母亲就不那么要求我了。那时没有书,毕阿姨就把废旧纸裁成四方块,把字写在上面,一个一个教我认。在她家学完后回家,母亲总是督促我又念又写。这样,在我4、5岁的时候,就已经认了不少的字。和我们同住一排窑洞的其他孩子们,有的比我大,可认的字却没有我多,就特别羡慕,也想跟着一块儿学习。可是,他们却没有我这么幸运。因为,他们的妈妈没有我母亲这样开明。她们除了让大孩子看小孩子,就是让孩子们在自家开荒的地里干活。即使让孩子们认字学文化,也有限。我母亲为什么愿意让我学习?母亲说:“鲁艺的秧歌剧《夫妻识字》里唱得好: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睁眼瞎。参加红军才知道翻身闹革命的道理。不识字没有文化,革命怎么胜利?胜利以后怎么办?文盲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现在不但让孩子学,我也趁机会加油学习.”所以,我感谢毕阿姨教我识字学习文化。我更感谢当年文化不高的父母,却早早让我受到文化启蒙教育。

    1947年3月,在转移途中战事很紧张。我人小,可因为是战士,不分白天晚上地跟着行军的队伍步行。晚上一到宿营地,只要一号完房子,管我的叔叔把我往屋里一放门一锁,就执行他另外的任务去了。我呢,不管炕上炕下,倒下就睡。无法再继续我的认字学习。而且,毕阿姨他们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线,也没有人再教我和督促我了。我一个娃娃家,自然也就放松下来。父亲突然发现这个情况,对拉着我的叔叔和我说:“这还得了!如果部队走一年,那不又成文盲了!”荣校一个姓罗的叔叔对父亲说:“何主任,娃娃耽误不了。她太小,不能跟我们比。一天走那么多路,能坚持下来就很不得了了!”果然,在以后行军的日子里,只要情况允许,我就一直在坚持认字学习。这要感谢随队的叔叔们。是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了好办法:把字写在找来的一些破碎的纸片片和布片片上。白天行军的时候,管我的叔叔就把这些字块儿,别在我前面叔叔的背包上。他们还不时有人教我。就这样,我在行军路上又学会了好多字,增加了些许我这般大小的孩子本没有的知识和道理。使我这个娃娃战士,在部队1948年的整训,和开展吐苦水运动中,还当起了供给处一些不识字的战士、司号员、马夫、驭手的小老师呢!

    记得,还有一个戴眼镜、瘦瘦高高的叔叔叫纪秉。他总是不大声说话,文文静静的。他文化很高,是红军中的大知识分子。这个叔叔很喜欢我,但他更喜欢教我认字写字。后来,他因为发烧病得很重。经过父亲的批准给他打退烧针,结果因为消毒不好针眼发炎,以后在行军的路上生病去世了。我很难过,也很怀念他。因为他教会我认很多的字,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父母一直很尊重他。因为他从不把自己当成什么了不起的人,而且他非常热爱和敬重荣校所有的伤残人员。他说他们都是革命的功臣和英雄,值得他一辈子好好学习。遗憾的是,因为怕将来敌人发现,没有立墓碑。所以不知道把纪叔叔安葬在山西什么地方了。

    周成智是四川人,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他是荣校的活跃分子,有名的热心人和大活宝。外号“周矮子”。

    周叔叔是父亲他们总务科的。可他常常是人在科里,心早就不知道哪儿去了。有一些老同志说:“他这个人呀,为了别人,一天到晚心不在家,脚不沾地。”因为他是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加之又有那儿份谁也比不了的热心劲儿,所以白天晚上都有忙不完的事儿。再加上他好说话,谁找他帮忙都是有求必应,就是娃娃们找他缠他,他也乐呵呵地不会拒绝。用他的话说,总务科就是总管科。荣校大大小小的事情,总务科都有资格、有权力管。他是科里的人,就他没有很具体的分工,所以他就可以管其他人顾不过来,和其他人忙不过来的事儿。他又说了,不要看荣校的休养员不多,可都是伤残病号。我是党员。我为他们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能多做些就多做些。而且,他是说到的定做到,即使没有说看到的他知道了,也定是主动去做。父母喜欢他,赞赏他,更佩服他。因为他做任何事情都不图表扬,不图立功受奖,更不图回报。就图个快乐痛快。他爱说:“给地主老财干活是受剥削,心里不情愿,因为是被逼迫的。现在是为革命出力,是为革命战友服务心甘情愿,心里痛快。有啥子事情都应该主动去做才是啊!有人叫我‘闲不住’,我听见高兴。我感觉光荣。”

