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宣传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就需要我们通讯员站在本单位,放眼全中国,分析研究各种客观事物,从中找出有重要政治意义,并能影响全局向前发展,有利于推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落实的典型事例。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我们有较强的政治敏感。
1984年初,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命令,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兵改工”,是党中央对军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决策。1986年夏天,我了解到铁道兵改工后,队伍的编制、体制适应了形势的需要,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一事实证明,党中央的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当时为贯彻中央裁军百万的决定,各部队继续进行精简整编。我想,把铁道兵改工后的大好形势和取得的成绩报道出来,对促进部队整编工作的开展,不是很有指导作用吗?这条新闻出手后,很快被新华社播发,《人民日报》在头版2条位置用醒目标题刊出,全国其他十多家新闻单位也同时采用了。
实践告诉我们,新闻敏感首先取决于政治敏感。政治敏感不是靠天赋,主要是靠平时学习和培养。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心中要有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就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熟悉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善于从政治的全局上分析事物、观察问题,才能“抓”到有价值、有影响的新闻。
附:原铁道兵“兵改工”做出贡献 上半年完成投资和实现利润创同期最好水平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王开忠)原铁道兵部队并入铁道部两年多来,基本上实现了由军队生产型向企业经营型的转变,活力明显增强,效益显著提高:1985年在完成投资、实现利润、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4个方面都比“兵改工”前的1983年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这支队伍又在完成投资和实现利润方面创造了近几年来同期的最高水平,已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始建于1948年的铁道兵部队,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劳,也为我国铁路建设、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1984年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铁道兵部队并入铁道部,集体转业。原铁道兵领导机关和所属部队,分别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和铁道部工程局。他们近几年来担负了12条铁路建设任务,其中有3条是国家重点工程。这些铁路大部分在山区、高原、边疆,地形、地质复杂。有的沿线是高山深谷和戈壁沙漠,有的沿线是原始森林和雪山草地。广大干部职工在艰苦条件下,较好地完成了青藏、南疆铁路收尾配套工程和其他各项施工任务。在两年多时间里,工程指挥部系统已向国家交付了4条新建铁路,1985年底交付的兖石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无论是施工速度,还是工程质量,都是我国近10多年来铁路建设中最好的,多次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赞扬。
这支铁路基建队伍在科研、技术革新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目前,这支队伍的综合机械化施工水平已达到百分之68,在隧道开挖、喷锚支护、桥梁基础、墩台施工和土石方等主要施工工序上,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在管理方面也开始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不少工程局采用了网络技术、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技术。
原载1986年8月31日《人民日报》1版2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摘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