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系列之一
近年来,写作的时事、经济、文化类的文章多有获奖,应朋友和战友们的要求,此后将一年以上时间的作品与“新四军战斗在江淮河汉”系列交叉发表,间或还有一些即兴作品。发表过的作品,基本保持原文,不作特别修改。
我的战友《父母爱情》编剧刘静
我认识的刘静年青活力,热情豪爽,才气横溢,极具人格魅力。她对当代军事文学的繁荣所做的贡献,她的代表作《父母爱情》在全军广大指战员所获得赞誉,已成当代最优。谨以记录我所了解的过往,表示对这位伟大军旅作家的敬意!
三十多年的战友
我认识刘静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年青的女军人。1984年4月上旬,我因为编辑徐帅回忆录,经常去徐帅驻地。刘静在部队一个特殊的部门工作,也经常去徐帅驻地。经徐帅郭春福和李而炳两位秘书的介绍,我们开始认识。此后见的次数多了,也就熟了。此时我即深知她不凡的文艺天性和执着的创作热情,更多的了解,还是在后来的工作中。
1985年《解放军生活》杂志创办,1月16日解放军出版社在北京饭店召开创刊茶话会,军委和驻京各大单位的主要首长差不多都到齐了。联系工作量很大,刘静为出版社做了很多工作。后来中央电视台军事部和《解放军生活》杂志在总后礼堂联合举办中央电视台1986年元宵节军民联欢晚会,需要电视观众和人手帮忙。我向同为制片主任的赵元贵、导演吴绍华建议,从刘静所在的单位借调了一批女兵参加了电视节目的录制。录制工作结束后开了一个联欢会,战斗英雄史光柱、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获得者包顺庆、高华瑜、硬骨头六连连长朱喜才、军旅女作家何晓鲁都参加了,战斗友谊难分难舍,这些女兵们一个个哭得稀里哗啦。
刘静对同志对朋友是个很仗义的人。《解放军生话》杂志创办之初,为了扩大杂志的影响,发表了许多名记者、名导演、名演员、名作家的文章,我也希望她写点文章。别看她年轻,但刘静此时志在军事文学创作,对在综合性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并不感兴趣。但她对编辑部的工作继续给予了许多支持:为纪念建军60周年我们参与拍摄《让历史告诉未来》电视系列片,需要联系采访一些老革命家和领导同志;为1987年中央电视台建军60周年文艺晚会《军歌大连唱》在海军礼堂的演出;为杂志参加1985年“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1987年评选“全军优秀班长”活动,两次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颁奖大会,军委首长接见,以及在西直门宾馆二炮文工团演出文艺晚会,刘静为这些活动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尤其《军歌大联唱》参加演出的有马国光、耿莲凤、张振富、彭丽媛、阎维文、郁钧剑等一大批著名演员,后台备场工作是由刘静带着她的女兵们负责的,没出过一点误差。
刘静入伍和她投身军事文学的创作几乎是同时。文学创作是靠天分的,刘静有超乎常人想象的天分,年纪轻轻就创作了那么多有影响的军事文学作品。不是天才,谁也做不到,也写不出来。但对军事文学的创作,得有大量的军事阅历和军事知识做铺垫的。她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所有军人的一切,她都知道。但军人面对战争、面对国家、面对人民、面对艰苦、面对生死,是需要积累大量创作素材的。《解放军生活》创办初始阶段的几年间,三个晚会请了那么多英模人物;“祖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一百名金质奖章获得者到了北京;一百名优秀班长代表到了北京。后来刘静和这些英模人物都成了朋友。这么多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那一位不是一部教科书,那一位不是军队某个领域的排头兵,与他们做朋友,她的创作资源,自然是他人无可比拟的了。
初心不改,坚守写作投稿的底线,可能是刘静成功的原因之一。她的许多作品,都是放在号称军旅作家摇篮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又有刘立云、侯建飞等这样的著名编辑为她的作品编辑出版,她很快在全军名声大噪。1999年底我到解放军出版社当社长以后,我多次向她约稿,她都婉言谢绝。后来解放军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合并,我继续任合并后的解放军出版社社长,此时我再次向她约稿,她还是不肯,此时是因为她已经离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不愿意再走回头路了。但她仍然很高兴我能成为她曾经任职的单位当领导。她开玩笑的说,您熬了十多年,终于成了我间接的领导,直接的首长了。
《父母爱情》的时代贡献
我爱看电视剧,有些电视剧反复的看,尤以《父母爱情》看的次数最多。
几年来,我一直想写一篇《父母爱情》的剧评,迟迟未动笔,是因为我对电视剧的编剧刘静太熟悉,对该剧反映的历史背景太熟悉,对剧中矛盾冲突的场景太熟悉,对剧中人物的命运走向太熟悉。写一个全景式的剧评,怕写成流水账;写演员的表演,面面俱到,怕太单调;写某一个特定演员的表演,怕顾此失彼。
