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狼牙山五勇士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南部,距县城40余千米,海拔1105米,东西走向50多千米,南北走向30多千米,山势险峻,状如狼牙。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五勇士据险抗击日寇,以一敌百,坦然不惧,弹药尽绝,宁死不屈,纵身跳下万丈悬崖,葛振林、宋学义身负重伤,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以身殉国。半个世纪过去了,狼牙山,这座英雄的山,连同五勇士的英名,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五勇士当年跳崖的狼牙山主峰棋盘坨峰顶上,党和政府先后三次建造纪念塔,树碑撰文以缅怀烈士,弘扬五勇士的革命精神。
初建纪念塔是在1942年,当时的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和政治委员罗元发非常关心纪念塔的建造情况,曾亲自到现场勘察,文印股长万一同志在塔正面书写了“狼牙山三烈士塔”七个大字,塔背后刻有纪念碑文和首长的题词。10月初,分区召开烈士塔落成典礼大会,当地军民400余人参加。三烈士塔巍然耸立,鼓舞着晋察冀根据地广大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日本侵略军朝夕不安,千方百计地想摧毁它。1943年9月,日本侵略者向我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专门架起了山炮,将“狼牙山三烈士塔”击毁。
为纪念狼牙山五勇士的英雄事迹,1959年,易县人民委员会决定重新修建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重建的纪念塔为砂石水泥筑成,是空心五棱五层,塔高五丈七尺,塔基周长八丈八尺。纪念塔坐北向南,两边分建五角亭各一个,亭内各设有五角石桌一个,石桌周围设有石鼓座5个,纪念塔东西各有盘道,周围有漏花墙,墙下有月台、牌楼,牌楼的东、南面各有一个小花园。“文化大革命”中,由于人为和地震的缘故,又一次损坏。
为缅怀烈士,发扬五勇士革命精神,198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拨出专款,第三次修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易县县委、县政府在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986年3月16日正式破土动工,历时6个月零10天,于1986年9月25日全面竣工。重建后的纪念塔呈乳黄色,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塔占地69平方米,底座直径3.06米,塔高21.5米,塔身五层,呈正五边形,塔顶设凉亭式黄琉璃瓦塔帽,塔身正面(南面)嵌有聂荣臻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金色大字。塔身底部镶嵌着五勇士汉白玉浮雕像。与塔底层相连向东有一碑廊,碑廊东端是一个碑亭,亭内有一六棱大理石碑,碑上刻有彭真、聂荣臻、杨成武、刘澜涛、陈正湘、史进前等12位领导人的题词。杨成武、罗元发、高鹏同志1942年4月为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位烈士写的纪念碑文镶嵌在南面围墙中间。纪念塔周围还有浇筑的栏板、牌坊和围墙。
1986年10月15日,“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已重新维修了纪念塔,修建跳崖纪念亭,建展览馆等,使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历史翻过了那沉重的一页,历史更会记载下那英勇悲壮的诗篇。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极端困难的相持阶段,日军调集大批兵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狼牙山,是我一分区的重要军事基地之一,是守卫晋察冀根据地的东大门,是敌人进攻我根据地不可逾越的屏障。它既是我一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的常驻地区,又是我军抗击敌人的极好战场。为了巩固我抗日根据地,粉碎敌人的“扫荡”和封锁、分割、蚕食,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我一分区部队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从1940年春开始,对狼牙山地区进行人工改造,开辟了隐蔽通道,构筑了掩体工事,设置了各种障碍。新开辟的三条环形小道,把神仙桥、阎王鼻子、通天凳等险峻隘口,变成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