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碧血丹心耀湘赣:追忆红军骁将李天柱
作者:谢俊清
浏览次数:
2025-08-18 16:42:46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中红网湖南耒阳2025年8月15日电(谢俊清)在湖南省耒阳市哲桥镇西元村,有一座始建于清末的旧居默然矗立。斑驳的砖墙无声诉说着一位铁血将领的起点——这里,走出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奠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李天柱。从这座湘南小院到寻乌血染的战场,他用三十七载壮烈生命,在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画卷上,刻下了永不褪色的忠诚与勇毅。

    黄埔淬火 百战砺剑

    1898年,李天柱生于一个武秀才家庭。父母早逝的艰辛,军阀混战下民不聊生的惨状,点燃了他“军事救国”的志向。考入黄埔军校后,他如饥似渴学习军事,更在《耒阳新潮》创刊号上以“挽天”为名疾呼:“中国人民应效法苏俄,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这声呐喊,是他毕生信仰的宣言。革命洪流中,李天柱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险处:东征北伐,血染征衣:首次东征,他随黄埔学生军迎战陈炯明,初露锋芒;北伐烽火起,他成为叶挺独立团先锋排长。汀泗桥天险争夺战,北伐军十数次冲锋血染山河,李天柱身中六弹,仍与战友迂回敌后,终破险关。南昌举义,百折不回:“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阴霾未散,他毅然参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汕头激战负伤,辗转香港、广州,他矢志寻党,最终在三河坝找到朱德部队,重归革命洪流。耒阳星火,燎原湘南:1928年初,他受命返乡组织农军。湘南起义中,他里应外合首克耒阳县城,被推举为县苏维埃军事委员长,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在春江铺,他指挥农军以血肉之躯阻击敌两个师近月,为朱德主力转移赢得宝贵时间。随后,他带着这支诞生于故乡热土的队伍,踏上井冈山的征途。

    砥柱湘赣 功勋彪炳

    井冈山会师后,李天柱以其智勇,迅速成为红四军骨干。转战赣南闽西,他率部在大柏地设伏,以“拼死一搏”的决绝歼灭追敌刘士毅旅精锐。此役,他再次血洒疆场。1931年,重任在肩的李天柱出任湘东南独立师师长。他深知人民军队的力量源泉:在部队,他力行民主,连建士兵委员会改善生活,支部定期决策要务;对群众,他严令尊重地方政权,宣传党的政策;对敌斗争,他倡导标语喊话瓦解敌军。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成为红军建设的典范。他率部连克资兴、鄘新,巩固发展湘赣苏区,升任河西临时总前委委员,协助指挥红七军、二十军及独立师,有力策应了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胜利。

    当国民党30万大军压向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他巧施游击战术,昼夜袭扰永新之敌,断粮道、困孤城,迫敌仓皇撤退。他随即挥师追击,歼敌一部。同年9月,他闻令而动,奔袭永阳,两小时全歼敌一个整团。紧接着长途驰援洮水,再溃来犯之敌。11月,面对敌8万重兵“围剿”湘赣苏区,永新、莲花陷落。他火速回师,与独立三师协同,以“敌驻我扰”战术,重点围困永新之敌——伏击其交通线、歼灭其小分队、昼夜袭扰其营盘,使守敌风声鹤唳。12月,他在永新钱市街以少胜多,重创周至柔部,乘胜追击罗霖部,终使敌军狼狈撤出湘赣苏区,胜利粉碎“围剿”。

    1932年2月,红八军成立,李天柱任军长兼独立一师师长,并任湘赣军区副总指挥、省委军委书记。6月,为牵制围攻湘赣之敌,他率红八军猛攻网岭、夺取攸县,与红三军团形成有力钳形攻势,成功保障了红一方面军在粤北的重大胜利。

    真理如炬 血沃南疆

    战功赫赫的李天柱,在真理面前更显风骨。1933年,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肆虐。面对夏曦在湘赣苏区否定斗争成果、取消指挥机关、大搞“肃反”及错误的“堡垒对堡垒”战术,李天柱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诚,挺身直言,坚决反对。铮铮谏言换来的是排挤打压,他被送入红军大学“改造思想”,后降职为红七军团团长。

    即使身处逆境,他初心如磐。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他奉命留守,率红二十四师七十二团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仍于谢坊伏击战中痛击强敌。

    1935年,他率小部队向寻乌南部、广东东江地区艰苦转进。4月,在江西寻乌县南部,部队遭敌重围,突围中仅余二三十人。弹雨中,李天柱腹部被子弹洞穿,肠子涌出。生死关头,他拒绝战友的救护,厉声命令:“带同志们撤!”他将流出的肠子塞回腹中,与几名战士据守断后,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时年37岁。

    “将军化鹤夜归来,月淡烟荒秋一坞。”陈毅元帅曾痛惜追念这位党和军队的优秀干部。多年后,他的老战友王震将军亲赴耒阳,苦苦寻觅烈士的后人。

    从湘南故园到赣南红土,李天柱以书生之身投笔从戎,以黄埔之剑开辟苏区,更以无惧逆境的赤胆与“挽天”之志,将生命熔铸成湘赣大地的巍峨丰碑。他在敌强我弱时的坚韧,在错误路线前的清醒,在生死抉择时的担当,穿越历史烽烟,依然如星火闪耀,照亮吾辈砥砺前行之路——这,正是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用热血写就的信仰答卷。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陈人康: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抗战老战士走进清华与学子共话红色记忆(组图)
·下一篇:无
·陈人康: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抗战老战士走进清华与学子共话红色记忆(组图)
·红色联播-大漠风沙:北京化工大学的毛主席塑像(组图)
·白求恩微型收藏馆举办藏品展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组图)
·特稿精选-远山:三河一中见闻:龙年里的教育温度(组图)
·特稿精选-王超:红色江山传承红色精神 高洁玉兰绽放玉兰精神
·特稿:安平县老区历史文化展览馆展示的两张侵华日军罪证图(组图)
·红色头条:日本投降前五天,毛泽东做五大布局改写中国命运!
·红色联播:“全民国防教育新长征之十——北京首农站”暨“红色江山万里图——长
·红色头条:从杭州到北京,我给毛主席当警卫——回忆毛主席首次来杭州警卫工作纪
·特稿:从杭州到北京,我给毛主席当警卫——回忆毛主席首次来杭州警卫工作纪实(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谢俊清:碧血丹心耀湘赣:追忆红军骁将李天
特稿:碧血丹心耀湘赣:追忆红军骁将李天柱
河北文学院采风衡水雷锋馆共探雷锋精神传承
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伯公凹精神(组图)
张林拜师(组图)
陈人康: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抗战老战士走
谷天兴:新时代新时期需要“抗战大刀精神”
红色诗词-屈维英:松花江夏月夜
法护军营 “典”亮兵心:顺昌县开展“送法进
全面抗战中的韩练成——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