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北文学院组织作家一行走进衡水雷锋馆,开展主题采风活动。期间,衡水雷锋馆馆长冷雪原、“雷锋精神形象大使”林秀贞与作家们深入座谈,不仅分享了馆内珍贵的精神财富,更围绕“如何办好展览馆、让雷锋精神更鲜活”展开探讨,为文学创作与展馆建设注入新思路。
在冷雪原馆长的带领下,作家们首先参观了展馆。馆内不仅系统展示了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更藏有诸多“独家宝藏”:“雷锋精神形象大使”林秀贞坚持撰写的180篇雷锋日记,字里行间满是她数十年如一日践行雷锋精神的感悟与实践,从照顾孤寡老人到帮扶邻里,每一页都是鲜活的“雷锋故事”;还有多位将军、部长留下的雷锋日记,字字恳切,从不同视角诠释着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被视作极具分量的精神遗产,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此外,馆内书画院陈列的字画均出自名人名家之手,笔力遒劲、意境深远,以艺术形式礼赞雷锋精神,赢得了作家们的高度评价。
座谈中,林秀贞大姐动情地说:“咱衡水雷锋馆虽不像湖南抚顺雷锋馆那样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但咱有自己的特色。这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篇日记、每一幅字画,都连着咱身边的人和事,是咱衡水人用行动续写的‘雷锋篇章’。”她认为,与抚顺雷锋馆相比,衡水馆更注重“接地气”的传承,让参观者能从本地榜样和珍贵史料中感受到“雷锋就在身边”。
如何进一步办好展览馆?冷雪原馆长结合实践提出思考:“一是要让‘珍贵’活起来,比如将将军部长和林大姐的日记整理成册、开设专题展,用故事讲透精神;二是要让‘名人字画’会说话,通过解读作品背后的创作初心,让艺术与精神同频共振;三是要学他人之长,像抚顺雷锋馆在史料系统性、场景还原度上的经验值得借鉴,但更要守住‘本地特色’,让展馆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
作家们纷纷表示“林秀贞大姐在衡水雷锋馆留下的180篇雷锋日记,是全国独一份宝藏。它不是对雷锋同志日记的复刻,而是一位普通百姓以数十年践行雷锋精神的亲身经历,在岁月中写下的‘新时代雷锋续篇’。从照料孤寡老人的暖心细节,到帮扶邻里的真挚感悟,每一页都浸透着生活的温度与实践的厚度。这份日记因‘独一无二’而珍贵一一它是全国范围内独一、由基层践行者用一生书写的‘活态雷锋精神记录’,字里行间藏着的,是雷锋精神在寻常日子里的落地生根,是不可复制的精神印记,更是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最生动的‘手写注脚’。”,此次采风不仅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深厚底蕴,更看到了一座基层展馆在传承中创新的努力。“衡水雷锋馆的珍贵在于‘真’一一真实的日记、真挚的字画、真切的传承。”一位作家感慨道,“办好展馆,就是要让这些‘真宝藏’被更多人看见、读懂,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有更多‘代言人’。”
作家们通过采风活动深入挖掘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结合创作实践探讨如何用文学形式诠释其核心品质。他们认为,雷锋精神蕴含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品质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未来将以此为契机,创作更多贴近生活、传递温度的文学作品,并通过续写雷锋日记等方式,让这种精神通过文学力量代代相传。
此次采风活动,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更让“如何让红色展馆焕发持久生命力”的思考愈发清晰:以特色为魂,以细节为基,以创新为翼,才能让雷锋精神在展馆中扎根,在传播中远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