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特稿:蒲文清——荣校有名的小钢炮(组图)
2012-03-13 22:49:20
作者:何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母亲和父亲调到荣校工作不久,就因母亲在各项生产劳动中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做事干脆利索而表现突出,获得了大家送给她的一个绰号“小钢炮”。不仅仅是在生产劳动中,就是在其他方面,也尽显母亲这个“小钢炮”不知疲倦、不知劳累的个性特点。
    父亲很喜欢母亲“小钢炮”这个绰号。他觉得它能代表母亲的性格、个性和表现。所以在他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虽然没有其他夫妻间的温馨恩爱,没有也不懂得浪漫,但“小钢炮”这个绰号,却带给了这对革命夫妻特有的默契与快乐。父亲高兴时叫着母亲“小钢炮”的声调和神态,早早就印在了我的心里。但年轻时我不懂得这个绰号的意思,也不懂得父亲喜欢它的涵义。长大了、成熟了,我才懂得这是父亲对母亲的欣赏与赞赏,也是他对母亲表现出的革命情谊。我认为这就是他们夫妻最深最深的情和爱。别看母亲有“小钢炮”这个绰号,又别看母亲火爆脾气急性子,可在她与父亲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却从来没有与父亲吵过架拌过嘴,他们之间也从来没有过相互的数落和瞒怨。所以,母亲“小钢炮”的绰号,在家里家外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和表现。
    母亲与父亲性格不同。她待人处世没有父亲的含蓄与深沉。她有的,是自己突出和特有的坦率、外向、热情与快性。当她第一次听到别人叫她“小钢炮”的时候,她并没有意识到是在叫她。但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兴趣,连连叫好。后来知道是叫她,就连连回应:我可没有小钢炮那么快,那么利索。还说自己普普通通的,怎么能和炮比?就更不能与小钢炮相比了!
    母亲的许多战友和同事都知道,她这个人极要强而又不服输。你们不是喊我“小钢炮”吗?好唻,我就是要跟小钢炮比一比。这可好,母亲这一比,从延安比到北京,从部队比到地方,从年轻比年老,一直比到现在93岁了还在比。虽然,母亲已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但是在和谐社会建设者的队伍里,在履行党员责任和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潮中,都有她年老的身影。因为她还不服输,也不想服老呀!
    1941年父亲从南泥湾军委第四生产办公室副主任的岗位,调任延安荣誉军人学校任总务科长。他除了总务后勤工作,主要是组织生产。母亲,则主要是和机关工作人员,及一些能参加劳动的休养员开荒种粮,整地种菜,伐树烧炭,捻毛线纺棉花,养猪养鸡。或者和机关后勤的一些人员,打窑洞平院子,也经常带孩子们挑野菜割猪草。各种活计又杂又多。但它们哪一样都难不倒母亲。而且只要干起来,她总是干在大伙的前头。不过,还真是有件让母亲作难的事。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
    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车,而且你走到哪儿都能听到纺车的响声。我们家又不例外。所以我3、4岁时就学会摇纺车。只是纺出的线很粗。就这么个轻巧的纺棉花、捻毛线的事,可是把能人“小钢炮”给难为坏了。为什么?因为母亲小的时候,曾被地主推倒在火塘烧伤了左手,中指筋烧断弯曲成残,其它手指关节变形活动不灵活。所以她握拳拿东西都比较费劲,要把细细的棉花卷儿握在手里,还要抻出细线,那不就更困难了吗。不管母亲多么努力、怎样使劲儿,她也总是顾了左手顾不了右手。大家都让别干这个,能干的事多着呢。就连父亲都劝她说“弄不了不弄了吧。”可母亲不这么看,再说,她那个犟劲儿也让她不服啊!凭什么别人都会就我蒲文清不行?
    这样,不知道母亲花费了多大力气和时间,也不知道她花费了多大代价,终于学会并成为捻毛线、纺棉花的能手。这一学会可不得了啦,只要劳动回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倒鼓半天纺车再说。母亲心里那个美呀,什么也替代不了。
    王群校长,看着母亲扛着工具,头发贴在脸上的样子,知道她很劳累,但总还是免不了夸上她几句:“你这个四川蛮娃子好威风呀!”“你这个小钢炮,可不要累哑了啊!家里大人娃娃还要靠你嗷!”他还特别欣赏母亲的泼辣和能干,常爱说:“别看文清个子小,什么活儿到她手里都是嘁哩喀喳、干净利落,风风火火地从不拖泥带水。这就是革命的好作风嘛!哪个那么聪明,给小蛮子起了个小钢炮的雅号?”
    母亲这个“小钢炮”,实在是特别能干,特别能吃苦,而且干什么真是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她把在她大娘和在地主家当帮工、做丫头时,被逼出来割猪草、剁猪草、煮猪食的本事,都用来喂猪。所以,她喂的几头猪可肥了。逢年过节,哪头猪都能杀个一、二百斤肉。这些肉和骨头,好的送给一些不养猪的或身体残疾不能劳动的休养员。剩下的,留点自己吃。那些皮皮拉拉的就淹起来,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就有。
    母亲喂的鸡也又肥又大。母鸡一天一个蛋,还有很多双黄蛋,看着可让人喜欢啦!谁家有生孩子坐月子或其它什么喜事的,母亲都会送些去。为让月母子(产妇)高兴,她还会挑选个儿大、皮薄的鸡蛋,事先用红色涂好煮熟。
    母亲开荒地种的西红柿、豆角、土豆、蔓茎、回子白(洋白菜)等好多青菜,自己吃不完,送人送不完。同一排窑洞的焉秀英阿姨家.孩子多劳动力少。母亲没少帮助他们。她看着大家共同分享这些劳动果实,心里简直高兴极了!
