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选登 >> 第一卷 通讯员之路
71.提高稿件可读性
作者:王开忠
浏览次数:
2024-11-08 14:02:5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所谓可读性,主要指稿件能够引起读者兴趣,有一定吸引力。这个题很大,面很宽,但我想,提高稿件可读性,从总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选材和写作两个问题:选材,要选择使人感兴趣的新闻素材;写作,要把文章写得引人入胜。

    一、要选择使人感兴趣的新闻素材

    每天,报纸上都要发表大量新闻,但不一定每条新闻都有很大意义,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有些新闻多数人感兴趣,即是“共同兴趣”;有些新闻少数人感兴趣,即是“特殊兴趣”。我们选材,抓新闻,首先应注重读者的“共同兴趣”,在报纸有限的版面上使更多读者得到满足。

    可是,我们发现目前报纸上有些新闻“宣传味”很浓,引不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因为有些文章是“官样文章”,是专门写给领导看的,而大多数读者感到与己无关,也就不大愿意看,这样,就失去了文章的可读性。

    提高稿件的可读性,在选材上要注意“五性”,即:针对性、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接近性。如果我们能够选择这“五性”的新闻素材(每篇文章不一定同时具有这“五性”),我们的报道就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这方面,我是有一定体会的。

    1987年初,中央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大学生事件的新闻。我认为,我们的新闻不能跟在别人屁股后边跑,不能人云亦云。目前,应该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从正面加以引导,我们的报道应该走在报纸、电台的前面。当时,我在铁道部工程指挥部负责对外报道工作,于是,我带领工程指挥部下属单位的两位通讯员采写了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稿件。《光明日报》收到稿件不到一个星期,就在头版头条发了一千多字的消息,接着,在2版头条和显著位置连续刊发了5篇较长的人物通讯,读者反映很不错。事后,报社一位主任对我们说:“本报连续发表通讯员6篇系列报道,这是罕见的。”我想,如果我们不是抓住这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新闻素材,这些稿件是很难见报的。

    抓一些趣味性的报道,更能增强稿件的可读性。1987年年底,我了解到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总医院医生李庆恒不仅能用手拿电,还能用“电气功”治病,我想这事很有趣味性,有很大的报道价值。于是,我采写了《神奇的电气功》这篇通讯,在《人民铁道》报3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编辑同志还特意配了插图,后来此文《瞭望》周刊也采用了。稿子见报后,不少读者给报社、主人翁和我来信,打听医院地址,准备前来观看主人翁的医疗技术。趣味性的报道最能引起读者兴趣,但我们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能添枝加叶,更不能胡编乱造。前些年报纸上出现了《猴子放猪》、《天上来客》等完全虚假的报道,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新闻的接近性。新闻发生地离读者越近,往往读者对新闻越感兴趣。例如,如果我们报道国外有人抢银行,即便抢的钱数有几十万、几百万美元,我国的读者也不一定感兴趣。如果我们报道国内有人抢银行,即便抢的钱数只有几万元或几千元人民币,我国的读者也一定很关心。这说明,近距离发生的新闻对读者的影响比远距离发生的新闻影响大。这是地理上的接近性。我们通讯员注意地理上的接近性,有针对性地写稿,就能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新闻除了地理上的接近性外,还有职业上的接近性、性别上的接近性和年龄上的接近性。职业上的接近性,对专业性报刊尤为重要,反映农业战线事情,对《农民日报》有新闻价值,对《工人日报》不一定有新闻价值。如果我们将铁道建设、铁路运输方面的新闻投给《煤炭报》,即便该报登了,煤炭系统的职工也不一定愿意看;性别上的接近性,如《中国妇女报》,一般反映妇女方面的新闻,我们如果给该报投稿,就要注意采写妇女方面的事情,因为该报的读者妇女占多数,与妇女无关的报道,多数人往往也不感兴趣;年龄上的接近性,是读者层的问题,我国目前在这方面有《中国少年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老年报》等报刊杂志,我们只有针对不同报刊,采写不同层次年龄的人和事,才能受到不同层次读者的欢迎。《中国少年报》上刊登中、老年人的事,少年们就不感兴趣;《中国青年报》刊登老人和儿童的事,青年们就不感兴趣。1988年年底,大秦铁路通车运煤,如果写一篇反映大秦铁路职工建设大秦铁路的“万金油”稿件(投给哪家新闻单位都行),很可能一家新闻单位都不会用,而且即便用了,读者也不一定愿意看。我根据《中国青年报》还没有突出报道过这条铁路建设的情况,采写了一篇反映青年铁路职工奋战大秦线的长篇通讯,投去后,很快在该报2版头条位置刊用了。

    二、要把文章写得引人入胜

    1、要采用较好的、恰当的表现形式。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是一篇新闻成败的关键。一篇新闻,素材很好,主题也好,如果表现形式不好,写得一般,也会使人不爱看。相反,一篇新闻,即便素材一般,主题也一般,如果表现形式很好,写得生动活泼,往往能使人爱不释手。
为了写好报道,我经常在表现形式上动脑筋。1987年我带领一位通讯员采写了铁道部十一工程局医院陈兰芳的事迹通讯。陈兰芳是一位女医生。开始,我们写了两三遍,都感到不满意。后来,我们根据这位医生的主要事迹是热情为病人服务的特点,采用让人听起来感到亲切的第二人称来写。这种表现形式和主题内容比较一致,和主人翁那种热心肠的服务态度协调起来,使文章有了感情色彩。《白衣丹心》这篇通讯在《人民铁道》报3版显著位置发表后,读者反映较好。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形式要为主题和内容服务,如果形式和主题、内容不协调,不适当的表现形式还会适得其反。

