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载岁月峥嵘,八十年山河巨变。当历史的指针再次指向那场决定民族命运的胜利时刻,胜利的号角穿透时空,依然在我们耳畔荡回响。8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却是一段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

这记忆中有战争带来的创伤和血腥味,有日寇残暴给中国人带来的屈辱和不堪回首的历史画面,但是更多的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全民抗战、不屈不挠抗击日寇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这英雄壮举气呑山河!这英雄壮举与日月同辉!
兴国不会忘记,八十年前,日本鬼子来了!东北燃起了狼烟,华北燃起了狼烟,兴国也燃起了狼烟。1945年7月间,日本侵略军秋山部队约千余人沿赣江东岸北上,经永丰窜犯均村。日本鬼子在兴国杀我人民,烧我家园,夺我物产,奸淫妇女,血债累累,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兴国不会忘记,仅均村三坑、上迳两个村,被日寇抓去做挑夫的就有曾庆福、余秀山、赵光其、丘福田等100多人。这些人除部分拼死逃脱外,许多被杀于路上。上迳曾广湖等3个农民,因体力不支,被活活打死。竹园脑谢冬矮年老体弱,无法挑担行走,被日寇当胸一刀,砍死路旁。丘福田等几人因没听从指挥,被日寇当场枪杀。如今96岁的罗钦连是被日寇抓去当马夫的幸存者,每每说起日寇的种种罪行,无不切齿痛恨。
兴国不会忘记,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日本鬼子,流窜兴国后,肆意强奸妇女,其罪行令人发指。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仅三坑、上迳两村残遭日寇蹂躏的妇女就有30余人。上迳村的赵某不满14岁,花季少女就被践踏。三坑村的谢某某78岁,竟也被强奸。丘某产后才十几天也遭轮奸。抗拒强奸的郭某竟被日寇用刺刀割去乳房,剖腹杀害。这群野兽,有时将妇女捆在板凳上,十几个人对其轮奸,以致有的妇女被活活奸死……
兴国不会忘记,在民族危亡之际,兴国儿女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他们中有身经百战的红军将领,有投笔从戎的青年学子,有毁家纾难的爱国侨胞,有默默奉献的普通百姓。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爱国情怀,感天动地。姚名达,兴国县坝南人、目录学泰斗。在1942年6月中旬与国立中正大学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在与日军短兵相接时,姚名达率领团员奋勇突围,他赤手空拳扼毙日本兵一名,夺获步枪一支。敌人开枪射击,姚名达不幸以身殉国。牺牲时年仅37岁。他以一介书生的血肉之躯与强敌拚搏,以自己的生命去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充分体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2002年,世纪老人雷洁琼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姚名达名列其中。

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姚名达
王志发,兴国县长冈乡人,八路军某部连长。他在写给哥哥王廷凤的信中豪迈地写道:“好男子为国出力,现在国家危亡,匹夫有责者是光荣的。”“红军是抗日中坚力量,是全国人民的模范。我觉得很光荣,也是你们的光荣”。这封家书,字字泣血,句句铿锵,展现了一个普通战士为国捐躯的坚定信念。1942年7月,他在山东省抗日战场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时英勇牺牲。
民族气节,震古铄今。尹林平,兴国县高兴镇蒙山村人。他被誉为抗日烽火中的粤港神鹰,率领东江纵队驰骋南粤。 1942年春,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他带领东江抗日游击总队,成功指挥了中外闻名的“粤港秘密大营救”,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梅兰芳、茅盾等文化界和民主进步人士800余人顺利回到内地,成为华南抗日游击战争史上一个彪炳千秋的“大手笔”。

1947年,尹林平在香港工作时摄
王根僧,兴国县城冈乡大获村人。黄埔三期毕业,早年投身革命,北伐时期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失联。1930年,他在南宁与组织取得联系,经组织批准恢复党籍,继续潜伏国民党军队,从事地下工作。他在西安事变中发挥特殊作用。1937年底,他冒险护送杨虎城回国抗日,面对蒋介石的扣押,临危受命“速返前线,抗战到底!”随后率177师在虎牢关创造毙伤日军2500余人而自身仅伤亡40人的战争奇迹;在登汜战场血战18昼夜掩护40万大军转移,获中共特别表扬。
横刀立马,威震敌胆。黄文明,兴国县潋江镇人,八路军某部营长。他作战勇敢,屡建奇功。在著名的黄土岭战斗中,他带领部队英勇冲锋,在炮火中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日媒报道:“名将之花”凋落在太行山上!震惊了日本朝野。此战,开创了中国抗战史上击毙日军高级将领的先河,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邓经纬,兴国县龙口镇人。他主动请缨参加大龙华战斗并立下军令状。他率部英勇奋战,全歼大龙华日、伪军400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和数十卷重要军事机密文件。毛泽东对聂荣臻说:“这批文件很重要,对于研究敌情,确定斗争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赞扬邓经伟是一员猛将。
旌旗所指,倭寇胆寒。钟生溢,兴国县埠头乡人。 在平型关战役时,钟生溢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营特派员,他率骑兵营与师直独立团奉命在灵丘至涞源、广灵之间(腰站),阻击敌人增援。9月25日清晨,平型关战役在腰站打响了第一枪。他率团勇猛阻击,日军在腰站丢下300多具尸体后逃向涞源,腰站阻击战取得了胜利。
曾美,茶园乡茶园村人。他在抗日战争中,率领抗日游击队多次粉碎日寇的“扫荡”。他在王城之战中临危受命,转败为胜,一战成名;再战阳明堡,烧毁敌军仓库,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从而重振士气。

