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上写着,“1863年,NEWYORK TIMES”。“居然140多年前的时报还在!”记者的心立即放下了,“70年前德丁在南京的目击报道应该离我不远了!”
“就是它!”当写有“1937年12月份纽约时报”字样的盒子终于闯进我的眼帘,我的心跳在加速。
一行又一行铅字真切地在我眼前重现,时间仿佛凝固了,历史就在耳边发出它最为真实的声音:
“南京马路上尸首累累。有时要先移动尸体,汽车才能通行。”
“日军占领下关门后,对守备队进行了大屠杀。中国兵尸体在沙袋间堆积如山,高达六英尺。到15日深夜,日军还没有清扫街头,两三天中,军车来往频繁,常常在人、狗、马的尸体上碾过。”
……
1937年12月18日的《纽约时报》约有38页,而记者德丁发回的这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就刊登在头版报头下方的显著位置。他显然难以尽述在南京所见到的太多的非人场景,这篇报道的篇幅延续较长,因为头版版面所限,接着又转到了第10页。这些文字虽然没有配图,但记者今天读来脑海中却不断涌现令人惊骇的屠杀场景。
想到上海发稿,但被日军挡回
感谢德丁,是他记录下了真实的历史。然而文字犹在,作者却已永别人间。“如果你早来几年,或许还能见到德丁本人。”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负责人陈宪中先生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德丁已在两三年前去世,关于他写就这篇报道的前后经过,联合会和热心的海外华人曾经对他做过访问,留下了珍贵的文字和影像资料。
70年前,从美国休斯顿来到遥远的中国,德丁为了获得免费船票,在货船上清洗甲板和胶轮。起初他是上海英文《大陆报》的编辑,后来供职《纽约时报》。
1937年8月底,关注日军侵华战争的德丁来到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1937年12月13日起的两三天时间内,德丁与留守的为数不多的外籍人士一起,成为南京大屠杀的直接见证人,他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在城内烧杀淫掠的滔天罪行。作为一名记者,迫切的使命感让他急于想把这一事件报道出去。然而,当时的南京其实已经成为一座孤城,没有水没有电、没有报纸也没有广播,一切可能的发稿渠道都被切断。怎么办?赶紧去上海!12月14日,德丁乘车赶回上海。然而,才到句容,那里的日军就把他挡了回来。当时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在这一天的日记里记下了德丁的遭遇:
“《纽约时报》记者德丁先生打算乘车去上海,这种想法值得称道。但是我不相信他能顺利通行,尽管如此,我还是托他带一份电报到上海,电文如下:……”
“我刚刚得到消息,德丁先生已经返回,上海之行没有任何结果。遗憾!”
日军攻陷南京后展开血腥屠城,一方面他们不愿意消息外露,另一方面又不想看到外国人继续留在南京。12月15日,德丁终于乘上了美国的瓦胡号炮舰离开南京去上海。17日一到上海后,他赶紧向美国国内拍发自己的新闻稿。12月18日,这篇报道便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头版。
南京屠城引发“新闻大战”
除了德丁外,当时留在南京并报道南京大屠杀的还有另外4名外国记者:《芝加哥每日新闻》的斯蒂尔、美联社的麦克丹尼尔、路透社的史密斯和派拉蒙公司的门肯。
登上瓦胡号炮舰后,一场“新闻大战”也就此展开。
德丁赶紧去找无线电发报员试图发稿,却被对方以“违反规定”为由拒绝了。老到的斯蒂尔则设法将南京大屠杀的消息以“日军杀人盈万”为题发回了美国,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刊登了他的报道,斯蒂尔也因此成为国际上报道南京大屠杀消息的第一位外国记者。同时,斯蒂尔还以《太阳报》和《每日邮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向两报发出了消息。德丁则不得不在上岸后的第一时间内发回自己的报道。多年后,德丁在谈到这次“新闻竞争”时说,“我年轻,又是新手,斯蒂尔是老手,所以抢在我前面发出独家新闻。”
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