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三、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 |
作者:《习仲勋主政广东》编委会 |
浏览次数: |
|
|
|
|
实状况,细心倾听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省农委领导杜瑞芝在亲赴“分田单干”重灾区紫金县进行调查和工作,并同省赴惠阳、河源、和平县调查组及地县委的领导交换意见后,于1980年6月、7月给省委写了两份报告,反映了农村包产到户、“分田单干”的情况。其中的一些例子集中反映了基层和农村干部、群众的心声。报告中说到紫金县有个王坑排生产队,13户,住在海拔600公尺的深山,东南西北头尾七华里,三五户居住在山顶和山沟里。跑到一起口都干了,一天做工做不到五小时。在打大捞的年代,群众说:不是做死,而是拖死,户户要靠砍树买高价粮过日子。1974年底,他们偷偷分给每人一分番薯地,亩产从700斤增至3000斤。到1976年春节又将全队65亩农田,40亩分到户种,25亩作公田。这一年粮食亩产从500斤增至1000斤,口粮从304斤增到520斤,户户缺粮变余粮,超支的不超支了,还第一次买单车、大板车。口粮解决了,树也砍少了。因此,他们说搞包上交比打大捞74好多了。调查组的同志都深深体会到,二十多年来体制多变,在分配上搞打大捞,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不相信党的政策。官僚主义,不从实际出发害死群众,经济管理形式决不能一刀切。根据调查的情况,杜瑞芝向省委提出了如何对待包产到户问题的一系列建议。省委第二书记杨尚昆在阅读完报告后,感觉写得很好,很能反映问题,于是印发给省委常委和各地(市)委书记,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认识,切实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75邓小平这一谈话,更加坚定了省委和习仲勋在农村推行包产到户的决心。
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习仲勋根据调查组在农村实地调查所反映的具体情况,联系广东的实际指出:“一些生产队一时找不到克服困难的其他办法,搞了包产到户,我们应当允许,不要因此去指责基层干部和党员,不要去硬扭。各级党委的主要责任在于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已经分田单干或者正在闹分田单干的,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包产到户的办法去取代它,是可以的。边远山区、深山老林的单家独户,硬要合在一起大排工,费时误事,对生产不利,由这些农户对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还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办法。对那些已分田单干的地方,也不允许单干户完全脱离生产队集体,他们还要对集体承担一定的责任。”76省委领导对包产到户问题的看法,正在随着实践慢慢转变,决策也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在中央和省委提出允许试验,允许等待的情况下,广东“便形成了粤东粤西试验,粤中粤北看一两年的‘中间不动两头包’的情况”。77
1980年9月,习仲勋来到了包产到户、分田单干曾闹得沸沸扬扬的湛江视察,在徐闻县,习仲勋在县、社干部会议上作了讲话。他说:
事物是变化的,一成不变不可能。三中全会讨论过的两个农业文件,规定过不准包产到户,不准分田单干。规定了不能不执行,但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提高,也发生了变化。允许一些地方搞包产到户,单干还是不准的。这就说明,经过实践,慢慢地人的认识更符合客观实际。不要骄傲自满。从总结经验教训来说,有些地方出现较多的包产到户、分田单干,主要是经营管理没有搞好,责任制没有搞好,生产力水平低,集体经济十分单薄,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造成很大的危害,从这点来说,有些地方搞单干,对我们是一种惩罚。我们搞几十年,搞了一个穷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花了很大的代价,花了许多钱财物质。现在粉碎“四人帮”已经四年了,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适应形势的需要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