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红安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红安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首访县文化馆:触摸红安文化的 “立体档案”
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红安县文化馆。文化馆内工作人员首先为实践队放映了有关红安县非遗技艺以及红色文化的纪录片。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队员们移步到展厅。馆内丰富的展品和多样的展示形式,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红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了红安绣活、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等多项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保护成果。

讲解员带领队员们了解红安绣活文化
参观结束后,管内罗厚斌老师为实践队声情并茂地讲述红安县的红色故事,一位位革命先辈们的名字,他都如数家珍,讲述间处处洋溢着作为红安县一份子的自豪和骄傲。在他的讲述下,队员们学习到了红安县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发展,内心产生了浓浓的敬畏之情。

罗厚斌老师为队员们讲解红色故事
对话七里坪非遗传承人:绣活里的坚韧与根雕中的匠心
次日,实践团队前往七里坪镇,采访了当地的非遗传承人。
在红安绣活传习所,省级非遗项目红安绣花鞋垫代表性传承人席和玉向队员们讲述了自己与红安绣活的故事。因意外高位截瘫的她,在红安绣活中重拾生活信心,如今不仅自己技艺精湛,还积极传授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这门古老技艺。

胡语轩同学与席和玉老师深入交流
席老师还透露说,她最近闲暇时就会偷偷地用自己的左手来进行绣活。虽然她的右手已经可以很精湛的进行绣活,但是运用左手进行的绣活实在有点“难以见人”。但是席老师说,她会一直坚持练习下去直到可以熟练自如的使用左手,老师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让队员们无比敬佩。她一边展示着精美的绣品,一边介绍红安绣活的针法和图案寓意,让队员们也对这门手艺有了新的理解。
接着,队员们拜访了根雕非遗传承人叶伯奎老师。在叶老师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每一件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叶老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创作根雕的经历,从选材、构思到雕刻,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心血和汗水。他表示,叶老先生细致介绍到,红安根雕的最大特点是“三分人工,七分天然”,强调在创作中充分利用树根的天然形态和纹理,尽量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展现出自然之美和自然之趣。后来叶老先生从他小时候的经历讲起,小时候的他就已经表现出对艺术的极大兴趣和天赋,但碍于种种原因,一开始并未走上根雕这条路,后来几经辗转,与根雕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根雕光靠勤奋和努力是不够的,天赋和艺术的眼光占比很大,所以能够成为根雕大师更是难上加难。叶老先生还饶有兴趣地向实践队介绍,他所写的诗,字字句句,让人仿佛身临于诗境中,真挚动人,也足以见得叶老先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和造诣深厚。

叶老师给队员们展示他创作的诗

叶伯奎先生展示木桌根雕
探寻“红”安“红”:从岁月印记中品初心与担当

队员参观红四军指挥部
从非遗传习所走出,实践队沿着七里坪镇的老街继续前行。队员们首先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指挥部遗址,顺着时间的轨迹,一同探寻了红四方面军的历史。队员施星语对这段历史饶有兴趣,她谈到:“在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经历了多次艰苦卓绝的战斗。红四方面军纪律严明,人才济济,共计走出700多位开国将领。更重要的是,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领导的部队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次日,实践队奔赴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纪念园。在李先念纪念馆内,学子们的目光被一件件展品牢牢吸引。中原突围时期的战略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和红色箭头,仿佛在重现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一位队员凝视着地图,轻声说:“光看这地图就能想象到当时的紧张局势,李先念同志在那样危急的情况下还能做出精准决策,这份胆识和魄力太让人敬佩了。”队员们一路参观,一路感慨,从这些岁月印记中,清晰地感受到李先念 “甘为孺子牛” 的为民初心和 “向险而行” 的担当精神。
移步董必武纪念馆,汉白玉雕像前,队员们驻足行礼。馆内的展品同样令人动容,留学时写满批注的书籍,字里行间都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队员们翻看着展品的复制品,纷纷感叹道:“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学习劲头,难怪董必武同志能成为党的重要创建者,这种对信仰的坚守太值得我们学习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加深着对董必武 “革命一生、奉献一生” 精神的理解。

学子们认真参观董必武纪念馆
驻足革命烈士纪念馆:于历史回响中悟忠诚与风骨
实践团队在参观完李先念纪念馆和董必武纪念馆后,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刚踏入馆内,一股厚重的历史感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馆内的展品无声地诉说着革命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展柜里,锈迹斑斑的步枪、破损的军装,仿佛还带着硝烟的味道,见证着烈士们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在 “英烈墙” 前,密密麻麻的名字映入眼帘,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队员们凝视着这些名字,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敬佩,纷纷感慨道:“他们那么年轻,却为了理想献出了生命,这种对革命的忠诚和无畏的风骨,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队员们参观纪念馆并发表感想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收获颇丰。大家不仅深入了解了红安县的红色文化和非遗技艺,更被当地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精神所感动。队员们表示,将把此次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学校,积极宣传红安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瑰宝,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