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的某天,春城昆明的一家餐厅里突发险情:店内一名男子持刀劫持了一位女子,短短15秒内,三名外卖小哥奋勇上前,合力控制住了持刀男子,避免了悲剧发生。
三人除了是外卖员,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昆明市公安局组织发起的春城“红袖标”治安志愿者(以下简称春城“红袖标”)。
图:春城“红袖标”,志愿风景线。
春城“红袖标”是什么
年初,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志愿时光基金与中国报业协会行业报委员会共同举办了2023“美丽的平凡·公益文化展示”特别节目,春城“红袖标”入选公安系统志愿服务案例并登上央视网舞台。
节目主办单位组成调研队两次赴昆,调研春城“红袖标”经验,寻求进一步推动“红袖标”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图:“美丽的平凡”总监制、中国报业协会行业报委员会副秘书长孙国明(左一),“美丽的平凡”总撰稿、中国报业协会行业部委员会《党建访谈》主编王策(左二)在昆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郑山(左三)陪同下到了解春城“红袖标”发展情况。
昆明市公安局在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动员全社会力量投身群防群治,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实际,通过建立激励表扬制度,将志愿者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等,动员店员、司机、保安、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广场舞大妈等群体,按照“自愿加入、就近参与”的原则,积极投身社会治安志愿活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充满了整座春城。
从2012年至今,已登记注册的19.53万春城“红袖标”志愿者分布在春城的各层各业,各履其责、各展其能。日常定点见红,“战时”全线飘红。
图:“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昆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郑山(右一)手持红袖套向调研队介绍春城“红袖标”整体发展情况,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东华派出所所长杨海荣(左一)介绍东华派出所开展春城“红袖标”模式的特色。
体验一天春城“红袖标”
上午9点15分到晚上8点,体验员王策跟随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护国派出所所长赵昉,体验了春城“红袖标”的工作。
春城“红袖标”宣誓、加入工作群、微信小程序注册打卡,三个基础工作完成后,他跟随民警在南屏步行街和昆明老街开展安全巡查、清理违停车辆、做好交通向导,在顺城购物中心巡查违贴小广告,在右弼大厦协助民警做好企业信息收集,在长春小学保障师生安全,在象眼街17号社区和居民代表一起院坝议事。
王策切实感受到了春城“红袖标”从日常工作、平日需求出发,开展志愿服务,强化警民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图:昆明老街的“红袖标”经过“一棍一盾、快速列阵”的专业培训后,对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了震慑,保障了街区安全,让游客放心在昆明。
王策体验后发现,每个春城“红袖标”在参与志愿服务时,都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打卡积分,每日签到获得1积分;完成各种任务后,在小程序填写文字信息并发照片,得到民警确认无误后获得相应积分。1个积分约等于1元钱,可以到指定地点获取物品奖励或服务。每个志愿者完成一天志愿服务大概可以获得10积分奖励。
图:体验员王策与“红袖标”代表杜大姐交流。杜大姐还将自己的丈夫发展成为“红袖标”,夫妻一起做志愿,“红袖标”的感召力在于行动与效果。
春城“红袖标”特点:从需求出发,以结果为导向
1. 春城“红袖标”首先解决实际需要
戴上一个红袖标有多大作用,是不是搞形式主义?
有春城“红袖标”在的地方,违法犯罪少了、街区治安稳了、学校环境好了,邻里纠纷平息了……解决了身边问题,群防群治的价值显现,受益者自然拥护、支持、参与春城“红袖标”。
今年3月,长春小学旁边社区楼顶的太阳能水箱被大风刮到学校后门通道上,学校“红袖标”与派出所民警、社区居民联动,通知学校师生远离危险区域的同时,挨户上门检查,进一步排除隐患,协调住户签订安全责任书,责任到人。
图:春城“红袖标”成为公安系统的眼睛、耳朵。在“护小侠”微信群中,从车辆违停、失物招领、寻找走失儿童、商户求助、施工扰民、违贴广告等,警民联动、实时解决的情况每天可见。
2. 春城“红袖标”是大品牌,各片区有“小念头”
因地施策,各个派出所都有自己的品牌。如文章开头提到的3名见义勇为的外卖小哥就是“护小侠”——护国派出所与小南门派出所共同打造的春城“红袖标”品牌,一个“侠”字凝聚着警民联手的正气与担当。
东华派出所是公安部命名的一级公安派出所,其中,东华红枫夜巡队就是针对辖区酒吧密集场所,维护夜间安全成立的;同时,组织成立“酒吧联盟”,以行业自治落实行业主体责任,严格依法守法经营,配合派出所开展安全防范,严防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事件的发生。
图:护国派出所所长赵昉休息时间参与春城“红袖标”志愿服务。据赵昉介绍,护国所民警、辅警一人联络10名“红袖标”,每周见面,加深了解与默契。
春城“红袖标”何以壮大
春城“红袖标”通过政府支持、公安保障、群众响应,总结出“十个一”运行机制。
党委政府“一套机制”明责任,公安机关“一个龙头”总牵引,各界热心群众佩戴“一个袖套”亮身份,配套“一个胸卡”明职责,量身创作“一首歌曲”凝民心,组织开展“一次次岗前培训”提能力,定期评选“一批批最暖红袖标”树正气,自主研发“一个微信小程序”管日常,分层分级建立“一个个互动微信群”传指令,制定“一系列积分管理办法”抓激励。
通过这“十个一”运行机制,使春城“红袖标”由少到多、由弱到强,不但有形、更有魂。
图:上至八十、下至十八,春城“红袖标”模式解民忧,更贴民心。
春城“红袖标”的两条战线
宣传建设是春城“红袖标”发展的第二条战线。
截至目前,通过“昆明警方发布”新媒体平台采编发布春城“红袖标”图文及短视频信息51条,主题MV作品3个,累计阅读(浏览)量18.3万余次;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春城“红袖标”图文及短视频信息115条(篇),累计阅读(浏览)量达110.7万余次。
春城“红袖标”们通过朋友圈自发宣传“红袖标”事迹与榜样,受助者、参与者自发转发传播,强大的宣传凝聚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春城“红袖标”队伍。
图:中国报业协会行业报委员会副秘书长孙国明(左)与昆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郑山(右)探讨合作推动春城“红袖标”模式常态化发展、持续化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