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通宝”有史料记载的只有两枚,一枚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是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据史料记载:“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钱币收藏家戴保庭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也有一种说法是得于某杂货摊商人之手),此枚大齐通宝因为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这枚钱后来以500块大洋卖给了著名收藏家张叔驯。500块大洋大约可以折合成当时的4万斤大米,足够一个一般家庭好几年的开销,当可谓当时“第一大漏”。张叔驯也因此自号“齐斋”,可见这枚钱币的珍罕。据有人考证这枚钱现存放在美国的一个基金会。
“缺角大齐”由清朝时期江南名士戴熙所藏。戴熙字醇士,谥号文节,工诗书,善绘画,喜金石。他将缺角大齐钱拓本首次在其泉学大作《古泉丛话》中予以披露,后世诸谱中缺角大齐均出于此。此泉也一直藏于戴熙手中,当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杭州,戴出于偏见投水自尽,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因为有这种传闻,据说后来戴氏老宅引起了许多古玩商关注,有人高价买下,掘地三尺,无果后又几经转卖,甚至泥土都用细箩过筛,仍未见此泉,都是徒劳一场。其实,关于缺角大齐的去向,泉界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已经深埋地下,而有的人认为在程吴泉手中,因为程吴泉与戴熙有亲属关系,可猜程氏与此泉联系密切。也有传说,太平军攻破杭州城的时候,戴氏怀揣这枚稀世珍钱,投入钱塘江自杀。总之这枚稀世珍宝除了拓片外至今没有人见过其真正的芳容。
图1 这个币74个圆珠,连岛
我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中也有一枚“缺角铜币”。那是10年前在江西兴国县一个收藏者手里“一枪打”(收藏行话,意思是全部东西一起买)来的,当时26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铜币一共600元人民币,平均每个大约23元。购买前我还特地把这枚缺掉一个角的铜币挑了出来,不准备想要。可卖家不肯,几番唇枪舌战无果而终,无可奈何地买下了。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一个被人为故意毁坏的币。可当我用放大镜认真观察后才发现,其断口参差不齐,口沿有非常明显的流通痕迹和很自然的包浆。大家都知道,参差不齐的断口是不能被人工所为的,只能是一种自然断裂,完全可以排除人工作伪。按照逻辑推测,这个币在制作铜胚时就已经断裂了,可能裂缝比较小,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继续进行滚边、印花,直至出厂。在使用过程中这个裂缝开始断开了,掉下了近似一个三角块,成了现在这样的残缺币(图1)。那时候五分钱对于苏区的农民来说也不算小,加上苏区勤俭节约的风气,谁都不愿意把这个“缺角铜币”丢掉,照样在市场买卖中流转。究竟经过多少人之手才展转到我这里,恐怕只有这个币自己才知道。
机制币制作流程与古钱币不一样,很少有缺胳膊少腿的现象,尤其是这种开裂现象。我们只见过阴阳币、合背币、移位币、叠打币等,没有见过这种开裂币。这种开裂币从胚胎时就开始裂缝到出厂流通,混过了道道关卡,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从知道掉了一大块而继续流通,展转无数人之手还不愿意丢弃,更成为今古奇观。以经济价值论,这个币不言而喻,值不了几个钱。但从制币工艺、残次币流通历史以及存世状况看,它绝对是个孤品,是有极高收藏研究价值的。
图2
图3
2011年,我还在一个收藏家手里花高价买回了一个币(图2、图3)。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趣味币,我们来看看:首先从图2的左上方和图3看,两面都有谷穗,可以说是一个“合背币”;其次从图2和图3右下边看,兑换说明在图2右下边是阳文,而在图3右下边却是阴文,因此,可以说是一个“阴阳币”;第三从图2与图3的谷穗不对称冲压过程中看,正面、背面钢模没有对正移位了,所以,冲压出来便变成了“背逆币”;第四从图2右下方看,有两层马齿,说明冲压了二次,并且在第二次冲压时移位了,可以说是一个“移位币”;第五从图2右下方看,小五角星与“每”字之间有一条不规则线条,这是钢模使用久了破裂了,本来不能再使用,需要更换新钢模,但制作工人或许没看见,或许可见了认为一点小裂缝没有什么关系而继续使用,因而印制出来便成为一个“破版币”;第六从图2看右边是正面,左边是背面,从图3看右下方只有少数阴文和党徽图案,显然是由于压力不够造成的,所以又可称之为“弱打币”;另外,图2“每”字右下方还有一个凸起的小三角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没有办法说清楚,留下了一个疑问。这个趣味币应该取什么名字很为难,有人建议取名为“6+1”币(即六个名称加一个疑问)。能取这么多名字的币实属罕见,可能很难找到第二枚如此怪异的趣味币了。
2012年6月16日是个星期六,早上我起得比较迟,吃过早餐,我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一边泡着茶一边翻看李年椿先生1994年6月编著出版的《中央苏区货币文物图鉴》(中国金融出版社),当看到第87页时,我愣住了,右下角一个“五分错版币”图不就是我去年已经买回来的那个吗?我赶紧取出这枚“6+1”币反复对照,果然就是此币!我心里想:这个币怎么在18年前就被人发现了?李年椿先生在编著这本书时,是他自己收藏的还是借用别人的图片?这枚币又经过多少人的手才展转到了我这里? 这时候我想起了在网站上流传的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民国时期的老收藏家,潜心收藏多年,藏品非常丰富,自我感觉价值连城,临终前嘱托其后人悉心保管,不得随意拍卖。老藏家的后人不喜欢收藏,把老藏家的藏品视为破铜烂铁,不太愿意保管这些藏品。
在一次酒会上,老藏家后人与新藏家认识了。新藏家生意做的很好,积蓄了不少财力,穿名牌开宝马吃鲍鱼,当时刚刚入门收藏界。老藏家的后人对新藏家的生活羡慕不已,新藏家对老藏家的藏品仰慕已久,双方由此越走越近。
新藏家有钱,所以经常请老藏家的后人吃香的喝辣的,目的其实很明确,为收买老藏家的遗藏。老藏家后人吃人家的嘴软,本来也不太喜欢这些藏品,便把老藏家的嘱托放在脑后了,慢慢开始向新藏家出售老藏家的东西。就这样大约过了两三年,终于把藏品出售完了。
此时,老藏家后人成了千万富翁,而新藏家的流动资金却越来越紧张,请客日渐少了,档次也有所降低,最后把自己的宝马车也与老藏家后人交换古玩了。一日,旧貌换新颜的老藏家后人第一次请新藏家吃饭,档次很高。席间,老藏家后人长长嘘了一口气说: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把那堆破烂处理完了,成为了有身份的富人,真是太高兴了。新藏家说:我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虽然现金少了很多,但我终于成为了像你先辈那样的收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