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中心
美国飞虎寻访团一行7人于美国时间2024年4月16日上午经迪拜转机后到达华盛顿。虽经长途跋涉,大家顾不得吃中饭,放下行李稍作休整,就在当地导游带领下,直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中心。
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中心是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分馆,它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尚蒂伊区,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南面,隶属于史密森尼学会,同时也是研究航空航天,以及行星科学和地球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历史的科学研究中心。这是个汇集了大量的飞行器、太空探测器展览和飞行模拟体验的大型航空航天科技博物馆。
由于这里的展馆更为宽敞,因此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一些大型展品,如黑鸟侦察机、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伊诺拉盖伊号B-29轰炸机、协和号客机等都存放于此。
美国飞虎寻访团团员在华盛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中心大门口合影 左起:杨建东、张佳玉、罗解难、田在敏、李莉、张竞成、朱宏佑。
寻访团员走进博物馆,与迎候在门廊的美国老兵志愿者合影。
当寻访团员穿过门廊,一走进博物馆大厅,就看见头顶上悬挂的画着鲨鱼牙齿的美国援华飞虎队P-40战斗机,立刻兴奋起来,马上与战机一起合影。
美国飞虎寻访团团员在飞虎队P-40飞机前合影 左起:张佳玉、朱宏佑、罗解难、李莉、张竞成、杨建东、田在敏。
P-40战斗机
1941年8月1日,陈纳德被任命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大队指挥员。12月20日陈纳德率队驾驶P-40战斗机,迎战入侵昆明的日军轰炸机,取得了9:0的初战大捷,从此这支队伍被称为“飞虎队”。飞虎队与中国军民一起,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有效的反击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飞虎队装备的飞机就是美国寇蒂斯P-40战斗机。
在中国上空的P-40战机
停泊在中国机场的P-40战机。
美国飞虎队员在P-40战机前合影。
寻访团员下到展厅里,再次与P-40战机合影。
在展厅里面,有许多位美国老兵及退休机械工程师在对观众做义务讲解,介绍战机的功能及机器设计的原理。
以上是美国志愿者在认真地讲解。
展厅里陈列着各类飞机、火箭、导弹、宇宙飞船及著名飞行员、宇航员用过的器物。除体积过于庞大的采用模型外,展品绝大多数都是珍贵的原物或备用的实物。
形形色色的飞行器或悬吊在大厅天花板下,或停放在大厅的地面上,真是满满当当。
志愿者在B-29机头前向寻访团员介绍B-29轰炸机。
机尾有显著®标志的B-29轰炸机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是当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体积最大,重量最大,翼展最宽,机体最长,速度最快。4台莱特R-3350-23发动机提供的8800马力(6472千瓦)动力,能让B-29在万米高空以每小时574公里的高速飞行,航程更是远达5230公里。
B-29轰炸机运用了很多黑科技——史无前例的全新翼型,密封加压、遥控炮塔、流线型机身……也是当时集各种新科技的最先进的武器之一,被称为“史上最强的轰炸机”。无论是日本还是德国的战斗机,都爬升不到这个高度,更追不上,几乎无法实施拦截。它亦被称为“超级空中堡垒”。这个名号一点也不夸张。
1945年1月6日,49架B-29从中国四川的基地起飞去轰炸日本时,曾经饱受日寇之苦的大后方人民,无不欢呼雀跃!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空中巨鸟会给倭寇带去死亡之火!为了B-29飞机的起降,1943年,四川曾动用了20多万民工,修建了2500米的主跑道。
下图为众多民工奋力拖拉一个巨石碾子滚过跑道。
1945年8月6日,B-29轰炸机“伊诺拉·盖伊”号(Enola Gay序号44-86292)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小男孩,1945年8月9日,B-29轰炸机“博克之车”号(Bockscar 序号44-27297)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胖子。它们扮演了二战终结者的角色,无疑是这款“超级空中堡垒”的至高荣耀。
展厅里除了公开展示了伊诺拉·盖伊轰炸机的机身部分,机翼、螺旋桨与发动机等零件进行了复原工程后,也一并展示。
全体寻访团员在B-29轰炸机“伊诺拉·盖伊”号前合影。
寻访团员李莉、张竞成在B-29轰炸机上方留影。
航天馆入口
田在敏与宇航员模型合影。
以上是航天馆的展品。
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中心是我们美国飞虎寻访团在美国参观的第一个航空航天题材的博物馆,开启了我们在美国的寻访之路。
我们在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中心,看到了航空航天飞行器这个工业时代的产物,是如何使人类摆脱大地的束缚,一步步以更高、更快、更远的步伐前进,并进一步冲出大气层走向太空。
我们不仅近距离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飞机,了解到航空发展的历史,还和担任讲解的志愿者进行了直接的互动,接触到美国的人民和社会。这些志愿者虽然白发苍苍,但工作态度严谨认真。或热情服务,为我们提供中文简介,或一丝不苟,对展品进行详细讲解。
我们还深有感触的是美国的家长带着年幼的孩子来到博物馆观看展览,让孩子从小受到航空科技的熏染。
以上图片中都有孩子的身影。
因为时间关系未及久留,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座馆藏丰富的博物馆。美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值得我国学习和追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