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中红网-解难、赵刚:增进中美民间友谊 纪念共同抗战伟绩——美国飞虎寻访团访美纪行-6 参加中美二战友谊论坛(组图)
作者:文/解难、赵刚 图/在敏、宏佑
浏览次数:
2024-05-31 18:10:46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4月18日上午,美国飞虎寻访团应邀参加了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办的飞虎队图片展开幕式后,中午参加了纪念云南省石碾赴美展览20周年的仪式,下午接着在美国国家航空博物馆报告厅参加了中美抗战友谊论坛。

中美二战友谊论坛的中英文广告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亲自担任论坛主持人。

    他特别感谢所有参加来参加这次活动的客人, 并与大家一起来纪念并庆祝飞虎队在美国和中国的共同遗产。

    从中国去的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王艳霞女士、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王瑜女士、四川省外事办公室二级巡视员庞广龙、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吴鹏程先生、重庆史迪威将军博物馆馆长陶燕女士、美国飞虎寻访团副团长朱宏佑先生、北京华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勇先生等分别在论坛发表了演讲。

    美国退役空军理查德·迈耶斯上将首先介绍了陈纳德在历史上的地位。

    得克萨斯州国际领袖学校董事会主席埃迪·康格发言介绍飞虎队员。

    四川省外办副主任二级巡视员庞广龙发言。

    庞广龙说:2003年2月,在西岭雪山发现美国飞机残骸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先生在纪念碑上题词: “飞虎雄风”。

    碑上还用中、英文写道:“1944年8月20日,美国空军58联队42-6286之B-29轰炸机远征东瀛,重创敌妖,返航坠毁于西岭雪山。”下面还有诗句:“世界鏖战,神州罹难,援华抗日,飞虎当先,痛挞倭寇,壮殉雪原,浩气长存,英灵永鉴。”

    为给这架飞机上11名牺牲的英雄带去祝福,飞虎队后人杨本华2004年特意从山下的岩洞里挑选了一截钟乳石立在碑顶上。

    北京市对外友协副会长、一级巡视员王艳霞在友谊论坛上以“传承飞虎队精神 促进中美民间友好”为主题发言。她表示飞虎队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朋友。飞虎队精神的宝贵价值,更加体现在对当下和未来中美关系的启示上。今后,北京友协愿与中美各友好组织一道,为两国人民架起更多相知相亲的桥梁,为两国青年提供更多互访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成为促进两国民间友好的“新一代飞虎队员”,将象征友谊与合作的飞虎队精神传承下去,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云南省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王宇女士在发言中,重现飞虎队与云南军民并肩作战的历史和中美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宣介新时代绿色生态、开放多元、发展前进中的云南,并邀请在场嘉宾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退役的美国空军亨利·维克利奥将军,介绍了二次大战美国首批王牌空战英雄陈瑞钿。

    据查证:陈瑞钿(Arthur Chin,1913年10月23日-1997年9月3日),美国华侨,二次大战美国首批王牌空战英雄之一。1913 年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祖籍中国广东省台山县。高中时即协助组织波特兰华人飞行俱乐部,并开始上飞行课程。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以后,19岁的陈瑞钿在1932年,和波特兰其他13名华裔青年共同搭船到上海,加入中国空军抗日。陈瑞钿随后被送往德国慕尼黑的飞行学校,接受德国空军的飞行战术训练。陈瑞钿参加过著名的杭州笕桥大捷、武汉大空战和南京保卫战等重大战役。陈瑞钿在昆仑关战斗中,因座机油箱起火被严重烧伤,1940年返回美国就医,1945年初又返回祖国,在驼峰航线执行空运任务,继续为抗日贡献力量。1949年返美后,在波特兰的邮局上班,1997年9月去世。他在当年10月被追封为美国空战英雄馆的第一批美国空战英雄。

    飞虎后代玛格丽特女士发言介绍她写作的书籍。

    航空艺术家和航空历史学家B29空中堡垒油画作者罗恩·科尔先生介绍他的画作。

    重庆史迪威将军博物馆馆长陶燕女士在中美二战友谊论坛上以“铭记共同抗战岁月 传承中美人民友谊”为题发言。她讲到,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首都,自1938年至1943年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长达5年多的无差别轰炸,重庆人民蒙受了历史上最大的灾难。追忆往昔,史迪威将军、陈纳德将军、飞虎队队员等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结下了深厚友谊,这种友谊已成为推动中美友好交流合作的重要动力。陶燕表示,作为中国唯一以外国军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馆,重庆史迪威博物馆长期致力于挖掘、整理和保护中美合作抗击法西斯的珍贵历史,向公众展示二战时期中美并肩抗战的壮举,弘扬中美合作精神,传承中美人民友谊。

