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情深——试述新四军对泾县地方群众的支持 |
2008-06-17 08:55:33 |
|
作者:甘桐文、甘胜利 |
浏览次数: |
|
|
|
|
四军支持下,和县政府官员评理,强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农民已为新四军出了挑夫,不应再出钱,结果取得了胜利。章家渡工抗会因在镇上势力很大,且有武装力量,保甲长见了惧怕三分,对保甲经费也不敢硬要,章家渡工抗会办的供销合作社,也抗掉了国民党的苛捐杂税(营业税、屠宰税、烟酒税等)。
各镇、厂的工抗会还组织领导民众进行了增加工资的斗争,章家渡糕饼店工人因生活艰苦,为增加工资而罢工,工抗会予以支持,并找老板说理,结果老板同意每人每月的工资由6—7元增至7—8元。通过增资斗争,手工业工人一般的增资幅度在10%左右,不增加工资的则每元减少一工(如本来一元钱做工五天则改成四天)此外,根据军部的有关劳动政策,还要求增加发衣服、毛巾等。
云岭、茂林、铜山等地的农抗会和章家渡的工抗会还自己开办了供销合作社。章家渡工抗会在田中乡办了一个供销合作社,股本由会员凑,每0.5元为一股,共凑了近180股,合作社以大大低于市场的价格向会员供应生活必需品,生意很好,三个月分红一次,每股可分红0.1元。云岭农抗会于1938年号召本乡136家集资,每家1元,在云岭街办了一个供销合作社,供应日用百货,第二年资本增到300元,每股(1元)分红0.2元至0.25元,1940年底撤销时除分红外,每股还分得5元。
四、 创办工业合作社,发展地方经济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扩大军事侵略的同时,对中国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特别是沿海和交通沿线的许多重要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地相继失陷后,中国工业的绝大部分为日本侵略者所控制。沦陷区内的民族工业、交通运输、手工业因日本的野蛮掠夺而惨遭破坏,许多手工业者失去了谋生的手段。农业生产也遭到空前大破坏。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由于滇缅国际公路被关闭,外来经济援助的通道被阻,这样使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一个最为困难的时期。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一批国际友人如路易•艾黎、爱德加•斯诺、伊文思•卡尔逊等配合宋庆龄、廖承志、胡愈之等人,向国际社会发起募集资金和物资,支持中国的持久抗战,并在这种形势下,组织成立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工合)”,“工合”的主要任务是召集失业工人、流亡难民,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下组织起来,兴办各种有利抗战的工业、手工业合作社,发展生产、粉碎日寇经济封锁,支持抗日斗争。1938年6月初,艾黎等人由上海经香港到达汉口,筹备组织工业合作社,并得到周恩来的支持。8月,中国“工合”总会在武汉成立,到1939初,相继建立了西康、川康、东南、西南四个办事处,从此,“工合”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工合”东南办事处设在江西赣县,主任由艾黎兼任。根据当时任中国工合总会组织组长卢广绵的回忆,“东南办事处在1939年到1940年,先后建立了28个事务所,组织的工业合作社最多时有700多个单位,社员8000多人,遍布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几省,”后“随着工作的开展,把浙江和安徽分了出去,成为一个新地区。”在艾黎的指导与帮助下,工合浙皖办事处于1939年4月在皖南山城屯溪成立,艾黎接受了当时担任中共浙江省委文委书记骆耕漠的推荐,委派章秋阳(工合运动发起人之一的章乃器之兄)为主任。
新四军部队进入皖南后,于1939年7月,新四军政治部派叶进明、侯蔚文、蒋传源三人到屯溪参加“工合”浙皖办事处工作,1939年11月,又在泾县茂林设立了“工合”泾(县)太(平)事务所。自此,新四军把地方民运工作与组织合作社运动紧密结合起来。1940年11月,由于国民党的阻挠破坏,“工合”活动被迫停止。“皖南事变”后,“工合”泾太事务所遭到彻底破坏,房屋被烧,人员大部分被捕。
中国“工合”浙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