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过去了,“晋察冀日报”的名字已成为历史,成为一个符号,当年在战火中办报的那群年轻人,如今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日前,数十位老报人相聚河北,召开晋察冀日报史学术研讨会,追忆一手拿笔、一手拿枪游击办报的岁月,重走当年战斗、生活过的马兰村、滚龙沟……
9月12日下午,平山滚龙沟邓拓故居。82岁的陈英老人拿过扩音喇叭,自愿当起了讲解员。老报人们兴奋地回忆起当年这里的一草一木,回忆吃哪个水井的水,敌人来了从哪儿撤离……说着说着,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禁不住唱起了《晋察冀日报》报歌,是那么激动、兴奋与投入。
■一手拿笔,一手拿枪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是《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诞生于阜平,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1940年11月7日改为《晋察冀日报》,解放前夕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成为《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作为抗日根据地创办时间最早和最长的党报之一,长期游击办报,被聂荣臻赞为“民族的号筒”,在中外新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提到《晋察冀日报》,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游击办报。“1938年到1940年的游击办报,使报社在战火中受到考验,在敌人的围攻追击下,不仅出了铅印报,还大大增强了报社游击办报的信心和勇气。”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89岁的陈春森老人说,战时办报在人员编制上要分成两个梯队,即出报梯队和侦察梯队。出报梯队人人带武器(手榴弹),既能在行军间隙写稿编稿,遭遇敌人时,又能武力对抗。侦察梯队侦察敌情,保卫报社的安全。记者在3000字内做文章,既是轻装化的铅印字盘的急需,也是通俗化用字范围内的新招。行军中只要有24小时驻地时间,就要争取出一期报纸。分区建立分印点,将印刷机分别埋藏在几个点上以备用……
今年87岁的雷行原是晋察冀日报的战地记者,他介绍,那时记者都会投手榴弹、会打枪,都学会了隐蔽自己,侦察地形、敌情,到了一个地方,先了解附近敌人的情况,敌人可能从哪里来,到时候将从哪里撤走等问题。
老报人们回忆说,1941年在平山滚龙沟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指导员谢荒田等5人被敌人发现了,很快就有飞机低空飞来向山头乱射。当时邓拓十分坚定沉着,严肃地对小组同志说:“情况很严重,大家要从最坏处着想,如果敌人向这座山冲来,我们万一走不脱,就和他们拼,宁死不当俘虏。你们有手榴弹,在万不得已,就拉开它,和敌人同归于尽。我和老谢有手枪,会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据统计,在《晋察冀日报》出版的10年多的时间里,报社的工作人员有38位同志牺牲在战斗中,17位同志病逝在繁重的工作岗位上。
■七进七出铧子尖
此次相聚河北的老报人中,陈英与陈春森是一对共同见证了《晋察冀日报》风雨的患难夫妻。陈英老人介绍:“我在报社的那段时间,正是日军扫荡最残酷的一段时间。那时工作条件的艰苦,是我们现在难以想像的。可贵的是,在最艰苦、最恶劣的条件下,报社没有间断出报,竟有25天出23期报纸的经历。这一时期的‘七进七出铧子尖’也成为《晋察冀日报》办报史上的佳话。”
1941年8月24日,日军逼近《晋察冀日报》在滚龙沟的报社驻地,报社人员准备转移时,发现原计划向北到灵寿的山路被敌人截断了。邓拓与报社的其他人员一致认为,滚龙沟一带群众基础好,山沟交错,地形复杂,可以就地坚持出报。于是立刻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活动。
“我们编辑组5人,当夜就爬上滚龙沟的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