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洛阳市烈士陵园,一边是冷冷清清、占地面积较小的烈士墓区,一边是人来人往、已被商业开发的占地面积较大的“邙山革命公墓”。
这个烈士陵园,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民政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百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之所以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是由于“革命烈士保护区第一区”的烈士陵墓被推平,墓碑被砸碎。
采访现场,不少群众面对此景痛心疾首。
8个烈士墓区仅剩下2个
洛阳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坐落在邙山南侧半山腰上,这里安葬着537名烈士的遗骨,他们是两次解放洛阳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部分解放军指战员。毛泽东亲笔为中共中央起草电报手稿———《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就镌刻在洛阳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副碑右侧。其上还有陈赓题词:“为人民解放而战”。
陵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537名烈士的墓地,原先分布在几个保护区内,就像士兵一样庄严伫立。数年前,有287座烈士墓被拆除,陵园已经将其开发为商业墓地,革命烈士保护区只剩下了第一区和第二区,现在第一区又面临厄运。商业墓地均以“邙山革命公墓”命名。
工作人员还说,多年前,287名烈士陵墓被毁,烈士的遗骨被集中掩埋在这座“副碑”下,因为地方狭小,采用了层层叠压的方法。
记者在“邙山革命公墓”的6个墓园看到,各种塑料花、绢花装点得花红柳绿,显得十分热闹。安葬的只有数位当代革命烈士,其余有寿终正寝的老者,也有殇于惨祸的青壮年。
而仅存的“革命烈士保护区第二区”,125座烈士墓默无声息,墓地周围衰草萋萋。
洛阳一市民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的是学生时代的每个清明节都要到这里扫墓,参加工作后,忙得一次也没有来过。
陵园称“拆除”是为了“新建”
洛阳市烈士陵园办公室一常姓工作人员在回复记者时说,之所以会拆除陵园内第一保护区和第二保护区的墓,是因为明年是洛阳市解放60周年,陵园作为献礼,同时为了缅怀烈士,从12月初开始了改建工程。两个保护区内的墓体都是老式的,现有烈士墓262个。工程将把墓体全部改建成全花岗岩贴面的现代造型。
这名工作人员对拆除陵园让位给商业用地的说法十分气愤。她解释道,因为旧的水泥墓体是突出地面的半球形结构,改建工程必须要把这部分敲掉。改建过程中烈士的遗骨都集中存放,工程结束后还放回原位。
她还说,2007年,洛阳市烈士陵园申报“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7年11月9日,民政部检查组来烈士陵园检查验收时,洛阳市烈士陵园主任在烈士墓区就翻新改造墓体问题向民政部、省民政厅领导进行了汇报。11月20日,烈士陵园主任就此事专程前往北京国家民政部优抚安置局事业处进行了汇报。
墓地紧俏的背后是利益驱动
按照这名工作人员“现有烈士墓262个”的说法,洛阳市烈士陵园简介上的“安葬着537名烈士的遗骨”的说法似乎有了问题,其余的烈士遗骨安葬在哪里了呢?原来是否有墓地呢?
在洛阳市烈士陵园门口,一个做殡葬用品生意的人说,烈士陵园的墓地不仅价钱贵,而且还十分紧俏。
一知情人说,烈士陵园中公墓的价格不等,去年这里平均每块商业墓地的价格是2万余元。
而且,“没有关系,有钱也不中”。
在洛阳烈士陵园原先被毁的6个保护区中,每个区大约容纳了至少300多座商业墓地,粗略统计整个陵园有商业墓地1800多座,而仅剩的两个保护区有250座烈士墓。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陵园墓地开发的利润,远远超过房地产业。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公墓是免收营业税的,因此除去单个墓穴石料的钱(按20%匡算)和土地成本,开发商的利润近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