现在,刘静已经不在了,写不写都无所谓了。随着刘静的离世,她与《父母爱情》一样,都已经成为历史,成为丰碑,成为生命的永恒了。
《父母爱情》只要是军人都喜欢看,因为它是部队生活场景的再现。
入伍五十多年来,我住过、去过的部队营房超过上百个。上世纪陆军师以下部队,包括带部队的军分区、守备区、要塞区、仓庫、边防团的营房都差不多,苏军制式。营房大门、营区道路、办公楼、礼堂、招待所、食堂、操场、厕所,包括远离主营区的守备连连队的营房和操场,规制一样。平时的出操、训练、操课、开会,全军都是按照同一本条令条例实施的,所有部队的日常生活在这部电视剧里基本上都是情景再现。所有在部队待过的战友都感同身受,身临其境;而对于所有转业、复员的战友们基本上是共同的历史回顾,更是兴味无穷。
我入伍所在部队和刘静所写的《父母爱情》所在部队的原型都应该是解放战争华东野战军所属部队。我们部队的营团级领导干部和《父母爱情》里塑造的江团长、丁副参谋长一样,都是山东人。新中国成立后,不打仗了,部队稳定了,正当婚姻年龄的干部开始找对象了。当时部队干部的婚姻不是由父母包办就是在当地找的。我们部队当时在沪宁线沿线大中城市驻防,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当时部队领导干部的对象大多是无锡、苏州、常州、镇江、上海等城市里的女教师、女职员、女干部。刘静所写的江德福所在部队所在地区应该是胶东半岛,他所在的部队没有经受过大整编、大换防。应该说这个部队是全军少有未经体制编制调整的部队。当然写不写是作家的选择,如果写,一是过程复杂,小说写作中难以表述;二是矛盾突出,小说中的人物难以掌控。但,这不等于刘静在写作《父母爱情》时无有所考虑。因为她在写作这部小说时,与战友们有过许多次对祖籍山东打过仗的营团干部在部队状况的探讨。她曾探讨过1988年授衔时,少将以上军衔山东籍的干部为什么这么多。她也曾探讨过“文革”中期,华东部队往华北偏远艰苦地区调,在一些小城市,一些干部编出顺口溜: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看到当地农村生活状况就说:窗户纸糊在外,芦席苗子当锅盖,公公穿错儿媳妇的鞋;一些不愿随军的家属表示:情愿东西南北两地走,也不拉家带小“走西口”。她也曾想把这些纷繁的情感因素写到小说中,但是太过复杂,后来她放弃了。应该说目前《父母爱情》的人物关系、社会矛盾的处置是最为合适的。
这部剧的男主人公江德福,1955年授衔时是少校,一般是解放战争中后期入伍,打了一些摧枯拉朽的仗。新中国成立后,如果在陆军任职,又经历了生死两茫茫的抗美援朝战争。职务副团、正团。到了结婚年龄,没老婆的,部队驻防在大中城市附近的,就近找。江德福一不留神碰上了安杰,尽管是资本家的小姐,天仙似的,此时就“爱情价更高了”,任你撤职复员,这个女人也要要。此后,“三反五反”“公私合营”,只要碰到运动,丈夫虽然受到一些牵连,到头来,职务的晋升也受到影响。但是丈夫职务越受影响,父母爱情就越甜密。
《父母爱情》写的是部队大院里的事。看过好几部这样的电视剧,大多是写特大城市里部队的大院,大院里有些子女们比的是父母的职务高低,住房大小,车辆等级,以及隨着父母命运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着的人生。而全军大多数部队的营院,都在中等城市,也有一批在艰苦偏远地区。实际上在那个年代,在这些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父母职务等级反差不大,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中长大的,共同的年代,共同的命运,演绎了共同的生活。“文革”中的造反派,后来又纷纷当兵提干,插队下乡,各走各的人生路。这才是那个年代部队大院里长大孩子的真实写照。江家的三男二女在这部电视剧的表演淋漓尽致,尽显特色,各有千秋,对话语言活灵活现。
像剧中江德福这样的团长、司令,我们这些上个世纪中后叶来自部队后来进了大机关的干部见得多了。江团长有点资格,并不老,但打过仗;有点文化,并不高,但上过速成学校;资本家的老婆,漂亮、有点怕,但管不了;有点水平,主要靠经验,但当个师长、军长、司令的能力绰绰有余。打过仗,会用兵,会带兵,会搞军事训练,会管理部队。忠诚于党,忠诚于部队,爱干部战士。找了个成分高的城市小姐做老婆,运气好的不受影响,后来到副军、正军,年纪轻的熬到1988年授衔时,少将、中将什么的,很正常。运气不好的,受老婆的牵连,正团、副师、正师到顶的一大批。郭涛把江团长、江司令这个角色拿捏得非常准确,演绎得特别到位。
梅婷演的安杰老师,人物把握极有分寸。漂亮,资本家的女儿,但底气不足;家里,有丈夫护着,外面,有丈夫罩着,没受过什么气;因为嫁了部队的一个团长,躲过了一次次的政治运动,没挨过整。但刘静也不让她安生,弄了一个从农村过来的小姑子,天不怕,地不怕,见到不顺眼的就开骂。受了小姑子不少的气,唯有忍着、受着,没办法。安杰这个角色,在当时的部队里,太普遍了。刘静赋予这个角色的全部内涵,都让梅婷吃透了。这个人物梅婷演绎得既稳、又准。安杰这个人物在《父母爱情》中出现,让那个时代与她相同命运的妇女,感同身受,大受欢迎。
江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学生时代的江亚菲和军人江亚菲,虽然不是同一个演员,但她们的表演简直是天才,好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