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2日上午,著名毛体书法家萧耀明老师来到伯公凹红色地下交通站,开展工作调研和参观学习。邹氏家族“一门七烈士”后人邹广敦主任结合历史背景,声情并茂详细介绍了伯公凹交通站的由来、战略及其贡献,深刻体验"中央红色交通线”这一革命交通站。期间,与龙岩军分区领导王战平大校偶遇,并围绕伯公凹精神的传承发扬进行了深入探讨。
伯公凹交通站位于龙岩市永定区城郊镇桃坑村。1930一1934年,伯公凹作为从上海至瑞金3000公里交通线的闽粤交界关键第一站,在传递党中央重要文件、护送领导干部(包括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200余人)、运输战略物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伯公凹群众为这条红色交通线的畅通付岀了巨大的代价,全村房屋被国民党烧毁数次,当年不足30人的小村庄,有10多位献岀了宝贵的生命。以邹氏家族为代表的交通员群体因叛徒出卖全部牺牲,用鲜血谱写了“一门七烈士”的悲壮史诗,用生命守护了交通生命线的安全畅通,被誉为“永不熄灭的灯塔”。伯公庙油灯明灭信号指引交通安全通行,象征着信仰之光。“三块银元”的故事更是体现了革命先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高尚品德。
萧耀明老师:国家一级书法家,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毛体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漳州市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近年来,先后参加中国扇子艺术学会、长城书画院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暨萧耀明毛体书法展,2024年9月在延安大学主办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军长征95周年纪念活动暨萧耀明毛体书法艺术展,受到赞扬好评。计划于9月份以“铁血丹心铸山河,翰墨长歌映千秋”为主题,在漳州市闽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萧耀明毛体书法作品展。
伯公凹作为中央红色交通线的“生命枢纽”,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厚重记忆,忠诚信仰、智慧斗争、人民根基、牺牲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始终要保持对党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勇于斗争,善于创新,在历史光芒照耀下,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