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抗震纪念馆是为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而建立的。唐山抗震纪念馆于1995年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唐山抗震纪念馆位于唐山市区中心抗震纪念碑广场西侧,始建于1986年,原名为“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建筑面积1488平方米。1996年,为纪念抗震救灾20周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对原馆进行了改扩建,同时更名为“唐山抗震纪念馆”,扩建后的纪念馆建筑面积为5380平方米。
为更好地发挥基地作用,在省委宣传部及省基地领导小组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唐山抗震纪念馆1999年完成了两个放像厅的改造,改造后的总面积达90平方米,厅内设置了投影电视等录放像设备;对抗震救灾展厅内容进行了充实改造,增设了背投电视和吊顶电视机及相应设备,编辑制作了震害及抗震救灾内容的录像片以备播放。为保持展览整体性,增大其容量,展厅内还增加了5组实物展柜,展出了被震坏的时钟、当年最早向党中央汇报震情所用的电台、抗震救灾工具以及全国各地给灾区人民的慰问信件、衣服等实物,同时加强了对防震减灾常识的宣传力度,陈列展出了唐山市地震应急对策及较先进观测手段方面的内容。到目前为止,唐山抗震纪念馆展厅面积为2500平方米,讲解背景资料达10余万字。
纪念馆内有大型综合性展览《今日唐山——唐山市建设成就展览》。展览共分9部分。第一部分综合介绍了唐山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以及震后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客观地反映了唐山大地震给唐山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极其惨重的损失,记述了唐山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英雄壮举和伟大业绩。第三部分至第九部分展示了在地震废墟上崛起的新唐山的风姿。
历史不会忘记,1976年7月28日凌晨,北京时间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遭受了7.8级强烈地震的袭击。强地震的中心恰落在了唐山市中心区,震源深度11千米,震中区烈度达到了11度,地震有感范围内的陆地面积达217万平方千米。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万吨级核弹爆炸释放的能量。顷刻之间,唐山已是一片废墟。唐山市区地面建筑的破坏率高达95.8%,水、电、交通、通信设施遭到了毁灭性破坏,农田被毁20%,工矿企业全部停产,24万同胞遇难,16万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部震亡。
这是一场深重悲惨的灾难,这是一场举世罕见的灾难。唐山人的身后,是与之血肉相连的祖国母亲,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全国人民。
7月28日清晨,党中央派出直升飞机巡视灾情,同时,中南海内,紧急救援唐山的方案已经形成。
毛主席重病在身,他在病床上认真阅读了灾情报告,一再叮嘱要安置好灾民生活。这是毛主席生前批阅的最后一份报告。
接到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中央和地方的有关部门和单位立即行动起来。7月28日上午10时,北京军区指挥机关先头人员到达;11时,河北省委、省军区先头人员到达;12时,北京军区、河北省委、煤炭部领导到达;下午2时,沈阳军区指挥机关和辽宁省医疗队到达;4时,大同、阳泉、峰峰、抚顺、淄博、淮南矿务局矿山救护队赶到,与此同时,救灾部队正由西南和东北两路向唐山开进。
为了争取早一分钟赶到灾区,各路救援大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北京军区某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疲倦不堪,为了驱散睡意,司机们不时从口袋里掏出辣椒,大口咀嚼。沈阳军区某部在折断的滦河大桥前被波涛汹涌的河水拦住了去路,惟一的办法是让汽车从尚未倒塌的铁路桥上通过。一位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