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句俗语,叫做“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此话在新闻报道上也非常适用。新闻报道的基本任务就是不断宣传新成就,传播新经验,反映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新闻,贵在“新鲜”二字。陈旧的“烂桃”,谁也不爱吃。因此,我们宁可写一篇新鲜活泼的新闻,也不要写十篇、百篇没味的“烂桃”式“旧闻”。
1987年元月,各报纸、电台都在报道有关大学生闹事的消息。开始,我也准备写一些同样内容的报道。但又一想,新闻报道一定要跟上客观事物发展的形势,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深入。如客观事物前进了,自己的报道还在“原地踏步”,吃陈旧的“烂桃”,肯定会失败的。我琢磨着,关于大学生问题的报道,各新闻单位可能要深入进行。这种深入,可以报道一些闹事学生思想转变等情况,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反映大学生正面的东西。我们记者、通讯员在这个问题上要有超前意识。于是,我执笔和十八工程局的雷汉发同志采写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在铁路建设工地锻炼成长的消息,《光明日报》收到稿件后不久,就在该报1版头条位置发表了。这篇消息,比当时其他新闻单位宣传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报道早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从这里我认识到,要真正写出一篇新鲜的新闻,除了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现行方针和政策外,还要经常注意新闻单位的宣传动向,掌握哪些方面是报道过的,哪些方面是当前正在报道的,哪些方面是将要报道的。只有这样,才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鲜桃”。
附:
变远大理想为行动 让知识与实践结合 900多名大学毕业生在大秦铁路建设中做出贡献 300多人入党800多人立功受奖 近百人走上段、队领导岗位
本报讯通讯员王开忠、雷汉发报道 “这些大学毕业生,个个都是好样的”。这是春节前夕我们在大秦铁路工地采访时,听到筑路工人对铁路建设工地上的青年大学生们的赞语。
参加大秦铁路建设的2100多名知识分子中,有900多名是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有的来自铁路高等院校,有的来自清华、北大等名牌学府,不少人开始分配在机关工作,但是他们“不恋机关恋基层”,主动要求到施工第一线,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远大理想变为实际行动。他们同筑路工人吃一样的大锅饭,睡一样的大通铺,穿一样的工作服。夏天,工作在40摄氏度高温、120分贝噪声的隧道作业面;冬天,奔波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野外工地上,不仅经受了锻炼,而且为大秦铁路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生张福钦,开始被分配在局机关工作,后来,他主动要求调到条件艰苦的军都山隧道。在这里,他常常一身泥,一身汗,在洞内和队干部一起组织施工,不断改进施工方法,创造了月掘进超百米的全局历史纪录。现在,他不仅掌握了隧道施工的一般掘进技术,而且掌握了国内外几种先进作业方法。他深有感触地说:“青年人要有所作为,就得寻找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我理想的土壤,是那火热的筑路工地。”30岁的主任工程师肖克亮,大学毕业后,学校想让他留校任教,可他毅然来到筑路工地。他一人担任了23座涵洞施工的技术指导工作,不分昼夜地奔波在各个工点。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这些涵洞的工程质量均在良好以上。他还认真调查研究,对6项设计不够合理的工程提出重新设计的建议,为国家节约资金近10万元。
大秦铁路施工突出的难点是隧道多,地质复杂,塌方频繁。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闯出一个个征服自然的新路子。第一工程局和十八工程局隧道施工遇到了软弱围层和松散土体,用老办法掘进,速度很慢,大学毕业生们在老工程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大胆试用国外的“新奥法”和“眼镜法”施工,加快速度近1倍;十三、二十工程局的大学毕业生在隧道中,面对断层、碎石地段,不断和干部工人探讨新的钻爆方法,使日掘进速度由3米多上升到6米多;十八工程局的大学毕业生在白家湾隧道施工中,在滴水如注的掌子面上,和干部们一起探讨采用统筹法、优选法作业,和工人们一起研究炮眼最佳布局方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双线隧道单口月成洞316.8米的全国最高纪录,把我国隧道施工水平推向了世界先进行列。
活跃在大秦线上的大学毕业生敢想、敢干、敢于破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落后的管理方法,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全线近百名大学毕业生担任段、队领导后,通过改革创新,企业面貌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变。3年来,他们之中有300多人入了党,800多人次立功受奖,有的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还有的走上处级领导岗位。
原载1987年1月31日《光明日报》1版头条,《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转载部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