    别看母亲从小受尽苦难,可她一点都不小气。她最讨厌和最不喜欢的就是把家虎和小气鬼。她最高兴、最开心的事,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母亲有句自己的名言:是人,就不能吃独食!所以,在母亲眼里,她的就是大家的。而大家的可不是她个人的。东西无论大小好坏,什么都不能随便往自己跟前搂,更不能往自己家里拿。所以,母亲一贯不自私、助人为乐的言传与身教,早已形成了我们家的家风。对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女后代,都有着良好的影响。
    荣校好多叔叔阿姨都知道母亲的个性和脾气。他们说,文清就是有“小钢炮”的那个劲头:直来直去,一是一,二是二。弄得不好了,就给你炸一下子,痛快得很!还有的叔叔阿姨说,母亲就是文化低点。要不就她这个聪明、能干、能吃苦,关心帮助群众,带头作用又好,为大家的事和利益,自己什么都拿得出舍得下,早该当大干部了!
    母亲还真是有着钢炮的作风和性格。她干活不惜力,而且总是嘁哩喀喳地利索痛快。她口头禅是“不怕慢,只怕站”。做什么事、干什么活,一定要坚持天天一个样。她还常说:人能哄地,地可哄不了人。你不老老实实地劳动生产,到时候颗粒不收,哭都找不到地方。种地讲究季节,就象打炮把握准星一样。一个疏忽就全完蛋。不快,不抓紧,就是等死。就我记事起,母亲就是这样快快快地抢时间、抢季节。
    延安的春天来得晚,天气冷,风沙大。四月天才见树上的小芽芽。而母亲和劳动的人们,却早早地走到了春天的前头。每日天放亮的时候,那开荒的山地头和伐木林里,早已是人声鼎沸。而我和弟弟则还在炕上睡觉。母亲每天是什么时候走的,我们全然不知道。只是春天很短。你会感到夏天怎么一下子就来了呢。
    延安的夏天,是站在太阳底下就干热干热的,躲在树阴下就感凉丝丝的。而母亲和她的战友们,每天都是冒着酷暑炎热奋战在荒山秃岭上,一天又一天地开荒种地。母亲走时,总是把弟弟放在早已挖好的土窝子里。土窝子挖在窑洞边自家菜地的地头。这儿离家近,一有喊叫声,院子里的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们,听见就会过来。母亲怕给别人添麻烦,就在土窝子边上放点吃的喝的,还不忘记往坑里铺点干草,弟弟的尿就漏到草下面去了。这样,母亲就能放心地一走一天。而我当时也是个小孩子,曾经因为弟弟太不听话,而把他推进粪坑里,弄得满身满脸都是臭大粪,差点被没淹死。而母亲全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以后的每天,她仍然是这般如此。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母亲他们一年最忙碌的时候。所以,顾及我和弟弟们的时间就更少 。我们只知道,母亲每天都特别忙特别累。她忙完了公家的劳动,还要管理自己家的生产。我和弟,几乎是在窑洞外的院子里或菜地里,从春天过到秋末。
    冬天,是一年最冷、也是天最短、黑得最早的时候。别的家,会早早把炕烧得热热的。孩子们在炕上玩,大人们,主要是妈妈们,赶紧抓紧时间做针线活儿。母亲劳动生产是一把好手,可她的针线活儿却差点事。不过要说快,我们那一排窑洞的阿姨们谁比不了,就是全荣校的,也没有几个能比过她的。她要是说给我们谁做双鞋,用她的话说是;粗针大麻线、结实、不露脚指头就行。从剪鞋样、纳鞋底、做鞋帮、搓麻绳、绱好穿在脚上,你还真是看不出她费了多少时间。母亲做鞋子缝衣服能快到什么份儿上?那就是你可以穿着这只等她做那只,穿着衣服等她钉纽扣。谁都知道“小钢炮”的这个能耐和本事。好多阿姨都说,文清这个小蛮子,干什么都是速战速决。
    母亲,并不因为冬冷寒天就闲下来。因为她有很多很多活儿,都是要在冬天不能出门的时候干的。即使是这种时候,母亲也不会因为不出门,就给我们更多的关爱、亲热和温暖。她对孩子的想法特别简单,那就是渴不着、饿不着、冻不着、摔不着。因为,母亲似乎就不懂得什么娇惯溺爱。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罗亦农与李哲时:“假戏真做”的革命夫妻
·下一篇:特稿:革命后代武汉行 感受革命事迹 传承红色精神(组图)
·特稿:上杭才溪:生态建设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特稿:《走近王净》座谈会成功举办(组图)
·特稿:著名劳模叶颖芬推进沧州枣树改良(组图)
·特稿:纪念邓家泰将军百年诞辰活动在湖北省荆门市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邓家泰将军百年诞辰活动在湖北省荆门市举行(组图)
·特稿:朱德外孙、全国政协委员刘建将军:伟大转折之后的“鸡鸣三省”会议(组图)
·特稿:“十一”黄金周 两当兵变纪念馆人流如潮(图)
·特稿:省社科院赵福莲深挖崇山细菌战受害口述史
·特稿:公道正派的刘少奇(组图)
·特稿:大山里来了“洋教师”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魏鸿书法作品欣赏(组图)
刘玲燕:上杭才溪:生态建设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特稿:上杭才溪:生态建设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王铭慈:《走近王净》座谈会成功举办(组图)
特稿:《走近王净》座谈会成功举办(组图)
著名劳模叶颖芬推进沧州枣树改良(组图)
李学叶:著名劳模叶颖芬推进沧州枣树改良(组图)
特稿:著名劳模叶颖芬推进沧州枣树改良(组图)
让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特稿:纪念邓家泰将军百年诞辰活动在湖北省荆门市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