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站长是人民日报在地方的第一责任人,他必须对稿子负全部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和新闻真实。”
就这样,零点时分,我又将罗盘站长从被窝里叫起来,请他看稿子。半小时后,罗盘站长给我电话:“稿子没问题,已经告诉总编室,我相信我们的记者!”听到这话,眼圈顿时湿润,这个寒夜真的好温暖。
1点15分,政治版编辑打来电话,说这篇稿得到了后方编辑部的极大关注,领导再三要求导向正确,事实准确,客观公正,有理有度。稿子事实清楚,写得也很客观,但大家反复斟酌,觉得还需要增加一些新的角度,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呈现事实,更好地回应读者和网友的期待。因此最后样都签发了,还是决定稿子暂时缓发。
我的稿子占了整个版面的3/4,这不等于让版面推倒重来吗?叫我如何再见辛劳的编辑!
但我理解编辑的苦心,人民日报的报道,发出去就是“一锤定音”。
1月3日上午9点多,突然接到胡果老师的电话,还没来得及说道歉,她就告诉我:“小曲辛苦,领导说稿子还要发,只要我们拿得准。但要转变角度。”胡老师转告了总编室谢国明主任的意见,与我详细商量了补充采访:从野蛮施工伤害群众感情、未向社会公示伤害公众知情权、政绩冲动影响决策过程等方面进行反思。既要肯定网民爱国热情,不激发对立情绪,又要引导他们理性思考问题,冷静表达意愿。
稿子之后再配发一反思性言论的决定就是高!这样的稿子才更彰显人民日报的大气和客观,这才是更高层次上的引导舆论。
顾不上采访别的了。我立即着手电话采访,请专家分析了如何在网络时代引导网民正确看待问题,整整一天过去,我都在反复核实稿子细节。然后罗盘站长又字斟句酌修改。稿子才最终传去。晚上又和编辑通过5次电话,才最终定稿。
在这样的热点问题上,人民日报不该失语
[非如此不可]:文章正式在报纸上刊登出来都经历了哪些波折,能讲讲背后的故事吗?
【胡果】:说实话,我请前方记者顶住压力,继续采写时,对稿子最终能不能公开见报,心里并没有底。1月1日晚,我们正准备出新年第一块版,小曲的稿子回来了。上下两篇,8000多字。我赶紧报总编室谢国明主任和两位分管主任。几位主任看后,肯定了我们的思路,认为采访是扎实的,在这样的热点问题上,人民日报不该失语,同时提出将两篇整合成一篇,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全貌。粗编完稿子后,我上网将网民的关注归纳起来,缕出近10个问题,传给小曲,希望就原稿没有涉及的,抓紧补充采访,最好去实地拍些照片。
1月3日,二稿传回,我们编成5000多字。晚上9点,编前会报题通过。顺利上版。晚11点,大样通过。11点半,谢主任走到组版平台,传达张研农总编辑指示:必须100%吃准事实,有一丝犹豫,这篇稿子就不发了。主任接着问我:“你怎么看?事实把得准吗?”
我心里一沉:这个报道如果失实,责任不是我能担的。远隔千里,后方编辑又能作何判断呢?但是,作为版面主编,这一刻我又必须作出回答。想了想,我说:第一,我相信我们的记者。人民日报的记者是坚守事实的。小曲抛开个人利害,顶住压力,走到第一线,是为了党报记者的责任。第二,我相信常识和常理。陵园尚存上级批准的商业开发用地近10亩,按照目前一年买100个墓穴的规模,20年也用不完。网络所指商业开发的区域紧挨着陵园中心建筑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的第一视觉中心,放着现成的空地不用,把这里的烈士墓推掉搞商业开发,不合常理。
这个夜班,政治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领导再三要求导向正确,事实准确,客观公正,有理有节。稿子事实清楚,写得也很客观,但大家反复斟酌,觉得还需要增加一些新的角度,才能更全面呈现事实,更深入地回应读者和网民的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