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后的福建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饱受倭患由来已久。史载,从明洪武二年至二十四年(1369~1391年),在短短的22年内,倭寇大举进犯中国9次,其中有4次进犯福建沿海。福建人民不甘屈辱,在保家卫国的抗倭斗争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歌。
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甲午战争霸占台湾不久,强行把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据为“势力范围”。紧接着,一批日籍浪人深入福建各地,遍及各个层面。日本最大的浪人团体“黑龙会”(前身为“玄洋社”),最初便是在福州等地开设机关的,后来成为日本在中国最早进行间谍活动的特务组织。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的清政府,但袁世凯和此后的北洋政府却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沆瀣一气,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福建人民深感切肤之痛,于是就有了1915年全省呼应的反对“二十一条”斗争风潮,有了“五四”运动时为抵制日货在福州南门兜树立的“请用国货”这一不朽丰碑。
1931年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后,福建人民在中共福建地方组织的领导下掀起抗日救亡的斗争高潮。9月20日,厦门5000多名大、中学生率先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随后,厦门大学学生两次组成请愿团,分赴广州、南京,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迅速以武力收复失地”、“从严惩办丧权辱国的汉奸”等10项要求,在省内外引起极大影响。11月16日,日本炮舰“园岛号”闯入闽江,进行武装挑衅。在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发起和领导下,福州15所学校和各界群众向国民党福建省当局请愿,并组织罢课罢市。1932年1月2日,日本驻福州领事和日本“北上号”舰长公然闯入福州西湖举办的抗日游艺会,遭到爱国学生和群众的奋起反抗。
十九路军在淞沪抗战被迫撤退调防福建后,福建人民的抗日爱国热忱再次受到激发,各地纷纷组织肃劣会等群众性的抗日组织,宣传抗日,清查日货。
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福建的抗日民主运动受到当局的压制和破坏,日本的侵略势力趁机大幅度向福建扩张。厦门和福州成了日籍浪人麇集、从事各种非法营生的场所。据统计,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仅居留福州市内的日籍浪人就有1.5万多人,占福州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这些浪人均负有日本帝国的“政治责任”,是日本侵略军的鹰犬。他们化装成商人、公司代表,或教师、学者,或小贩。有的以开旅社为名,经营赌场、烟馆、妓院等黑业,广推毒化政策;有的勾结内地土匪,走私贩毒,大做军火、鸦片的不法勾当。日本帝国主义利用这个手段,不仅大发横财,而且蓄积武装,为日后的侵略准备内应。
在文化渗透日甚一日之时,日本对福建的政治、军事攻势加剧。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日本借口“保侨”,派军舰以战备的姿态频频开到福州、厦门海域“示威”,随后协同蒋介石扑灭了这股抗日力量。
1936年,日本制定了以台湾为中心的海洋侵略政策,妄图控制中国大陆的南进通道,日本海、空军更是肆无忌惮地在福建海空大规模“操演”,窥探闽粤防务。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后,战争的阴影日益逼近福建。福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全力投入这场长达八年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