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下旬,第一路军第二军第四师第一、第三团在师政委周树东率领下,到达抚松县境内,与前来迎接的二军军长王德泰和先行到达的四师二团及六师政委曹亚范率领的队伍胜利会师。
王德泰军长拉着周树东政委的手连连夸奖,“树东同志,你们打的好啊。少年英雄,果然不凡,我让政治部准备了文艺节目,为你们庆功,祝贺你们击毙石川隆吉,取得了一个大胜利。”
曹亚范接着祝贺道:“树东老弟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你这一仗有白袍小将赵子龙的骁勇,将来定是常胜将军。哥哥深表佩服。真是少年了得,可喜可贺。”
曹亚范说得周树东羞红了脸,嗔怪道:“曹哥不许这么夸人啊,这不是把老弟架起来加火烤嘛。石川隆吉撞到了我的枪口上,让我捞了条大鱼。要是这家伙撞到六师枪口上,肯定得全军覆没。我们四师还差得远呢,还得好好向六师学习。”
原来,抗联第二军第一师各部“河里会议”期间正在桦甸、额穆一带活动。接到王德泰军长关于贯彻执行“河里会议”决议的指示,就地改编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二军第四师。同时,遵照王德泰、魏拯民关于南下抚松的命令,向安图、抚松一带转移。
第四师第二团由团长毕书文率领奉命先行南下。9月中旬,行军途中在安图县四道白河与伪军200余人遭遇,二团先敌开火,歼敌20余人,缴步枪9支。二团在抚松找到军部后,按照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的指示,在大营、西岗、汤河一带开展游击战斗。
9月下旬,第四师师长安凤学、政委周树东率领一团与三团开始南下。不久,贪生怕死的第四师师长安凤学叛逃,于9月29日在延吉县向伪间岛协助会投降。原来,安凤学在后方密营医院治疗期间,违反纪律和女战士谈恋爱、同居,受到军部严厉批评,并要给予处分。安凤学心怀不满,不仅不认识错误,反而领着这名女战士出逃,成了可耻的叛徒。安凤学逃走后,为稳定军心,在不知道安凤学下落的情况下,周树东宣称师长失踪、下落不明,部队由他全权指挥,率领一团与三团继续南下。
后来得知,日军带安凤学到额穆一带“讨伐”抗联部队,让安凤学领路袭击抗联密营。安凤学不愿让自己双手染上战友的鲜血,拒绝引路。日军威逼不成,下令杀害了安凤学。
10月10日,周树东率部行进到距安图县城不远的东清沟附近。正是秋林尽染、红叶似火的时候,山林干燥而丰盈,野果满山、蘑菇遍地,许多战士边走边吃山葡萄、元枣子、山丁子,嘴巴紫的紫、绿的绿,显得滑稽。谁也没想到,会在这荒山野岭与到处搜寻抗联二军主力的伪军混成第七旅第十团迎面相撞。
伪军混成第七旅第十团在日酋上校石川隆吉驱使下,从9月份开始就在安图、桦甸等地追剿、“讨伐”抗日联军及其他抗日武装。10月1日,日伪当局以伪军政部最高顾问佐佐木中将为指导部长官,以汉奸于琛潋为总司令,调集2.7万兵力,对通化、辑安、临江、抚松、濛江、辉南、金川、柳河、长白等9县开始了“东边道独立大讨伐”。“讨伐”中,各县日伪军警相互配合,实行分区联县“讨伐”,压缩抗日联军在游击区的行动空间。日伪军警继续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法西斯手段,推行“匪民分离”的集家并村政策,加紧修建“集团部落”,推行保甲连坐制度,对游击区交通要道实施经济封锁,制造无人区,血腥隔绝与切断了抗日联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石川隆吉做为第二军管区副司令官,更加积极“讨伐”、“围剿”抗日联军,成了日伪军执行“东边道独立大讨伐”的急先锋,双手沾满了抗日军民的鲜血。
与敌遭遇后,能征善战的第二军第四师指战员,在周树东指挥下,立即抢占有利地形,与伪军第十团相互对峙。由于伪军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在石川隆吉驱使下,与二军四师负隅顽抗。特别是伪军的一挺重机枪火力猛、射速快,使二军四师的战士们难以接近。
我军是在转移的路上,利于速战速决,相互对峙,与敌有利,一旦安图县城的援兵赶来增援,我军就可能陷入被动。周树东当机立断,命令一团派出一支十余人的小分队,在正面轻机枪火力的掩护下,隐蔽地爬越障碍,摸到伪军重机枪阵地的背后。
小分队摸到伪军重机枪阵地背后只有20米远时,突然一起跃起,挥舞着明晃晃的刺刀向伪军重机枪阵地猛冲过来,吓得敌人惊慌失措。小分队仅用几分钟时间,就将重机枪手及其周围的十余名敌人全部歼灭,夺下了伪军的重机枪。紧接着,周树东利用伪军火力减弱之机,指挥部队迅速发起全面反击,打得伪军丢盔卸甲,四散奔逃,二军四师一、三团指战员则乘势追歼敌人。
是役,二军四师共歼敌数十名,日酋石川隆吉上校与河村中校,全都饮弹丧命。伪满洲国政府为祭奠石川隆吉,将其追授为少将军衔,这是二军战史上,击毙的最高军衔的日本军官。东清沟一仗,给敌人刚刚开始的“讨伐”当头一棒,打得日伪军闻风丧胆,再不敢充当出头鸟、都当起了聪明的缩头乌龟。日伪军军官宁可保住小命,也不愿意拿性命换来官升一级。
|