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第三天,各小组陆续回到滚龙沟,邓拓召开干部会议说,和边区首脑机关中断了联系,报社只有独立作战,在滚龙沟隐蔽下来,继续出报。”陈春森老人说。
从1941年9月6日开始,隐蔽出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排字印刷离开了沟底大道,改到滚龙沟南沟的铧子尖小山庄。这里只有两户人家,十分隐蔽。因为只有两间小平房,根本住不下报社的几个工人,只能把轻便铅印机安放在石头围成的牛圈里,负责印刷的工作人员挤在只有几平方米的牛圈里印报。
当时,敌人就驻在5公里外的临时据点陈家院,随时出动搜山。一有敌情,报社的工作人员就把印报机和铅字埋起来,敌人走了,再挖出来接着印报。就这样,7次埋下机器,又7次挖出来印报,后来人们称为”七进七出铧子尖”。
■八匹骡子办报
《抗敌报》初创时,用的是原始的油印机,稍后改为石印机。1938年4月起,邓拓千方百计从外地弄来几部铅印机和一些铅字。当时,铅字不够用,报社又没有铸字机和字模,邓拓就发动工人自力更生,想法制出铅字。为解决夜晚排印报纸照明问题,邓拓发动工人用子弹壳塞上捻子,蘸上煤油,点着了比麻油灯还亮。就连印报的油墨,也是工人用老乡家的锅底烟灰制成的。
在游击办报时期,要求报社记者在3000字内做文章的同时,为便于轻装转移,铸字和排字工人将铅字缩小,把笨重的字架改成可装可卸的轻便字架。印刷工牛步峰、孟广印等把笨重的石印机几经改造,改成了用枣木制成的轻便木质机,一头驮骡就可以拉走,拆卸开可以人背肩扛,装拆很方便。晋察冀日报的全部设备可用8匹骡子拉走。
河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乔云霞说:“《晋察冀日报》从发行几千份到几万份,编辑部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竟然连一个固定的‘家’都没有,全部设备用8匹骡子拉走,‘八匹骡子办报’真是中外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晋察冀日报》在抗战中,不仅以游击办报闻名于世,她同时还出版发行书籍、刊物。”80岁的曹国辉是报社当年印刷厂工作人员,亲历了每一本书籍的出版过程。曹国辉说,在所有的出版物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直接根据延安的复写原稿排印的,毛泽东还在修改过的一份复写原稿上亲笔批示“送晋西北转五台山彭真同志指正,并有签名”。
曹国辉说,《论持久战》是报社以“七七出版社”的名字出版的第一本书。从1938年到1942年,报社出版发行各类书刊共180多种,110万册。
■说不完的记忆
金秋9月,数十位老报人相聚河北,沉浸在回忆中。记者发现,在每一位老报人的回忆中,都很难脱开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晋察冀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邓拓。邓拓忘我的工作热情、才学博深、为人谦和成为人们话语的内容。
陈英老人说,民间流传着“邓拓骑着马写稿”的说法,“其实并非如此,他在行军中经常构思、打腹稿,等一停下来马上写出来,他曾经一天写过3篇社论。”陈英老人说,不只是邓拓,当时报社的那群年轻人都很了不起,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还办出了那样高质量的报纸。“报纸办了10年,我们研究会研究了20多年了,还有很多‘富矿’值得研究、开发。”
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告诉记者,小时候与父亲离多聚少,对父亲的印象很模糊,随着对父亲所走道路的追寻,听着当年的老报人对父亲的讲述,她对父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也越发地敬佩父亲。
邓小岚说:“1995年从山东调到北京工作后,看到母亲丁一岚和晋察冀日报的同事们,都致力于那段历史的研究和整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