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后来考证认为,在相关的报道中首次完整、直接提出“南京大屠杀”的,则是德丁刊发在《纽约时报》上的报道。此后,德丁等外国记者又继续发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后续报道,在“日本侵略战争”、“屠杀平民”、“南京集体大屠杀”等提法上更趋一致。到了1938年,一些杂志也加入到了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报道中。
这次在纽约,美籍华人鲁照宁向快报记者提供了他所收藏的美国《LIFE》(生活)杂志(1938年5月16日出版),这期杂志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最早以图片形式报道了南京大屠杀,当中所采用的10幅图片均来自当年留守南京的约翰·麦吉牧师拍的照片……
他们是记者,也是证人
只是记者们没有想到,他们出生入死报道的真相,却在半个多世纪后被一部分日本人指责为“谎言”、“虚构”。
1990年,日本右翼分子、畅销书《日本可以说不》作者石原慎太郎,在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说:“人们说日本人在南京搞了一次大屠杀,那不是真的。它是中国人编造的故事,全是谎言”。他还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一干人犯之前,世界从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这回事。在屠杀发生时,日本的战地记者和西方记者都没有任何报道;《纽约时报》记者德丁没有目睹屠杀;圣公会牧师约翰·马吉也仅仅看到一人被杀……”
面对这样的污蔑,众多已是满头华发的见证者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在一次由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等海外华人社团举行的新闻说明会上,退休后居住在圣地亚哥的德丁特地赶来并在会上发表声明,驳斥日本传媒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的歪曲;约翰·马吉牧师已经故去,他的儿子戴维·马吉不但在会上宣读了他父亲当年从南京寄来的家信,并展示了他父亲用来拍摄日军暴行的照相机……
在这次赴美采访中,记者看到,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前任主席邵子平还保存着这次斗争的资料,以及自己和德丁、戴维·马吉等人的合影,邵子平先生把这些珍贵的史料无私地提供给了我。他说,南京大屠杀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国际性的事件,整个国际社会一开始就听到了它的声音。面对日本右翼分子,这一声音在任何时候都足以振聋发聩。(快报特派记者郑春平)
美国国家档案馆铁证如山———
关注这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多
沉重的历史,躺在一个个盒子里
美国国家档案馆总部位于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市中心,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基本只留有些家谱、族谱,供前来“寻根”的人们查询。规模庞大的新馆位于首都东北部的马里兰,每天从市区的总部有免费的班车开往新馆。
在经过严格的安检后,记者上楼见到了事先预约的研究员艾瑞克(EricVan Slander)。尽管第二天就是“感恩节”,很多美国人都已归心似箭准备享受假期,但艾瑞克却热情地安慰记者“不必着急,安心查询”。不过,当记者递给他一长串要找的内容时,他却露出一丝难色———不为别的,而是因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馆藏资料实在太多了!光是找到这些目录,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艾瑞克略作思考,然后果断地对记者说:“跟我来!”
原来,通常情况下记者应该提供好准确的档案编号与存放位置,再由专门的档案管理员到存放库提取。而艾瑞克为了方便记者查询,直接将记者领进了档案存放库!装有智能识别系统的大门缓缓敞开,眼前的一切在记者看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在这个足有两三千平方米的仓库内,一排排铁架分列两旁,中间留出一个窄窄的走道;每个铁架上面又隔出了好多行,每一行都密密麻麻放满了一只只“盒子”。显然,每个盒子内无疑都是一段曾经发生的历史。
“像这样的仓库我们有35个。”艾瑞克一边介绍,一边仔细查看着每一列档案旁标注的内容提示。二战结束后,美国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和日本战争罪行进行了大规模搜集研究,并分门别类保存在国家档案馆。
突然间,艾瑞克在标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