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精神沃土,2025年7月6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信小鸽” 实践队循着历史足印,穿梭于幽居红色记忆陈列馆的光影长廊,驻足于幽居会议旧址的斑驳砖墙,探寻红十六、十七师会师旧址的烽火余温,以 “三下乡” 红色实践之旅,叩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文物诉往昔,历史入心怀

在幽居红色记忆陈列馆,升桶、油盐罐、樊任民蓑衣等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往昔。实践队跟随小讲解员王茂林的脚步,回溯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聆听王庭燕等革命先驱事迹,以及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史诗。馆内独特的祭祖场景复原,更让队员们领略到革命年代别样的社会文化风貌。
青瓦存壮志,字迹印征程

步入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幽居会议旧址,青瓦木梁间仿佛仍回荡着革命先辈们的铿锵话语。彭德怀、滕代远曾居住过的卧室,墙上 “铜鼓县城”“平江天岳书院”“平江黄金” 等斑驳字迹,串联起一段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征程。驻足于此,队员们仿若穿越时空,见证着战略决策在此诞生,革命火种由此传递。


烽火虽远去,精神永流传

红十六、十七师会师旧址前,队员们神情肃穆,静静聆听那段艰苦卓绝的反“围剿” 战斗历史。硝烟虽已散去,但英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让 “革命英烈,永垂不朽” 的誓言在每个人心中久久回响,激励着新一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旧址铭艰辛,初心映荣光

走进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和军区司令部旧址群,斑驳的建筑无声诉说着往昔峥嵘。实践队队员们缓步参观,檐下红军旗摇曳,星芒在光影中闪烁;桌角油灯蒙尘,灯座凝着残油;墙角蓑衣卡着干菊,草叶触之簌簌落;枪架上步枪烤蓝斑驳,枪托刻痕似地名。从政权运作、军事部署等历史细节中,深切感悟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岁月里,为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付出的不懈努力与巨大牺牲。

躬身寄哀思,种子植心间
烈士纪念碑前,"信小鸽" 实践队队员们垂首而立。三次躬身,身影在阳光下投出虔诚的剪影,将万千思绪都化作静默的致意。碑面镌刻的斑驳字迹间,那些消逝的年华仿佛在光影中流转。当默哀的宁静漫过广场,年轻的心灵与历史悄然对话,在心底种下传承的种子,等待在岁月里生根发芽。


此次红色实践之旅,“信小鸽” 实践队成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站在鲜红的红旗下,凝视着那庄严的入党宣誓词,一字一句的誓言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辈们的初心形成共振。队员们纷纷表示,以专业知识为笔、以青春热血为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这跨越百年的精神火种,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迸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