    父母爱跟他开玩笑,常叫他“周矮子”。他们说周矮子这个人很了不起。他年岁不大,文化不高,可是政治觉悟、思想水平比一般人高些。他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爱孩子爱得和别人不一样。他不光照看孩子吃喝,逗孩子高兴,教给他们怎么玩耍,还教给他们怎么友爱、怎么互相帮助,为什么听爸妈的话。这不得了。他不是老师嘛,做的可是老师的事儿。孩子们在他跟前可是享福呀!父亲有点文化。他常跟母亲说:“不要看周矮子个子小,眼光可看得远。我看,他都看到革命成功以后了。”

    因为周叔叔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会编故事。荣校大孩小娃都爱围在他身边。别看他身材短小,但他爱打自编的拳,还能很灵活地将腿盘在脖子上。每当这时,他还会用另一只腿在地上跳来跳去。这在孩子们的眼中,显得特别了不起。大家都很崇拜他。这使得有些调皮捣蛋、不听家长话的孩子,特别听他的话。所以谁家有管不了的孩子,也爱找他帮忙。说来也怪,捣蛋鬼们一听见周成智的名字就立刻安静下来。

    我和弟弟也是这样。我们特别喜欢周叔叔。为什么?因为周叔叔从不骂我们,不喊叫我们,更不打我们。反正跟他在一块呆过的孩子都得到了快乐。离开他的时候,总是很舍不得,很不情愿。我和两个在延安出生的弟弟,现在都已经60开外。但对周叔叔印象依然很深刻,很清晰。我们只要起回忆童年的往事,很容易就想到他。他那短小灵活的身材、说话时连比带划的手势,以及练拳踢腿的动作神态,都还能浮现在眼前。因为我们曾经受到个周叔叔的关爱、帮助和教育,所以我们会永远感恩于他,永远怀念他。

    1947年3月,周叔叔是随同父亲一起过黄河北上的,一直到1953年才分开。父母转业到北京,他留在炮兵第14师后勤,并在石家庄安家。周叔叔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并且特别爱小孩的人。可奇怪的是,他为什么一直没有自己的小孩呢?原来他没有对象,没有结婚,哪来的孩子呢?要说他的的婚姻和孩子问题,不但在荣校,即使后来在炮兵旅,也是大家关心的一件大事。他自己也很着急。我们到北京后听说,炮14师的战友们帮他张罗了一门亲事。他不是爱孩子嘛,这回可好,一结婚,女方就带来了3个孩子。别看这些娃娃不是他亲生,他对女儿、儿子比亲生还亲。这使他的婚姻在部队传为美谈。周叔叔结婚成家,终于使母亲多年来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周叔叔如果在世,想必也该是快百岁的老人了。他该好好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了。

    柳怀杰是在父母之前先到荣校工作的。父母亲到荣校后,父亲在总务科当科长,柳叔叔也才到科里来。这人瘦高,慢性子,说话口齿不是很清楚不说,还有点口吃。小孩子们爱气他,爱让他着急,因为他这时的表情特别逗人。他也是个红军战士,吃苦耐劳、服从领导。这人虽然内向,但待人真诚,做事果断有条理,从不拖泥带水。荣校有那么多比柳怀杰更优秀的人,父亲在调任延安抚恤委员会主任、准备带队转移时,为什么选准了他?很简单,因为柳叔叔是个忠诚、坚定、实在、做什么都让人放心的人。他虽然没文化,但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而且他写的名字,没人能模仿得了。父亲说那是老柳发明的文字。父母亲的老战友们这样评价他:“战争年代,党就需要这样的人。这种人信念坚定,没有随意性,不争官,不夺利,心里想的就是如何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柳怀杰叔叔后来果然很好地协助父亲完成疏散转移的任务。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蒲正兵:四川红军发源地万源市红色旅游收入将突破20亿元
·下一篇:吴力斌:国家工业、信息化产业部原部长吴基传来我馆参观(组图)
·6、荣校的“小钢炮”
·9、荣校——永恒的记忆
·荣校——永恒的记忆(组图)
·特稿:荣校——永恒的记忆(组图)
·特稿:荣校——永恒的记忆(组图)
·蒲文清——荣校有名的小钢炮(组图)
·何丽:蒲文清——荣校有名的小钢炮(组图)
·特稿:蒲文清——荣校有名的小钢炮(组图)
·特稿:蒲文清——荣校有名的小钢炮(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抗美援朝老兵黄龙发:上甘岭战场上走出的军医
深圳:坪山拟选址重建东纵纪念馆
福建连城现日军侵华铁证
王锦思:湖南卫视录制:在毛泽东家乡聊聊孔子
特稿:湖南卫视录制:在毛泽东家乡聊聊孔子
湖南卫视录制:在毛泽东家乡聊聊孔子
董定权廉政诗句
特稿:十八大献礼演出《传奇遵义》在京隆重展演(组
李学叶:十八大献礼演出《传奇遵义》在京隆重展演(
特稿:十八大献礼演出《传奇遵义》在京隆重展演(组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李德生在安徽
毛主席语录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