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马玉爽:探寻红安文化底蕴,体悟非遗传承力量——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红安县暑期社会实践团社会实践活动纪实(组图)
作者:马玉爽
浏览次数:
2025-07-25 14:43:1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7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红安县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红安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首访县文化馆:触摸红安文化的 “立体档案”

    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红安县文化馆。文化馆内工作人员首先为实践队放映了有关红安县非遗技艺以及红色文化的纪录片。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队员们移步到展厅。馆内丰富的展品和多样的展示形式,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红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了红安绣活、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等多项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保护成果。

讲解员带领队员们了解红安绣活文化

    参观结束后,管内罗厚斌老师为实践队声情并茂地讲述红安县的红色故事,一位位革命先辈们的名字,他都如数家珍,讲述间处处洋溢着作为红安县一份子的自豪和骄傲。在他的讲述下,队员们学习到了红安县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发展,内心产生了浓浓的敬畏之情。

罗厚斌老师为队员们讲解红色故事

    对话七里坪非遗传承人:绣活里的坚韧与根雕中的匠心

    次日,实践团队前往七里坪镇,采访了当地的非遗传承人。

    在红安绣活传习所,省级非遗项目红安绣花鞋垫代表性传承人席和玉向队员们讲述了自己与红安绣活的故事。因意外高位截瘫的她,在红安绣活中重拾生活信心,如今不仅自己技艺精湛,还积极传授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这门古老技艺。

胡语轩同学与席和玉老师深入交流

    席老师还透露说,她最近闲暇时就会偷偷地用自己的左手来进行绣活。虽然她的右手已经可以很精湛的进行绣活,但是运用左手进行的绣活实在有点“难以见人”。但是席老师说,她会一直坚持练习下去直到可以熟练自如的使用左手,老师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让队员们无比敬佩。她一边展示着精美的绣品,一边介绍红安绣活的针法和图案寓意,让队员们也对这门手艺有了新的理解。

    接着,队员们拜访了根雕非遗传承人叶伯奎老师。在叶老师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每一件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叶老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创作根雕的经历,从选材、构思到雕刻,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心血和汗水。他表示,叶老先生细致介绍到,红安根雕的最大特点是“三分人工,七分天然”,强调在创作中充分利用树根的天然形态和纹理,尽量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展现出自然之美和自然之趣。后来叶老先生从他小时候的经历讲起,小时候的他就已经表现出对艺术的极大兴趣和天赋,但碍于种种原因,一开始并未走上根雕这条路,后来几经辗转,与根雕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根雕光靠勤奋和努力是不够的,天赋和艺术的眼光占比很大,所以能够成为根雕大师更是难上加难。叶老先生还饶有兴趣地向实践队介绍,他所写的诗,字字句句,让人仿佛身临于诗境中,真挚动人,也足以见得叶老先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和造诣深厚。

 叶老师给队员们展示他创作的诗

叶伯奎先生展示木桌根雕

    探寻“红”安“红”:从岁月印记中品初心与担当

队员参观红四军指挥部

    从非遗传习所走出,实践队沿着七里坪镇的老街继续前行。队员们首先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指挥部遗址,顺着时间的轨迹,一同探寻了红四方面军的历史。队员施星语对这段历史饶有兴趣,她谈到:“在长征途中,红四方面军经历了多次艰苦卓绝的战斗。红四方面军纪律严明,人才济济,共计走出700多位开国将领。更重要的是,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领导的部队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次日,实践队奔赴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纪念园。在李先念纪念馆内,学子们的目光被一件件展品牢牢吸引。中原突围时期的战略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和红色箭头,仿佛在重现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一位队员凝视着地图,轻声说:“光看这地图就能想象到当时的紧张局势,李先念同志在那样危急的情况下还能做出精准决策,这份胆识和魄力太让人敬佩了。”队员们一路参观,一路感慨,从这些岁月印记中,清晰地感受到李先念 “甘为孺子牛” 的为民初心和 “向险而行” 的担当精神。

    移步董必武纪念馆,汉白玉雕像前,队员们驻足行礼。馆内的展品同样令人动容,留学时写满批注的书籍,字里行间都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队员们翻看着展品的复制品,纷纷感叹道:“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学习劲头,难怪董必武同志能成为党的重要创建者,这种对信仰的坚守太值得我们学习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加深着对董必武 “革命一生、奉献一生” 精神的理解。

学子们认真参观董必武纪念馆

    驻足革命烈士纪念馆:于历史回响中悟忠诚与风骨

    实践团队在参观完李先念纪念馆和董必武纪念馆后,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刚踏入馆内,一股厚重的历史感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馆内的展品无声地诉说着革命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展柜里,锈迹斑斑的步枪、破损的军装,仿佛还带着硝烟的味道,见证着烈士们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在 “英烈墙” 前,密密麻麻的名字映入眼帘,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队员们凝视着这些名字,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敬佩,纷纷感慨道:“他们那么年轻,却为了理想献出了生命,这种对革命的忠诚和无畏的风骨,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队员们参观纪念馆并发表感想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收获颇丰。大家不仅深入了解了红安县的红色文化和非遗技艺,更被当地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精神所感动。队员们表示,将把此次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学校,积极宣传红安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瑰宝,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保平:走进板仓祭忠魂
·下一篇:无
·特稿:探寻红安文化底蕴,体悟非遗传承力量——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
·毛红平:红安籍作家熊立功长篇小说《红安岁月》出版发行——再现红安抗战史诗(
·特稿:红安籍作家熊立功长篇小说《红安岁月》出版发行——再现红安抗战史诗(图
·《开国上将郭天民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简在湖北武汉、红安首发(组图)
·红色联播-罗厚斌:聆听故事传承精神 红安老红军与朱德元帅的革命情谊跨越时空(
·感悟红安“革命母亲”
·红安儿女端午传情 两地共续拥军新篇
·蔡德春:追寻革命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红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赴山西参观学习(组
·特稿:追寻革命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红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赴山西参观学习(组图
·熊立功:湖北红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一行赴河南参观学习(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马玉爽:探寻红安文化底蕴,体悟非遗传承力
特稿:探寻红安文化底蕴,体悟非遗传承力量
特稿:走进板仓祭忠魂
周保平:走进板仓祭忠魂
特稿:走进板仓祭忠魂
熊明钰、蒙晓婧、何秀燕、周梦遥、孙文娜:
特稿:江西财大“语乡行”实践团:踏红迹传
“兵支书”余海滔:从军营到乡野 以实干绘就
邱小薇:江西师大科技学院实践队于都支教:
特稿:江西师大科技学院实践队于都支教:红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