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32吨 药品:293.7吨
苇席:262万片 苇箔:154.2万片
草袋:255.6万个 木材:897.3万根
毛竹:101.4万根 铅丝:1000吨
铁钉:1030吨 油毡:86.51万卷
石棉瓦:36.45万片 塑料布:1043吨
……
面对这一串数字,唐山人永远不忘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在唐山抗震救灾斗争中,唐山人民表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在这巨大的灾难面前,唐山人民的精神品格大放异彩,唐山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大地震摧毁了唐山97%的民用建筑,使60多万人被埋压在倒塌的废墟里。幸免于难的人们,陆续从废墟中爬出来,从血污里站起来,成为废墟上第一支抢救生命的力量。
唐山人民在自救互救过程中,先人后己,公而忘私,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动人事迹。
开滦唐山矿的一位老工人和妻子,不顾年迈体弱,强忍失去儿媳和孙女的悲痛,从凌晨到中午,连续救出周围被压群众44人。市公安局一位女民警,全家10口人中,有7人震亡2人受伤,但她想到,还不知有多少人在废墟下挣扎、呼救,便忍痛离开伤亡的亲人火速赶到机关报到,奋力抢救群众,几次昏倒在废墟上。唐山交际处脱险的工作人员,首先想到的是在唐外宾的安危,他们不顾家中亲人的安危和余震危险,营救被压埋的外宾,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使外宾得到妥善安置。丰南南孙庄乡马新庄村党支部书记陈维强和他的孩子地震时被压在倒塌的房屋下,他脱险后顾不上抢救自己的孩子,却首先抢救本村医生。医生得救了,他的孩子却因埋压时间过久窒息而死。他说:“救我的孩子只是救活一个,救活一个医生却能救活一大批人。”
强震过后,余震仍频。英雄的唐山人民,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了亲人的尸体,迅速投入到了恢复生产的战斗中。当时,全市各条战线的干部、工人都把尽快恢复生产当作一场“争气仗”、“志气仗”。震后10天,开滦马家沟矿开始出煤;震后14天,唐山发电厂开始并网发电;震后20天,唐山机车车辆厂制造出第一台“抗震机车”;震后28天,唐山钢铁公司炼出第一炉钢;第一陶瓷厂、华新纺织厂……陆续恢复了生产。
到1977年5月底,全市已有98.6%的企业恢复了生产,其中全面复产的企业占总数的56%,已达到震前水平的约占企业总数的一半。唐山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又开始为国家做出贡献。
自1979年起,唐山重建全面展开。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唐山的恢复建设。震后10天,国务院就派出工作组,开始进行重建唐山的规划。1978年9月19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唐山,对唐山复建作了重要指示,他说:“新唐山的建筑要美化一点,要异样多彩。建设新唐山要很好地规划一下,不要用50年代的观点,要用70年代的观点。”
新唐山重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从1978年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施工队伍陆续来到唐山,支援唐山重建。1979年下半年,建筑施工达到了高潮,来自全国的50多个援建单位,10万建设大军云集唐山,在几十平方公里的废墟上摆开了重建新唐山的战场。当年开工建设面积340多万平方米,以后每年开工都在200万平方米以上。整个唐山大地塔吊林立,施工车辆往来如梭。据不完全统计,在施工高潮的几年中,投入施工场地的大塔吊达200多台,载重汽车2500多辆。工地上,不论风雨炎阳,酷暑寒冬,到处都是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
在唐山复建期间,国家共投入资金43亿元,调拨钢材50万吨,木材50万立方米,水泥250万吨。到1986年6月底,恢复建设竣工面积18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122万平方米,全市有23万户居民迁入新居,占当时总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