    2、要选好角度。新闻不能大而全。有句俗话叫“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长”往往和“臭”连在一起(我并非否定所有长文章)。文章写长、写全了,往往就杂了,没有重点,就不精彩,人们就不爱看。因为读者不愿花大块时间去看那些平淡的长文章,所以我们写稿应尽量选好角度,写一个侧面,写一个问题。1986年9月,我陪同首都一批记者到大秦铁路工地采访。大秦线上有很多先进事迹可以报道。回来后,我马上写出一篇五千多字的通讯,内容有节约用料、技术革新、科学管理和无私奉献四大方面。我写好后看了一遍,感到很一般,没有感人之处。我想,自己感到平淡,怎么去打动编辑、打动读者呢?我决定重写,只抓住无私奉献一个方面来写,尽量写细、写活。这篇两千多字《海一样的胸怀》的通讯投往《人民日报》不到10天,就在2版刊用了。

    现在报上经济新闻比重越来越大。经济新闻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富有生活情趣。写不好,就是数字加概念,使人感到厌烦。要克服这个问题,尤其要注意选角度。选什么样的角度呢?主要是选择与广大读者关系密切的角度。换句话说,就是要符合读者“口味”。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1986年5月,我在《经济日报》实习,纺织工业部召开纺织工业发展战略讨论会,我去采访。报社有的同志说,这类会经常开,不一定好报道,听听就行了。但我想,我既然去了,还是要把会议报道出来为好。会上,内容很多,有部长讲话,有专家建议,有纺织工业队伍建设等问题。但我发现,吴文英部长讲话中关于近两年纺织品生产发展方向很有价值,关系到千家万户穿衣问题。于是,我选择了这个角度进行了报道。《吴文英谈纺织工业发展方向——精细加工,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这篇消息发稿第二天,就被采用了。我想,广大消费者对这篇消息是愿意看的。

    实践证明,选择新闻角度对提高新闻可读性至关重要。新闻角度是表现新闻事实的一种方法,是客观的,又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写稿时,既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随心所欲“抢扭”角度,又要考虑文章效果,有的放矢选择最佳角度。苏东坡有首《题西林壁》诗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在写稿中,根据实际需要,客观地选择“远”、“近”、“高”、“低”的不同角度,就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3、要精心制作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人说,“看人先看脸,看文先看题”;也有人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这些都说明,文章的标题很重要。一条平庸的标题,常使人望而生厌。相反,一条好的标题,常常吸引读者把文章看下去。近几年,报纸上有不少好的文章标题,在我心中久久不忘。有些好标题,即便过去几十年,人们还有印象。如解放战争时期发表过一篇消息,标题是《昔日战辽西,遵纪爱民传佳话;今日驻辽西,艰苦奋斗续新篇》,这篇新闻主要是介绍战争年代我军严格遵守群众纪律的故事,我想这一故事之所以能从战争年代流传至今,除了我军指战员本身模范事迹感人之外,与报道这一事迹的好标题不无关系。

    文章的大标题制得好人们爱看,文章的小标题制得好人们也爱看。1980年,我采写过一篇叫《灾区今日气象新》的通讯,用几位战士的谈话,反映河南兰考农村的变化。文章分3段,开始编写的3个小标题很一般化。后来,我进行了加工。第一段,是一位战士谈到他家乡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收入增多,家中买了飞鸽牌自行车和蜜蜂牌缝纫机,我将原来很平淡的小标题《盖起新瓦房,添了新家具》改为《“飞鸽”、“蜜蜂”进新屋》;第二段,是一位战士谈到他家乡落实农村政策后,当过木匠的父亲又干起了旧活,收入增加,我将原来的小标题《父亲重操木匠活》改为《斧头、刨子解愁眉》;第三段,是一位战士谈到他家乡执行党的政策后,种地有了自主权,粮食大幅增产。我把原来《五谷丰登有余粮》这个小标题改为《花生、黄豆喜丰收》。这3个小标题,前两个采用拟人手法,后一个采用和前两个基本对仗手法,投往报社很快被采用。后来编辑同志说:“当时报社收到四十多篇反映农村大好形势的稿件,之所以用了你这篇,主要是几个小标题制得好。”从此,我更加重视文章标题的制作了。

    4、用散文式笔调写新闻。近几年来,一些新闻单位和一些新闻工作者都提倡用散文式笔调写新闻,尽管有些不同看法,但大多数同志持肯定态度。我认为,采用散文式笔调写新闻,能使文章精彩活泼,引人入胜。我至今还记得1982年《光明日报》刊登的樊云芳和夏浩然合写的《“飞天”凌空》,这篇通讯尽管文字不长,是一颗“小手榴弹”,但胜似一发“大炮弹”。这篇散文式通讯被评为全国好新闻是当之无愧的。通讯能用散文笔调写,消息也同样能用散文笔调来写。还是在1982年,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从导语到正文,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我发现,后来不少追悼会的报道都采用这种写法,真是一花引来百花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72.注意积累
·下一篇:无
·72.注意积累
·73.学会修改稿件
·74.不要写错别字
·75.不可小瞧标点符号
·76.注意引文的使用
·77.数字要准确、规范
·78.时间——要写具体日期
·79.不能把名称搞错
·80.学会使用工具书
·81.记住一些重要节日和纪念日
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