    北京华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勇发言。

    美国飞虎寻访团副团长朱宏佑先生为这次登台演讲做了充分的准备,还将讲稿翻译成英语播放。为了活跃现场气氛,朱宏佑索性脱开讲稿,即兴演讲。

    朱宏佑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声音洪亮,讲述了80年前——1944年一架轰炸日本的B-29飞机在返回中国时,坠落在苏北抗日根据地,机上的5名美国飞行员被我新四军三师驻地抗日军民营救的往事。其父作为新四军老兵,亲自参与了营救和接待工作,并用自制的毛笔书写了“欢迎国际盟友!”“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让我们把热血洒在一起!”“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岁!”等英文标语,让美国飞行员感受到抗日军民的真挚友谊。

    朱宏佑说,为了营救美国飞行员,争夺作为最高机密的B-29飞机,新四军三师和赶来的日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飞行员得救了,坠机保住了,但新四军三师的四位勇敢的战士献出了生命。中美人民在战火中结成的友谊,是用鲜血浇灌的。

    在朱宏佑演讲的同时,屏幕还播放了他精心准备的图片。

1944年新四军师长张爱萍与获救的萨沃伊中校互赠纪念品

1984年中国国防部长张爱萍访美赠给萨沃伊礼品

张爱萍访美赠给萨沃伊礼品

    屏幕还播放了朱宏佑在北京会见陈纳德孙女嘉兰惠、习近平主席向飞虎老兵驼峰飞行协会主席温雅德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等图片。

朱宏佑在北京会见陈纳德孙女嘉兰惠

习近平主席向飞虎老兵驼峰飞行协会主席温雅德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朱宏佑演讲到最后,激动地说到,刚才看到中国人民在修建机场时靠无数军民用人力拉动的大石碾子,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两句话:一句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还有一句话,就是格林先生说的,永远要记住,中美友谊就像那个石碾子一样沉重,来之不易。

    朱宏佑说,在这一刻,作为中国人,我感到自己的腰杆是笔直的;作为反法西斯老兵的后代,讲演者和听众都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这一刻,我知道,任何语言的障碍都消失了,在血写的历史面前,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显得苍白。

    在场的很多都是老兵和飞虎队的后代,共同的感受使他们心灵相通。朱宏佑的演讲博得中美朋友热烈掌声。许多美国朋友纷纷起身和他握手。

    会后,美国飞虎寻访团团员和美国朋友合影留念。

美国飞虎寻访团成员与飞虎后代、飞虎书籍《追寻父亲的中国》作者玛格丽特等合影

美国飞虎寻访团成员举着书,与飞虎后代、飞虎书籍《追寻父亲的中国》作者玛格丽特等合影

 

田在敏、杨建东举着玛格丽特的书与埃迪·康格合影

美国飞虎寻访团成员与B-29飞机油画作者罗恩·科尔先生合影

美国飞虎寻访团成员与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馆长蒂洛森先生合影

美国飞虎寻访团成员与埃迪·康格合影

    论坛结束后,在空军博物馆又一个宽敞的展览大厅里,摆上了宴会桌,我们在当代先进的飞机群中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晚宴。不禁让人联想到“战争与和平”。

    在宽敞的展览大厅的飞机群中,到会嘉宾在晚宴席上就座。

    在晚宴开始之前,美中航空基金会播放了“缅怀英雄飞虎队”飞虎队员的图片。

    宴会进行时还有节目表演为来宾助兴。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吴国庆:红色档案进校园(组图)
·下一篇:竹枝强:唱响红歌照亮天地间(组图)
·中红网-赵刚、宏佑:增进中美民间友谊 纪念共同抗战伟绩——美国飞虎寻访团访美
·中红网-解难、赵刚:增进中美民间友谊 纪念共同抗战伟绩——美国飞虎寻访团访美
·中红网-远航:中美误判,原因何在?
·中红网-罗解难、赵刚:增进中美民间友谊 纪念二战共同抗日丰功伟绩——美国飞虎
·中红网-赵刚、朱宏佑:增进中美民间友谊 纪念共同抗战伟绩——美国飞虎寻访团访
·朱宏佑、赵刚:增进中美民间友谊 纪念共同抗战伟绩——美国飞虎寻访团访美纪行(
·罗解难: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陈纳德将军诞辰130周年邮简首发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陈纳德将军诞辰130周年邮简首发式在京举行(组图)
·李春明:人民外交,引领中美关系行稳致远(组图)
·余滨:纪念空军节74周年《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纪念邮简亮相中国航空博物馆(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中红网-殷祥云:半个月亮
竹枝强:唱响红歌照亮天地间(组图)
中红网-解难、赵刚:增进中美民间友谊 纪念
忽培元文学作品交流座谈会在延举行
【民法典宣传月】长汀古城:传承“红色”基
中红网红色头条: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20
吴国庆:红色档案进校园(组图)
特稿:红色档案进校园(组图)
中红网-田晓燕:延川县委领导到《毛岸英》剧
周宗胜:福建省连城县:重视“红色文化”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