金戈铁马,肝胆昆仑。邱先通,兴国县高兴镇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三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一旅政治部主任。邱先通是做政治工作的,但他常到前线参加作战。他的枪法很好,几乎百发百中,经常和著名的平原游击队,四处袭击日、伪军,破坏敌人交通、反击敌人扫荡,沉重地打击了日寇,巩固冀西抗日根据地。
邱会魁,兴国县高兴镇人。在抗战中任辽宁省军区副司令员,他所率部与著名“敌后武工队”在河北蔚县并肩作战。他从敌强我弱这一特点出发,摸索出一套与敌斗争的方法,扬己之长,打敌之短。先后在三岔口、飞狐峪、九宫口等战斗中大获全胜,有效地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铁壁合围和扫荡。
智勇双全,烽火淬剑。周彬,兴国县古龙岗镇大仚村人,1941年7月,日寇集结两个师和三万多日伪军气势汹汹,分四路合击盐城新四军军部。刘少奇和陈毅导演了一场“空城计”,时任新四军苏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的周彬担任主角,巧布疑兵阵,四处出击,让敌军造成错觉,为新四军军部转移争取宝贵时间,从而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周光,兴国县龙口镇龙口村人。在平型关战斗中,周光和战士们一起,半夜冒雨急行军,参加伏击战。在向进入伏击圈日军发起冲锋时,周光第一个跳出战壕向敌阵冲去,一连射杀了4个小鬼子。他在此次战斗中头部负了重伤,弹片终生未能取出来。伤愈归队后,周光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某连连长。
1938年10月,周光所在部队参加著名万家岭战斗,他多次近距离对日军进行射杀,消灭数个敌人,但同时自己腿上、腰上、背上穿了5个窟窿,负了重伤,有枚弹头就永远的留在了腿上。1940年夏,周光即被任命为胶东第3军区1团团长。他带领部队驰骋在胶东大地打鬼子,最得意的是发明“大炸药包炸敌堡”在全区推广,在山东抗日战场上得到广泛运用。
刘涌,兴国县潋江镇澄塘村人,1942年冬,刘涌将军率部参加了沂蒙山区反“扫荡”,指挥部队、民后用步枪、轻机枪击落一架日机,开创了八路军第一次用轻武器击落日寇战机先例,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威风。八路军总部发来贺电。
曾克林,兴国县东村乡齐心村人。1945年8月25日,他奉命率部挺进东北,克服重重困难挥师入关,在接管过程中,曾克林得悉驻沈阳的日本林弥一郎带领航空大队300多人躲入摩天岭,企图依仗山势之险峻,最后负隅顽抗。曾克林冒险上山入洞,感化了林弥一郎,成功收编了这支航空队。以此为基础,迅速组建起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

马革裹尸,英风不灭。胡义宾,江西兴国县人。他在抗日战争中身先士卒,奋勇作战,负伤两次。1942年3月,率部编入中国远征军,从云南进入缅甸,在平蛮纳与日军会战,重创日军。为掩护全军主力安全转移,他率部在埋通顽强阻击日军,被敌人的机枪射中腹部,肠子倾刻流了出来。他忍受剧痛将肠子塞回腹部用皮带扎紧,继续指挥战士勇猛向前,最后英勇牺牲。在他的追悼会上,周恩来挥笔题书挽联:“黄埔之英,民族之魂”。
毛麟义,兴国县均村乡石溪村人。1938年5月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率27军46师276团官兵参加兰封会战阻击日军,在惨烈战斗中,他亲自担任敢死队长,与敌正面拼杀,捐躯报国,终年35岁,追晋陆军少将。

祖国不会忘记,这些英雄儿女,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气节,什么是英雄。每一个名字,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八十年了,兴国不会忘记,我们的先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我们的父辈用艰苦换来今天的安康。作为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兴国红土地儿女,一定要牢记习总书记的教导:“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让我们从伟大抗战精神中不断汲取信仰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奋斗的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的壮闼征程上,续写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